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郑丽千白桂芳李敏罗小婉...
    774-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实践效果,为形成适宜医疗机构应用的产后避孕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力。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临床试验设计,便利选取该院2021年6-8月定期产检的育龄妇女1 200例作为试验组,将2021年3-5月定期产检的育龄妇女1 2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在妇女孕晚期及分娩期,产后42 d,产后6、12个月进行产后避孕知识宣教、避孕措施落实和随访,产后避孕服务档案信息多学科互通互享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避孕服务方法。干预完成后对2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格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避孕启动时间、产后1年内持续规范避孕率、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产后1年内采取避孕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格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避孕启动时间、产后1年内持续规范避孕率、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产后1年内采取避孕方法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多学科联合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利于提高育龄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知晓率与避孕意识、落实长期高效避孕措施,降低产后1年内非意愿妊娠率、高危流产率等。

    多学科多维度产后避孕服务模式构建临床应用

    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宋丽婷余响霖张鸣鹤孙晨旭...
    780-783,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体位管理在婴儿扁头综合征(DP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吉安市城区0~9月龄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一组和干预二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未予相关干预,干预一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干预二组患儿予持续体位管理干预方式(利用头盔矫形装置基本原理的睡姿矫正方法)。比较3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1、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情况,并比较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监护人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3组患儿干预前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前;干预一、二组患儿干预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均低于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均低于干预2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1、2、3个月后经颅斜径差、头颅指数低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二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监护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干预一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体位管理方法操作简便,利于照护者接受,在头颅存在可塑性条件下予短期1个月干预,DPB即可得到有效纠正,较普通干预方法效果明显,也可作为预防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持续性体位管理扁头综合征扁头畸形婴儿

    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及特点研究

    邹丹容康燕能
    784-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探究CHB患者细胞因子在不同肝组织病理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的CHB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同步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肝胆湿热证型和肝郁脾虚证型,不同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的CHB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IL-6及IL-17在肝胆湿热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5),而IL-10及TGF-β1则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胆湿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5)。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138例CHB患者中肝脏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有31、84、20、3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在炎症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38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期S1~S4分别有106、26、4、2例,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在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之间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炎症活动程度具有差异性,有助于识别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或可为临床评判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个性化方法与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病理表达差异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

    黄青黄松
    789-792,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再入院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预测患者再入院风险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12月在安顺市人民医院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队列研究。好转出院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GNRI和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和BNP的预测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有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治疗(再入院组)。再入院组患者的GNRI低于非再入院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BNP和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ROC曲线结果显示,GNRI、BNP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0。785、0。883,敏感度分别为 74。6%、69。7%、76。9%,特异度分别为 78。8%、88。1%、89。4%。结论 BNP 和GNRI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GNRI联合BNP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中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B型脑钠肽再入院预测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对比

    刘守印吴晓
    79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 组(n=54,行TAVR治疗)和MIS-AVR组(n=54,行MIS-AVR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AVR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53/54),与TAVR组的96。30%(5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长正五聚蛋白3水平,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环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MIS-AVR组低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54),与TAVR组的9。25%(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AVR与T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均较好,TAVR操作简单,对围手术期患者创伤小,但MIS-AVR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改善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闭式体外循环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

    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龙红梅彭小雪
    798-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将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于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户籍、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儿童便后洗手、父母便后洗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饭前未洗手、有吮指行为、餐具未消毒、剩饭未及时处理、手指甲卫生差、最近1周有接触过腹泻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706、25。893、37。987、52。377、13。556、15。342,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饭前未洗手[比值比(OR)=6。833,95%可信区间(95%CI)(3。044~15。340)]、儿童有吮指行为[OR=7。142,95%CI(3。247~15。709)]、餐具未消毒[OR=12。146,95%CI(5。199~28。375)]、剩饭未及时处理[OR=22。000,95%CI(8。731~55。437)]、手指甲卫生差[OR=3。941,95%CI(1。872~8。297)]、最近 1 周有接触过腹泻患者[OR=4。400,95%CI(2。058~9。405)]是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的有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家长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多方面注意儿童手部卫生及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腹泻患者,可减少感染性腹泻发生。

    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手卫生防治措施儿童

    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及镇痛的影响研究

    益小平韦继刚
    802-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训练联合地塞米松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镇痛等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TKA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配至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仅采用快速康复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在快速康复训练基础上额外增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各个随访时间点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发生恶心呕吐反应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膝关节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术后前3 d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4 d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地塞米松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且地塞米松对术后早期镇痛、止吐有明显优势。

    地塞米松快速康复训练全膝关节置换糖皮质激素围手术期功能镇痛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齐佳华
    806-808,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钙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7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初筛有夜惊、多汗、烦躁不安、腓肠肌痉挛、双下肢疼痛症状,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进行BALP检测;同时采用极谱分析法,随机检测其中161例患儿的血钙水平。结果 773例患儿中BALP正常139例(18。0%),BALP临界值517例(66。9%),BALP异常117例(15。1%)。各年龄组患儿间,BALP临界值和异常值检出率最高的为1个月至小于1岁组(分别为62。7%、22。8%),最低的为大于或等于7岁组(分别为63。3%、6。1%),BALP检测值伴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患儿和不同季节组间BALP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时检测BALP和血钙水平的161例患儿中,血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BALP<250 U/L组血钙水平高于BALP≥250 U/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血钙水平,儿童BALP检测更加敏感且操作简捷,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血钙佝偻病早期诊断

    血清CC16、sRAGE水平与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张伟王辉张中兴
    809-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52例)和重度组(36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及不同疾病转归患者血清CC16、sRAGE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与PaO2/FiO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对ARDS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不同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aO2/FiO2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及APACHE Ⅱ、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患者,而PaO2/FiO2低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与PaO2/FiO2均呈负相关(P<0。05),与APACHE Ⅱ、SOFA评分及疾病转归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为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且两指标联合预测ARDS患者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单项指标(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CC16、sRAGE表达上调,其水平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转归情况的有效指标。

    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转归联合检测预测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肾上腺囊肿1例报道

    刘正理郑飞邹久林肖芝松...
    814-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发育异常疾病。2020年1月该院收治1例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前误诊为左侧肾上腺囊肿。对于影像学检查考虑诊断胃后壁、左侧肾上腺区囊实性肿块无法明确其器官来源时,要注意与胃支气管源性囊肿相鉴别。该例患者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首选经腹腔手术入路,术后预后好。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肾上腺囊肿鉴别诊断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