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晶NCM811正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吴允龙江晓雪郭旗李翠芹...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镍层状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NCM811)因具有极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被广泛关注,但是其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结构退化以及界面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多步煅烧法协同球磨法成功制备了单晶NCM811 正极材料(SC-NCM),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SC-NCM为正极、锂片为负极组装的半电池首圈库伦效率为 85.4%,在 1C循环200 次后拥有86.2%的容量保持率;以石墨为负极、SC-NCM为正极组装的全电池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达到了 94.1%的容量保持率.通过对比传统NCM811(PC-NCM)与SC-NCM在循环期间的差异,分析得出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长循环稳定性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多步煅烧法协同球磨法合成SC-NCM正极材料的新策略,以加速NCM811 商业化.

    单晶NCM811循环稳定性SC-NCM||石墨全电池多步煅烧法

    酰胺类类离子液体催化α-烯烃聚合制备PAO基础油的研究

    张艳华钱建华李君华张丹...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一步法合成了AA-AlCl3、NMA-AlCl3、DMA-AlCl3 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利用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氢谱仪、凝胶色谱仪、高温气相色谱仪等对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合成的聚α-烯烃基础油(PAO)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双齿配位的NMA-AlCl3 具有适宜的酸性,其催化聚合的较优条件为n(NMA)∶n(AlCl3)=1∶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 1%、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 60 min,可得到产率为 87%、色度为 0、凝点低于-60℃、黏度指数为 135、多分散指数(PDI)=1.3、100℃运动黏度为 4.3 mm2/s的低黏度基础油.与市售PAO4 基础油进行摩擦性能对比发现,聚合产品磨斑直径比市售PAO4 降低了 13%,说明其除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类离子液体1-辛烯催化聚合PAO基础油

    低腐蚀、高效相变吸收体系CO2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秦森戴姗姗范伟李梅...
    163-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2 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BE)构建液-液相变吸收剂.以多氨基协同吸收的方式大幅度提升CO2 吸收性能,其CO2 容量可达 4.98 mol CO2/mol ILs,富CO2 相体积分数仅为 28.7%,且腐蚀性仅为单乙醇胺(MEA)溶液的 13.87%.13 CNMR分析结果表明,吸收机理遵循两性离子机理及碱性水合机制.用Kamlet-Taft法量化极性发现,相分离现象的发生与极性、密度、黏度变化密切相关.

    CO2捕集功能化离子液体相变吸收剂吸收机理相变机理

    磁场诱导梯度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致动性能研究

    张伟腾郑奥从怀萍
    170-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酸刻蚀和高温热分解法合成了2D超顺磁性Fe3O4-MXene纳米片,以Fe3O4-MXene纳米片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各向异性梯度水凝胶致动器.结果表明,Fe3O4-MXene纳米片在水凝胶前溶液中垂直向下移动,产生增量含量梯度,交联固定后得到各向异性梯度的网络结构.水凝胶在厚度上形成不同尺寸的孔径,在远离磁体的一侧孔具有相对较大的尺寸,约有 50 μm,在靠近磁体附近尺寸逐渐减小到约 5 μm.Fe3O4-MXene纳米片赋予水凝胶优异光热效应,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能够实现多种可逆的形状变化和仿生软机器人的功能.

    Fe3O4-Mxene磁性纳米片N-异丙基丙烯酰胺光聚合梯度水凝胶软机器人

    Sn基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

    杨智程岳琳王梦菲廉静...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二甲基咪唑(2-MI)为竞争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新型Sn基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剂(Sn-PTA-MI).利用XRD、SEM、FT-IR、DRS和电化学测试对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形貌、结构表征以及能带分析.以阳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Rh 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TA和2-MI的投加摩尔比为2:3、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g/L时,光催化 40 min后RhB的去除率达到 99%以上,并且反应受pH影响较小.参与催化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组分为·O2-,其次是h+.

