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PARγ/LXR-α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影响机制

    杨昊若樊茂蓉杨斌
    147-1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的影响,并基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通路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给予10mg/kg、50 mg/kg、100 mg/kg的槲皮素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5 mg/kg的地塞米松灌胃,正常组和脂多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 次/d.连续灌胃14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鼻滴法给予脂多糖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于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测定肺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 蛋白阳性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脂多糖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明显减弱(P<0.05),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IL-10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细胞肿胀、变性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PPARγ、LXR-α、CD68 蛋白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脂多糖组比较,槲皮素各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均明显增强(P均<0.05),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槲皮素各剂量组血清IL-10 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槲皮素高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槲皮素中、高剂量组PPARγ、LXR-α、CD68 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PPARγ、LXR-α、CD68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脂多糖组(P均<0.05),地塞米松组PPARγ和CD68 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PPARγ和LXR-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脂多糖组(P均<0.05).结论 槲皮素可增强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LXR-α信号通路有关.

    急性肺损伤槲皮素肺泡巨噬细胞胞葬功能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X受体α大鼠

    金复康口服液对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H1975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

    张轶贾方王秋月崔文静...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 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金复康口服液和吉非替尼对H1975 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实验分为空白组、吉非替尼组、金复康口服液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 2-NBDG荧光探针和乳酸测试盒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及乳酸生成量,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己糖激酶2(HK2)、P型磷酸果糖激酶(PFKP)、M2 型丙酮酸激酶(PKM2)蛋白表达情况,JC-1、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金复康口服液对H1975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单独作用48h比较,相应浓度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口服液作用后的H1975 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更高(P均<0.05).各给药组细胞葡萄糖相对摄取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给药组细胞乳酸生成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且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和金复康口服液组(P 均<0.05);吉非替尼组 PFK、PK 活性,金复康口服液组HK、PFK活性,联合用药组HK、PFK、PK活性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且金复康口服液组与联合用药组HK、PFK活性均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P均<0.05).金复康口服液组和联合用药组HK2、PFKP、PKM2 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吉非替尼组PFK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且金复康口服液组和联合用药组HK2、PFKP、PKM2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吉非替尼组(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ROS明显增加,且联合用药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ROS增加更明显.结论 金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抑制有氧糖酵解途径,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ROS产生,增加H1975 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H1975细胞肺腺癌金复康口服液吉非替尼有氧糖酵解

    金银花绿原酸对铝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相关分泌酶、脂氧素A4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农嵩黄佳铃黄翠娟唐小棉...
    162-166,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银花绿原酸对铝致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相关分泌酶、脂氧素A4(LXA4)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醇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将70 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金银花绿原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麦芽酚铝腹腔注射染毒建立铝致AD模型,每连续注射5d间歇2d,共染毒8 周.从染毒第5周开始,金银花绿原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金银花绿原酸溶液40 mg/kg、80 mg/kg、160 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喂等体积蒸馏水,均1 次/d,连续灌胃至第 8 周末.实验结束,采用Y型水迷宫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小鼠达到学会标准时所需的测试次数、20 次测试中的记忆错误次数和错误率.取小鼠大脑,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β-分泌酶、α-分泌酶、γ-分泌酶、LXA4 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取血测定生化指标[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测试次数、记忆错误次数、错误率和脑组织中β-分泌酶、γ-分泌酶、AchE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脑组织中LXA4 含量明显降低(P<0.05),α-分泌酶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银花绿原酸各组小鼠学习测试次数、记忆错误次数、错误率和脑组织中β-分泌酶、γ-分泌酶、AchE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金银花绿原酸高剂量组脑组织中LXA4 含量明显升高(P<0.05),金银花绿原酸各组脑组织中α-分泌酶含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糖、TC、TG、ALT、BUN、Cr、UA水平和金银花绿原酸低、中剂量组TC、TG、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模型组HDL-C水平和金银花绿原酸中、高剂量组U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金银花绿原酸各组血糖、ALT、BUN、UA水平和金银花绿原酸中、高剂量组TC、Cr水平及金银花绿原酸高剂量组TG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金银花绿原酸中、高剂量组HDL-C水平和金银花绿原酸高剂组总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金银花绿原酸可能通过调控相关分泌酶、LXA4和各生化指标而起到改善铝暴露致AD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绿原酸分泌酶脂氧素A4

