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践应用专家共识(二)

    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牟芸
    101-106,后插1-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重要的心脏影像检查方法,因图像分辨率高,声窗好,对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以及心脏外科和心脏导管介入手术的围术期评估和术中引导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汇总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2013年《关于行全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指南》、2022年《关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筛查的标准化操作推荐》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文献,由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组织浙江省青年超声心动图专业工作者进行翻译和整理,主要阐述TEE的规范操作、TEE切面介绍及心脏开放手术和介入治疗相关TEE结构显示技巧,旨在进一步推广和提高TEE诊疗技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构性心脏病专家共识

    热休克蛋白90对Herg-A561V通道蛋白转运及通道功能影响的研究

    王英叶佳纯黄晓燕陈邦盛...
    107-112,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hERG)-A561V通道蛋白转运及通道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构建野生型(WT)、突变型(A561V)、杂合型(WT/A561V)细胞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hERG及Hsp90蛋白表达差异.转染减表达空载(Itf NC)、Hsp90减表达(Hsp90-)、过表达空载(Ovp NC)或Hsp90过表达(Hsp90+)质粒至各细胞模型(即Itf NC组、Hsp90-组、Ovp NC组、Hsp90+组),另设不加载体的对照(Ctl)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调控Hsp90前后hERG及Hsp90蛋白表达差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p90调控前后杂合型细胞模型hERG及Hsp90蛋白定位表达情况.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调控Hsp90前后杂合型细胞模型hERG通道激活电流及尾电流密度.结果 突变型、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及hERG(135 kD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野生型明显升高(均P<0.05).野生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35 kDa)、hERG(15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突变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3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组hERG(155 kDa)蛋白表达水平较Ctl组、Ovp NC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融合Hsp90和hERG蛋白后,Ctl组hERG表达于细胞膜、细胞质,Hsp90-组细胞膜上hERG蛋白表达减少,Hsp90+组细胞膜上hERG蛋白表达增多.与Ctl组比较,Hsp90+组Ikr曲线左移14.709,斜率因子k值未见明显变化.杂合型细胞模型Ctl组、Hsp90-组、Hsp90+组激活电流及尾电流密度均在 50 mV处达到最高;杂合型细胞模型Hsp90+组在 20、30 mV处的激活电流密度均明显高于Ctl组、Hsp90-组(均P<0.05),在 30、40 mV处的尾电流密度均明显高于Ctl组、Hsp90-组(均P<0.05).结论 Hsp90 在hERG-A561V通道蛋白折叠转运中起作用,而上调Hsp90可促进WT/A561V hERG的折叠转运,进而影响通道功能.

    热休克蛋白90遗传性长QT综合征人类ether-a-go-go相关基因A561V突变蛋白转运

    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

    夏花孙俊徐升
    113-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53例CHF患者为CHF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5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获取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应变参数[包括全局径向峰值应变(GPRS)、纵向峰值应变(GPLS)、周向峰值应变(GPCS)],比较两组研究对象CCTA测得的心功能参数和心肌应变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HF患者CCTA测得的心肌应变参数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比较CHF患者CCTA与CMR测得的心功能参数和心肌应变参数,验证CCTA与CMR测得的心肌应变参数一致性.结果 CHF组LVSV、LVEF、GPR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LVESV、LVEDV、GPCS、GP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CHF患者GPRS与LVSV、LVEF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LVESV、LVEDV均呈负相关(均P<0.01);GPCS、GPLS与LVSV、LVEF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LVESV、LVEDV均呈正相关(均P<0.01).CHF患者CCTA测得的LVSV明显低于CMR测量结果,CCTA测得的LVESV、LVEDV、GPRS均明显高于CMR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方法测得的LVEF、GPCS、GP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TA与CMR测得的GPCS、GPL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GPRS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评估CHF左心室心肌应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CM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慢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特征追踪心肌应变

    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的构建

    周泽平柳景芬雷丽倩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 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38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43例与无MACE组3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结果 MACE组年龄以及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反应蛋白≥2.57 mg/L、总胆固醇≥3.80 mmol/L、甘油三酯≥1.10 mmol/L、LDL-C≥1.98 mmol/L是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MACE预测模型预测 1、3、5年MACE发生的AUC分别为0.792、0.850、0.781,且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均较好(均P>0.05).结论 基于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构建的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MACE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

