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铸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铸铁
现代铸铁

孙锋

双月刊

1003-8345

xdzt_lss@126.com;xdzt_wf@wxfawfc.com

0510-85435706

214024

江苏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北惠路55号

现代铸铁/Journal Modern Cast Ir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属冶金类权威刊物之一,主要报道各种铸铁及以铁为基的复合材料的铸造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并报道上述内容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和学术活动信息。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报告、综述、试验研究、新技术、技术讲座、检测、国外情况介绍等;适合从事冶金、铸造、金属热处理及理化检测行业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硅氧化预处理工艺生产球墨铸铁

    陈树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核,详细阐述了硅氧化预处理工艺,并与不采用硅氧化预处理工艺的传统球化孕育处理工艺生产的球墨铸铁组织、力学性能及生产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指出:利用75SiFe脱氧生成的氧化物(SiO2)作为球墨铸铁石墨球生长的过渡层,与球状石墨的生长有着良好的匹配度,为球状石墨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过程,可稳定生产球化率≥90%的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硅氧化预处理工艺石墨形核

    DISA线某整体式差速器壳体铸造工艺的开发

    龚华林刘金林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某整体式差速器壳体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DISA线生产差速器壳体的铸造工艺开发过程,在开发前期,使用MAGMA数值模拟软件对设计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3种冒口的工艺方案,后续选择模拟结果最优、工艺出品率最高的方案进行实际生产试制.试制结果显示:内部缺陷达到D3/1的目标,铸件外观缺陷4.8%,加工外观缺陷率为0.最后指出:(1)通过二级横浇道的浇注系统设计,对差速器壳体外观砂孔的改善非常明显;(2)通过合适的冒口设计,差速器壳体的长轴头孔不铸出,即采用长轴头位置填充工艺,后续可通过机加工将缩孔、缩松连同填充位置一起加工掉,实现差速器壳体内部缺陷达到D3/1的目标.

    球墨铸铁差速器壳体铸造工艺

    一种薄壁铸件的生产工艺

    田辉莫俊超王今胜王凯...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薄壁控制臂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原铸造工艺及存在的铸件冷隔及砂芯断裂等问题.结合MAGMA数值模拟软件对控制臂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铸造工艺.通过控制浇注温度、浇注时间,改进浇注系统等工艺改进措施,消除了铸件的冷隔缺陷.通过提高树脂含量,增加烘干工序等,提高了冷芯强度,消除了砂芯断裂问题.采用废钢增碳工艺,调整硅含量,提高了铸件的低温冲击性能.

    球墨铸铁薄壁铸件冷隔低温冲击性能

    固溶强化铁素体QT500-14在转向器壳体中的应用

    高世爽
    16-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Si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QT500-14的化学成分设计、合理的熔炼工艺以及铁液处理工艺,对单铸Y型试块和转向器壳体铸件本体取样分析发现,利用Si固溶强化的铁素体基体可以保证QT500-14汽车转向器壳体的基体组织和球化级别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力学性能及硬度等指标的要求.不同w(Si)量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数据显示:随着w(Si)量的增加,石墨有细化趋势,球径逐渐减小,固溶强化效果愈加明显,抗拉强度逐渐增强、韧性呈小幅下降趋势;Si在共晶转变时,有利于石墨的析出,降低石墨的尺寸,提高石墨的圆整度,减少对基体的割裂作用.

    球墨铸铁固溶强化转向器壳体

    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灰铸铁叶轮铸件

    陈保锋张焕祥叶书亮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灰铸铁小型单吸叶轮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生产工艺.为了减少造型工时,降低铸造成本,提高尺寸精度,尽量减少砂型、砂芯数量,运用3D打印砂型工艺,采用叠箱的浇注工艺及特殊的砂型分型方案.生产结果显示:铸件尺寸合格,外观质量良好,披缝少,叶片壁厚均匀,且均为未出现冷隔、穿皮、气孔、缩陷、浇不足等缺陷,满足客户需求.最后指出:运用3D打印砂型技术,结合独特的叠箱铸造工艺方案,可以提高铸件出品率,降低砂铁比,节省生产成本,简化造型浇注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灰铸铁叶轮3D打印工艺叠箱工艺

