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版NICE《肥胖:识别、评估和管理》解读:儿童、青少年与成人超重及肥胖识别与评估部分

    周晴张欣孙芳闫振成...
    72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重和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亟须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和方案,但形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仍未统一,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该文对2023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肥胖:识别、评估和管理》中关于儿童、青少年与成人超重及肥胖的识别与评估进行解读,以期为超重及肥胖的综合评估提供简易参考。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成人代谢性疾病识别与评估指南解读

    菝葜总黄酮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宋路瑶施婷婷马云冯海兴...
    727-734,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菝葜总黄酮对慢性盆腔炎(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CPID大鼠模型(苯酚胶浆化学烧伤法),将造模成功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菝葜总黄酮高[32。4 g/(kg·d)]、中[16。2 g/(kg·d)]、低[8。1 g/(kg·d)]剂量组,金刚藤胶囊组,地塞米松组,各10只。假手术处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与本底对照组,各10只。另外设立空白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给药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常规指标;观察大鼠左右侧子宫的形态变化,计算子宫肿胀率及肿胀抑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和IL-10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及金刚藤胶囊组比较,菝葜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PID模型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子宫肿胀率,抑制大鼠子宫组织IL-1β及IL-6的表达,促进IL-4及IL-10的表达,并能显著减轻子宫充血、水肿症状,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腺体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改善子宫内膜增生及纤维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菝葜总黄酮能综合改善CPID模型大鼠症状,增强其血液流动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同时抑制CPID模型大鼠子宫炎症反应及子宫纤维化增生。

    菝葜黄酮慢性盆腔炎子宫纤维化大鼠

    安罗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方案后线治疗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陈智杨镇洲
    735-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疗方案予Anlotinib靶向治疗联合CAPTEM方案抗肿瘤治疗。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i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患者的PFS和iPF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生存分析,评估该联合方案对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疗效分析: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ORR为43。47%,DCR为86。95%。脑转移评估: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例,iORR为47。82%。患者中位PFS为6。4(5。4,7。0)个月,iPFS为6。5(5。5,7。4)个月。单因素分析: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对患者的PFS有一定影响(P<0。05),而体力状况ECOG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与患者的i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体力状况ECOG评分对患者的PFS及iPFS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23例患者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0。43%(7/23)]、口腔黏膜炎[17。39%(4/23)]、高血压[26。08%(6/23)]、胃肠道反应[30。43%(7/23)]、食欲减退[21。73%(5/23)]、腹泻[13。04%(3/23)]等,均为1~2级;1例患者出现高血压3级不良事件,予高血压药物后控制良好,调整剂量后反应良好;所有患者无咯血、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nlotinib联合CAPTEM方案使SCLC脑转移患者在后线治疗中的疗效获益,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脑转移安罗替尼卡培他滨替莫唑胺多线治疗

    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对比研究

    张梅阳小凤饶忠美余福勋...
    741-74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2种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情况。方法 不同浓度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A549细胞10、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共获得40份样本,分为1~10组,每组4份。采用2种ELISA试剂盒(试剂盒A、试剂盒B)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水平,对比2个试剂盒检测得到的组间数据或同组数据的一致性或差异性。结果 2种试剂盒拟合曲线中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999 600、0。999 602,检测标准品结果相关性良好。试剂盒B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试剂盒A检测样品1、2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剂盒检测样品8、9组及样品9、10组中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试剂盒B检测样品1、5组中IL-8水平明显低于试剂盒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品牌ELISA试剂盒均可用于检测IL-8水平,但检测结果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为避免实验误差,研究中应尽量选择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品牌试剂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细胞培养实验室检测

    lncRNA Gm44981抑制心脏衰老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李洁李林淋曹慧霞
    745-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鼠心脏衰老过程中长链非编码(lnc)RNA Gm44981的表达水平,探索其抑制心脏衰老的机制。方法 选取3月龄年轻和24月龄年老小鼠各5只,提取心肌组织RNA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Gm44981的表达水平。另选取4月龄快速老化小鼠10只,分为对照组和Gm44981过表达组(构建Gm44981过表达快速老化小鼠模型),各5只。采用qRT-PCR检测对照组和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SA-β-gal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53和Sirt1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miRNA-34a表达水平。结果 Gm44981在年老小鼠的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年轻小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IL)-1α和IL-6等SASP和SA-β-gal表达下调,p53表达下调,Sirt1表达上调,miRNA-34a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 Gm44981在心脏衰老过程中表达下调,其可能通过作用于miRNA-34a/Sirt1抑制心脏衰老。

    心脏衰老长链非编码RNA衰老相关蛋白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小鼠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观察

    张立环樊其亮马彦苗曹凯莉...
    750-752,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对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涂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程度、皮肤颜色、皮肤弹性症状及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阴瘙痒程度[(0。77±0。50)分]、皮肤颜色[(1。03±0。56)分]、皮肤弹性[(0。60±0。56)分]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0。59)、(1。47±0。78)、(1。17±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VLS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涂擦。

    生物反馈电刺激中药涂擦外阴硬化性苔藓疗效

    膀胱原位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张子威杨帅陈健友
    753-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膀胱原位癌(CIS)患者预后可靠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直观地预测膀胱CIS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2010-2015年的数据,筛选出832例膀胱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实现对生存模型的可视化,最后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膀胱CIS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和肿瘤分级(P<0。05)。影响膀胱CIS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P<0。05)。二者的C-index分别为0。745和0。709。结论 年龄、肿瘤分级、原发灶数在膀胱CIS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通过列线图的构建可更好地为膀胱CIS患者制定临床决策。

    膀胱原位癌预后危险因素列线图

    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大腿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童巧莉陈果王东贾骁鹏...
    759-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FICB)对大腿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3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患者行S-FICB,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神经阻滞操作。2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0)、止血带充气前即刻(T1)、充气后20 min(T2)、充气后40 min(T3)、充气后60 min(T4)、充气后80 min(T5)、止血带释放即刻(T6)、释放5 min(T7)的有创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药物用量,记录总出血量、输液量、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次数及镇痛药物使用量。测量2组患者T1、止血带释放后1 min、止血带释放后30 min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间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T4、T5时刻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止血带释放后1 min、释放后30 min TNF-α、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NRS评分显著降低,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率降低,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常见并发症。结论 S-FICB可减少大腿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止血带相关高血压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

    髂筋膜阻滞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声检查止血带大腿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郝华鑫戚馨月刘天隆宋荣乔...
    76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SAPCT)联合全身化疗(SC)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短期及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SAPCT联合SC(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SC(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治疗,2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对比2组患者短期、远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1周期后,试验组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周期后,试验组患者部分缓解率和进展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远期疗效PFS和OS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APCT联合SC治疗晚期食管癌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症状,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食管癌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治疗吞咽困难晚期

    基于帕累托图的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报告分析及影响因素评估

    孙玉鹤张颖赵保红
    771-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使用荧光素钠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 146例患者报告,采用帕累托图分析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并对患者性别、年龄及荧光素钠注射液生产厂家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发生194例次ADR,消化系统最为多见(127例次,65。46%),其次为呼吸系统(40例次,20。62%)和皮肤及其附件(21例次,10。82%)。年龄(≥60岁)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消化系统反应是荧光素钠注射液致ADR的主要表现,患者年龄是ADR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该类患者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荧光素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帕累托图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