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面粉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面粉工业
现代面粉工业

施润淋

双月刊

1674-5280

jsmftx@163.com xdmfgy@163.com

025-83309207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

现代面粉工业/Journal Modern Flour Milling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回添法的全麦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曹汐雨陆振丁莹黄洋...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麦粉除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宏量营养物质外,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物质含量也比较高,是一种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食品原料.但麦胚中脂肪酶的高活性易使全麦粉快速酸败变质,皮层纤维含量高也难以粉碎磨细,这是全麦粉生产的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全麦粉加工技术难题攻关方面取得的进展,旨在为面粉企业创新提供技术参考.

    全麦粉回添法稳定化微粉碎

    磨辊表面技术特性及其在不同制粉工艺中的配置

    殷利明刘光辉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磨辊表面技术特性关系着研磨效果、物料分级、流量平衡等指标,不同制粉工艺对磨辊表面技术特性要求不同.阐述了齿辊的齿形参数和光辊中凸度和粗糙度,分析了小麦品质特性对研磨技术的要求,介绍了 4种制粉工艺磨辊表面技术特性具体配置,指出了磨辊表面技术特性日常检查与维护的重要性,推荐了一款光学齿型检测仪.

    磨辊表面技术特性光学齿型检测仪制粉工艺

    基于专利分析的碾米技术态势研究

    姚潇吴洁吴娟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碾米作为稻谷存储和加工的关键工序,对大米质量和消费至关重要.基于INCOPAT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从全球和中国两个层面对碾米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分布进行分析,以期为大米工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全球碾米技术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是该领域的主要专利技术贡献国,但产业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未能得到真正激发,专利技术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技术创新成效有待提高.

    稻谷碾米专利技术

    粮食加工设备中轴系零件的密封设计

    文范张保伟白桂江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加工设备中轴系零件的密封决定着设备可靠性和耐久性,关乎着设备的安全,也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粮食加工车间环境恶劣,粉尘浓度高、振动幅度大,轴系零件良好的密封非常重要.介绍了密封的类型以及粮食机械密封件的选择,指出了密封件储存方法,探讨了密封件失效原因与改善措施.

    粮食加工设备密封密封件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内容

    20页

    直接进样测汞法测定小麦中汞含量的研究

    魏国涛王栋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测定小麦中的汞含量,建立了用直接进样测汞法测定小麦中汞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0~5 ng范围内具有良好一次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1,以进样量0.1g计,检出限为0.1μg/Kg,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用该方法对36份盐城市2022年安全监测小麦样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其汞含量在0.3~1.7 μg/Kg,均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直接进样测汞法适宜作为小麦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汞的测定,方法应用值得推广.

    直接进样测汞法小麦汞含量

    高酸值米糠油物理蒸馏法脱酸的研究

    穆涵钰肇立春雷成柯刘泓远...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解脂酶作用,米糠油酸值通常都较高,但采用碱炼脱酸存在炼耗高、助剂残留、精炼率低等问题.物理蒸馏法脱酸具有工艺简单、精炼率高、产品稳定性好等优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物理蒸馏法脱酸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220℃,真空度85kPa,脱酸时间100min时脱酸效果较好,脱酸后,米糠油酸价为1.93mg/g,精炼率为 97.6%.

    米糠油物理蒸馏法游离脂肪酸

    食品企业致敏物质规范化管理的一般性策略

    胡金英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敏物质提示性标识可以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具体信息,防止消费者误食造成伤害,我国拟将致敏物质推荐性标识改为强制性标识.介绍了有关组织和国家对食品致敏原标识管理的规定,提出了食品企业针对致敏物质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要求,以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企业规避一定食品安全风险.

    致敏物质标签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关于900℃与550℃灼烧法测定小麦粉灰分的研究

    赵二霞张晓双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GB/T1355-2021《小麦粉》中规定灰分含量检验按GB/T 5009.4或GB/T 24872方法执行,而GB/T 5009.4中有900℃和550℃两种灼烧方法.通过对900℃与550℃灼烧法测定灰分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发现900℃与550℃检测结果基本一致,900℃双实验结果误差符合GB5009.4-2016精密度要求,因此900℃灼烧法用于检测小麦粉灰分是可行性.与550℃灼烧法相比,900℃灼烧法检测时间节约了 3h,提升了检测效率.

    小麦粉灰分900℃灼烧法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

    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