    灰铸铁电机座铸件的组织及性能改善

    陈中伟张春林郑建荣陈加梁...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灰铸铁电机座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阐述了原生产工艺及铸件的金相组织中存在石墨长度不合格问题,探索并梳理了两种技术方案:(1)用铌铁合金对铜、锡元素进行替代展开试验,在确保铸件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铸件的生产成本;(2)采用降碳增硅的方法,强化瞬时孕育,细化铸铁的显微组织进而改善铸件的力学性能.通过多次试制,采用上述两种技术改进方案叠加的方法,既可以细化组织,使石墨长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灰铸铁电机座金相组织力学性能

    制动盘黑斑缺陷的成因分析与防止措施

    林忠军王文胜王聪王海杰...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实心制动盘和通风制动盘铸件的结构,铸件在加工后发现在制动面根部出现黑斑缺陷,其外观形貌和出现部位类似,仅通过宏观形貌很难区分.利用EVO18钨丝灯扫描电镜、OXFORD电制冷能谱、ZEISS金相显微镜对缺陷的微观形貌进行检验对比,发现两种缺陷存在明显差别,结合形成机理,认为两种缺陷分别为缩松和石墨粗大.最后通过增加冒口颈模数,增大冒口补缩通道,解决了实心制动盘的缩松问题;通过在安装面根部以及摩擦面与安装面之间铸出凹槽,减少局部热节,解决了石墨粗大问题.

    灰铸铁制动盘缩松石墨粗大

    球墨铸铁轨道垫板在垂直生产线上的工艺改进

    王文青梁瑞学刘瑞海赵胜波...
    35-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采用垂直分型线生产的球墨铸铁轨道垫板的原生产工艺及存在密集的砂眼、渣眼缺陷,通过对浇注系统和冒口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大平面存在的砂眼、渣眼问题,最后指出:(1)在垂直线上生产板类铸件,可以实现液面的快速上升,避免高温铁液对砂型平面的烘烤变形,但上下部同时引入铁液且上部流量大于下部流量的浇注系统不可取,会导致型腔内铁液的严重紊流,不利于夹渣、砂粒的稳定上浮;(2)内浇道充型铁液的速度较高,不应正对砂芯或砂胎,会导致冲砂风险;(3)对于板类铸件,采用半开放式阶梯浇注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原工艺存在的密集型砂眼、渣眼问题.

    球墨铸铁轨道垫板垂直生产线

    基于仿真优化的一体化连接支架的设计开发

    张鑫李伟乔小兵何铭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商用车行业应用的钣金冲焊连接支架存在的可制造性不良问题,运用结构应力有限元和铸造工艺仿真相结合方法进行全新结构设计开发.经结构、工艺设计与选材优化,新开发的球墨铸铁一体化铸造连接支架经X射线探伤检测,整体未见缩孔、缩松类缺陷,铸造质量良好,较现钣金冲焊结构实现减重23%、降成本25%的精益目标,且具有更好的承载可靠性.整车可靠性验证表明,新开发结构符合整车可靠性,达成车辆品质要求.

    球墨铸铁连接支架一体化设计轻量化

    大型加工中心超长床身灰铁件的铸造工艺设计

    王艳茹于苏杭刘志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大型超长床身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从模具材料选取、分型面选择、浇注系统设计及造型工艺等方面阐述了该铸件的生产工艺,经实际生产验证,铸件未发现错箱现象,床身变形量控制到5 mm以内,铸件也没有出现裂纹、气孔及夹砂等问题,铸件硬度符合技术要求.最后指出:对于大型超长床身铸件,选择先封闭后开放式浇注系统,在不用过滤网的情况下,也能达到浇注系统挡渣和减小内浇道流速的作用;模型分两段制作有利于大型超长床身挠度的控制.

    灰铸铁超长床身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