    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大鼠mTOR、α-SMA、Col-Ⅰ蛋白表达影响研究

    李根生马鸿斌魏锦慧何彩苹...
    167-17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相关蛋白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的影响,探讨萆薢分清颗粒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取60 只SPF级雄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 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 只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构建肾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及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萆薢分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3.12 mL/(kg·d)、6.56 mL/(kg·d)、3.28 mL/(kg·d)萆薢分清颗粒溶液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2.62 m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 次/d,连续灌胃4 周.末次灌胃结束后检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24 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mTOR、α-SMA、Col-Ⅰ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脏发生明显纤维化病变;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萆薢分清高、中剂量组大鼠ACR、24 h尿蛋白量及SCr、BUN 水平均明显降低(P 均<0.05);肾纤维化病变较轻;肾组织中mTOR、α-SMA、Col-Ⅰ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萆薢分清颗粒可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保护残存肾功能,机制可能与下调mTOR、α-SMA、Col-Ⅰ表达有关.

    单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大鼠萆薢分清颗粒雷帕霉素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

    发酵白芥子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

    张晴穆金霞屈玉明郝重耀...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发酵白芥子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辅助性T 细胞 17(Th17)/调节性 T 细胞(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48 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发酵组、非发酵组及假贴组,每组8 只.空白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干预,其余组大鼠均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致敏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雾化激发 1h前,地塞米松组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 次/d,共 10 次;发酵组、非发酵组将药物贴敷于大鼠大椎、膻中、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穴,每次 5h,1 次/d,共 10 次;假贴组用同样方法贴敷凡士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末次雾化激发时观察各组大鼠哮喘行为并计分;干预结束后,取肺组织行 HE 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取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ELISA法检测Th17、Treg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IL-17、IL-22、IL-10、IL-35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假贴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脱落,管腔明显狭窄,气道壁不完整,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哮喘行为学评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 和IL-22 水平、肺组织中IL-17 和IL-22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0 和IL-35 水平、肺组织中IL-10 和IL-35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和假贴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发酵组、非发酵组大鼠支气管上皮较完整,偶见上皮细胞脱落,支气管黏膜偶见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轻微增生;哮喘行为学评分、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 和IL-22 水平、肺组织中 IL-17 和IL-22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0 和IL-35 水平、肺组织中IL-10 和IL-3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地塞米松组、发酵组、非发酵组间肺组织病理形态、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各炎症指标水平和肺组织中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发酵白芥子穴位敷贴能有效减轻支气管哮喘大鼠哮喘发作症状和气道炎症,降低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 Th17/Treg 免疫失衡状态.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酵白芥子穴位敷贴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芍药苷对小鼠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