    SonoVCADS在正常胎儿心脏诊断切面显示中的可行性分析

    戴丽雅卢伟业毛玲玲黄岩花...
    123-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容积超声图像的心脏计算机辅助系统(SonoVCADS)在正常胎儿心脏诊断切面显示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行胎儿心脏检查的66名正常单胎胎儿为研究对象,使用SonoVCADS获得容积超声图像314个.由3名不同经验的观察者对每个诊断切面进行评分,计算SonoVCADS显示诊断切面的成功率和一致性,比较3名观察者使用SonoVCADS显示胎儿心脏诊断切面的时间.另随机选取50名胎儿,比较SonoVCADS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胎儿心脏诊断切面的时间.结果 3名观察者使用SonoVCADS显示胎儿心脏8个诊断切面的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观察者B(相对经验不足)为例,70.70%的容积超声图像可以成功显示8个诊断切面,13.69%的容积超声图像可以成功显示7个诊断切面,仅4.15%的容积超声图像成功显示的诊断切面数<4个.观察者B的8个诊断切面的Kappa值为0.652~0.854;3名观察者的8个诊断切面的Kappa值为0.536~0.752.观察者C(检查经验丰富)花费的时间明显少于观察者A和观察者B(均P<0.05).观察者C使用SonoVCADS显示胎儿心脏8个诊断切面的时间明显短于二维超声心动图(P=0.018).结论 SonoVCADS显示胎儿心脏8个诊断切面的成功率较高,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低,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检查效率.

    计算机辅助诊断胎儿心脏容积超声图像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乐靖潘小良宋朝晖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80例创伤性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予以单采血小板治疗40例,为对照组;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α角度(Angle)、血栓形成最大振幅(MA)、纤维蛋白溶解指标LY30]以及止血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PT、APTT、TT、R较输血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Fib、Hb、HCT、PLT、Angle、MA、LY30较输血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Fib、HCT、Angle、M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创伤性大出血能缩短止血时间,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但在改善临床结局方面较单采血小板治疗无明显优势.

    大出血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miR-129-3p、miR-129-5p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

    滕旭升丁颖威王小俊孔来法...
    132-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29-3p、miR-129-5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AMI合并H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抗心室重构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2 个月后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采用 ROC曲线分析miR-129-3p、miR-129-5p对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抗心室重构治疗2个月后有效(显效+有效)62例,为有效组;无效25例,为无效组.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为71.3%.两组患者治疗前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1、2 个月后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有效组均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9-3p、miR-129-5p单独及联合预测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16、0.817和 0.934.结论 miR-129-3p、miR-129-5p检测对AMI合并HF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两者联合检测效能更优.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微小RNA短期预后预测效能

    心电图MVP积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孙娴超黄玥王志勇孔丽娅...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P波形态、电压及时间(MVP)积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下称消融)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消融患者84例,随访1年,依据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60例、复发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消融前、消融后1年心电图P波参数(MVP)积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 未复发组消融前患者P波时间、MVP积分小于复发组,P波面积大于复发组,未复发组消融后1年患者P波时间、V1P波负向部分振幅和时间的乘积(PtfV1)、P波面积、MVP积分小于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消融后1年PtfV1 大于消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P波时间、P波面积、MVP积分是房颤消融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VP积分诊断房颤复发的AUC较大(P=0.001).未复发组消融前后左心房前后径(LAD)小于复发组,消融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消融前后MVP积分与LAD均呈正相关(r=0.312、0.381,均P<0.05).结论 心电图MVP积分有助于预测房颤消融后复发.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P波参数P波形态、电压及时间积分

    慢性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IL-6、SAA、NT-proBNP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胡建良张思泉赵曦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 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 1月至2023年 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49例CHF伴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49例单纯CHF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学指标(包括PCT、IL-6、SAA、NT-proBNP)、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观察组有无MACE患者入院时及治疗 3、7d后血清学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PCT、IL-6、SAA、NT-proBNP水平以及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FS、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CT、IL-6、SAA、NT-proBNP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45、-0.474、-0.390、-0.615,均P<0.05).观察组MACE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3、7d后PCT、IL-6、SAA、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CE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HF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 PCT、IL-6、SAA、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与不良预后有关.

    慢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金晖尹富华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3月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200例冠心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中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观察组)100例,置入钴基支架(对照组)1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支架置入前(T1)、支架置入后30 min(T2)、支架置入结束即刻(T3)、支架置入后3个月(T4)、支架置入后6个月(T5)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浆内皮素 1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0%比89.0%,P=0.027).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不同时点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内皮素1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T2、T3、T4、T5 时内皮素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0%比18.0%,P=0.019).结论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较钴基支架的影响小且安全性高.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