首页期刊导航|产业经济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经济评论
产业经济评论

双月刊

2095-5073

产业经济评论/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投入水平影响了出口产品质量么?——来自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曹毅陈虹
    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投入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出口产品质量决定理论,从理论层面推导并分析了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作用.在实证层面,依托 WIOD 数据库计算行业层面数字化投入水平,并实现国家间行业层面量化比较分析,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计算出产品层面质量数据,跨数据库合并为2000-2013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面板数据.结合理论分析,构建计量模型,探寻数字化投入水平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企业数字化投入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这一作用在不同规模企业间和不同数字化投入水平企业间具有异质性,而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配置优化是两个重要作用渠道.

    数字经济数字化投入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资源配置

    重点产业政策能否有效治理产能过剩?

    张乐音麦东仁余靖雯
    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产业政策是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现实中被广泛使用,但关于其有效性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本文基于产能过剩治理视角,对中国重点产业政策的实际作用进行讨论.本文选取"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产业政策作为依据,以 2007-2022 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讨了中国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为合理运用产业政策提供思路借鉴,也为治理产能过剩提供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治理产能过剩,创新是重点产业政策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渠道.(2)地方政府重点产业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产能过剩,但中央政府重点产业政策效果却不明显.(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更具效力.

    重点产业政策产能过剩创新

    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赵鹏李毅格
    3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生产力三要素入手探讨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采用定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释数字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字化新三要素,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质效转变、自主创新、绿色低碳、以人为本和开放循环.分析当前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中存在政府主导作用不够、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储备不足和数字鸿沟仍然较大四个关键问题,提出厘清政府责任、培养数字化劳动者、升级劳动资料和改造劳动对象四条解决路径,对于加快培育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数字技术科技创新

    高校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

    孙睿敏程晨
    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审计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性的环境和机制,然而较少有实证研究考察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9年的高等院校数据样本检验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发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业务覆盖面以及审计人员数量提升了高校科技创新.内部审计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在科研人员多、科研经费多以及科研项目多的高校中更加突出,高校所在地研发投入强度强化了因果关系.对机制的考察发现,高校通过内部审计优化了科研管理机制,提升了激励与约束的效率,并为高校与外部机构进行科技管理体制上的对接提供了条件,推进了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是成立的.

    高校内部审计科技创新论文发表管理体制

    政府会议调研与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调查证据

    邢霂陈东张红梅
    6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第13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考察政府会议调研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会议调研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得出,对于企业家而言,政府会议调研通过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策感知以及自我地位感知,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对于政府而言,政府会议调研有助于完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环境支持.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而言,在无政治经历的企业分组中,政府会议调研更能发挥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最后,政府会议调研能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帮助其应对经济和社会的预期风险冲击.

    政府会议调研民营企业企业创新营商环境民营经济

    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影响市场势力吗?

    刘倩霓刘丰波
    8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许多企业重塑市场势力的重要选择,那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多方面带来的影响.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市场势力存在 U 型关系,在数字化转型初期,主要由于企业成本增加和数字化对创新暂时性的抑制作用,使得市场势力下降;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成熟,企业的边际成本下降、创新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得市场势力提升.此外,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的影响,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拐点之后,拐点之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越强,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的影响越大.市场竞争程度也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的影响,但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拐点之前,拐点之前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的影响越大.本文结论为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市场势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市场势力成本效应创新效应

    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流动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中国创新调查企业的证据

    金环于立宏吴磊
    11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2011-2014年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基于人力资本流动视角,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其中,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人力资本流动,提升了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技术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占比,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但这种机制可能会强化中国"西低东高"的区域创新格局,并进一步拉大制造业内部创新差距,形成以"熊彼特效应"占优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此外,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在处于不同市场化水平和政务化水平的分位区间内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制造业创新差距

    数字贸易发展何以能激发企业创新

    韩先锋王红梅肖远飞
    12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兼具数字服务贸易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两大鲜明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数字贸易已逐步成为驱动母国企业创新所无法忽视的重要国际技术溢出渠道.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机制和门槛模型等技术实证考察了数字贸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多维内在机制.研究表明:①数字贸易发展能有效驱动企业创新,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数字贸易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积极作用尚未显现;③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驱动企业创新发展,还能通过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和助力数字金融服务等路径间接为企业创新赋能;④数字贸易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影响特征,且较好的营商环境和较高的财政分权水平均有助于强化数字贸易发展的企业创新激励效果.相关发现不仅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字贸易与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对新发展格局下国家统筹推进贸易强国与科技强国两大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数字贸易企业创新中介机制异质性门槛模型

    税制绿色化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

    杨仁发薛颢珺
    14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税制绿色化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数量的提升,也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税制绿色化对非国有、中小规模和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色化将通过提高企业排污成本、增强地方政府监管动力、提高企业管理者绿色认知等三条作用渠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合理评估环境保护税法的政策效应,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制造业企业税制绿色化排污费《环境保护税法》绿色创新

    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一体化与能源效率

    苏捷洪倩倩
    16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提升能源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显著提升各城市能源效率,并且这一影响在西部、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禀赋型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市场一体化,提升要素的跨区流动,从而改善能源效率.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在西部、非中心城市和非资源禀赋型城市;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交通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渠道机制.

    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一体化要素流动能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