    光催化染料废水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罗丹明B

    高电压正极材料LiFe0.06Ni0.94PO4/C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志义孙赫孙海礼魏炜...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镍锂(LiNiPO4)是一种具有5.1V高电压平台的橄榄石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较低的电导率和实际放电比容量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制备纯相LiNiPO4,考察了不同摩尔比表面活性剂油胺对LiNiPO4 的影响,油胺添加摩尔比[n(油胺):n(金属)]为10:1制备的材料结晶度最佳,经过煅烧工艺参数优化成功获得纯相LiNiPO4.为了改善LiNiPO4 的电化学性能,首次采用乙基纤维素为碳源制备的掺有Fe摩尔分数为6%的LiFe0.06 Ni0.94PO4/C并将其电化学性能与纯相LiNiPO4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乙基纤维素制备的LiFe0.06 Ni0.94 PO4/C具有更大的初始放电比容量、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其中 10%乙基纤维素添加量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

    磷酸镍锂油胺乙基纤维素碳包覆电化学性能

    MIL-53(Fe、Al)/PSf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张梅李博甘磊尤涵博...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Al)亲水性材料,与聚砜(PSf)共混并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MIL-53(Fe、Al)/PSf共混膜.探究了MIL-53(Fe、Al)的添加质量分数对共混膜的结构和亲水性、渗透性、截留性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IL-53(Fe、Al)的添加质量分数为 0.3%时,与原膜相比,水接触角降低了 28.81°,达到 54.78°;纯水通量提高了10.21 倍,达到 179.15 L/(m2·h·bar).MIL-53(Fe、Al)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Sf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双金属有机框架聚砜共混膜亲水性抗污染性

    CPS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徐晨霞吕建华刘继东郭豹...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改性后的聚苯乙烯树脂CPS为载体,制备了CPS固载3 种不同离子液体的催化剂;在无助剂条件下催化CO2 和环氧丙烷(PO)转化为碳酸丙烯酯(PC).利用FT-IR、XPS、SEM、TG对不同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比较了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PS-Imi/COOH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COOH通过形成氢键对PO的C—O键具有较强的极化能力;Br-对PO的亲核攻击也是其容易开环的重要因素.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CPS-Imi/COOH对PO转化率和PC选择性的影响,在 110℃、2.5 MPa、3 h的反应条件下,PO转化率为 95.8%,PC选择性为 98.8%;催化剂循环使用6 次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

    CPS固载离子液体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碳酸丙烯酯

    不同载体Co基催化剂对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毛波谢永刚赵堃张盼...
    201-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二维六方介孔SBA-15 分子筛,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 2.0%Co分别负载于SBA-15、SiO2、Al2O3、SBA-15S(商业SBA-15)、ZSM-5、SAPO-34 等 6 种载体上,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o/SBA-15 表现出最佳的稳定性及催化性能,丙烷最高转化率可达到 45.45%,丙烯选择性为 87.25%,丙烯最高收率为 39.66%.Co/SBA-15 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织构性质,既保证了反应物的吸附与活化,又保证了孔道不被堵塞,有利于反应物在其表面进行较快的扩散,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性能.

    Co基催化剂低碳烯烃丙烷脱氢SBA-15

    碱性介质中腐植酸电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

    冯晴晴何德民范玉强关珺...
    20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三电极体系的H型隔膜电解池对腐植酸(humic acid,HA)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温度、阳极电位、碱液质量浓度对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A电化学氧化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活化能为19.94 kJ/mol,各反应条件对HA进一步氧化成高附加值的煤酸(CA)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各反应条件下的氧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影响分子间键能和双电层充放电速率;阳极电位影响相应的电流密度,进而影响电子转移效率;碱液质量浓度改变溶液的电导性.HA电化学氧化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可为进一步研究煤电化学氧化这一复杂反应提供参考.

    腐植酸碱性电化学氧化动力学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