    陈美丽杨艳马亚军刘宝瑞...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芍药苷腹腔灌注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SPF 清洁级C57/B6 雌性小鼠60 只,称重后随机分为6 组各10 只.除正常组外,放疗+生理盐水组、放疗+地塞米松组、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均予以18 Gy 10 MeV电子线全腹部单次照射构建放射性肠炎模型,且每组在放疗前 2d、放疗当天及放疗后第1~13 天连续每天分别腹腔灌注生理盐水、1.25 mg/kg地塞米松、30 mg/kg芍药苷、60 mg/kg芍药苷、90 mg/kg芍药苷,灌注量均为0.1 mL/10 g.放疗后观察小鼠排便、自主活动及毛发情况,每天称重;于放疗后第2 天、第4 天、第6 天、第8 天、第14 天对小鼠进行剖腹探查,并取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统计每组小鼠放疗后14d内存活情况.结果 放疗+生理盐水组、放疗+地塞米松组、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小鼠放疗后陆续出现解稀便、行动迟缓及毛发粗糙,体重明显下降,且在放疗后2d即开始出现肠黏膜损伤;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在放疗后排便正常,活动自如,毛发光滑,体重波动小且明显高于其他放疗组(P均<0.05),肠道组织损伤时限延长且损伤程度较轻.正常组、放疗+芍药苷中剂量组、放疗+芍药苷高剂量组小鼠在放疗后14d内均存活(100%);放疗+生理盐水组存活2 只(20%),中位生存时间为5d;放疗+地塞米松组存活1 只(10%),中位生存时间为5.5 d;放疗+芍药苷低剂量组存活4 只(40%),中位生存时间为8.5 d.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Gy 10 MeV电子线全腹部单次照射可成功构建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芍药苷腹腔灌注可以保护肠黏膜,缓解放疗所致消化道反应和体重下降,提高小鼠生存率,且较高剂量干预效果更优.

    放射性肠炎芍药苷放射疗法小鼠

    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观察

    王美红李晓屏赵吉平
    184-18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20 年 12 月—2022年1 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通过海报招募的71 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 例和对照组33 例.试验组采用针刺治疗,经期每天针刺1 次,非经期每周针刺2 次,每次均留针30 min;对照组于经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 粒/次,2 次/d,连服5d;2 组均治疗3 个月经周期.观察2 组治疗前后经期最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EHP-5)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2,3 个月经周期,2 组VAS评分及试验组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随治疗周期延长,试验组VAS 评分、PBAC 评分均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PBAC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 个月经周期,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2 组治疗第2 和第3 个月经周期的VAS评分和治疗第1,2,3 个月经周期的PB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3 个月经周期,2 组CMSS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评分、EHP-5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 组治疗第3 个月经周期CMSS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评分、EHP-5 评分、治疗第 3 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的CMSS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评分差值、治疗第3 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治疗第3 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的PBAC评分差值和EHP-5 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 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针刺与布洛芬胶囊在减轻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严重程度和改善痛经伴随症状方面疗效相当,但针刺在减少月经量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子宫腺肌病痛经针刺疗法布洛芬胶囊

    基于cGAS-STING通路探讨参白扶正颗粒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

    刘福蓉李奕黄进温婷...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探讨参白扶正颗粒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KM小鼠60 只,建立人胃癌MGC803 细胞移植瘤模型,将42 只成模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10 只、参白扶正低剂量组10 只、参白扶正中剂量组11 只、参白扶正高剂量组11 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5 mg/g、10 mg/g、20 mg/g参白扶正颗粒溶液灌胃,均2 次/d,连续灌胃15 d.末次灌胃结束后,剥离瘤体组织,称重并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免疫活化指标[CD4+、CD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5+ CD11c+ MHC-Ⅱ+、CD40+、CD70+、CD4+Foxp3+Tre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GAS-STING通路相关细胞因子[β干扰素(IFN-β)、C-C类趋化因子22(CCL22)、C-C类趋化因子17(CCL17)、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GAS-STING通路相关蛋白[STING、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表达情况.结果 参白扶正各组瘤重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瘤重随参白扶正颗粒剂量增加而降低,肿瘤抑制率随参白扶正颗粒剂量增加而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参白扶正各组小鼠胃黏膜炎症浸润、细胞间质充血水肿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减轻,异型性不明显.参白扶正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IFN-γ、CD45+ CD11c+ MHC-Ⅱ+、CD40+、CD70+水平及cGAS、STING、TBK1、IRF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上述各指标随参白扶正颗粒剂量增加而升高(P均<0.05);参白扶正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TNF-α、CD4+Foxp3+Treg、IFN-β、CCL22、CCL17、IL-10 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上述因子水平随参白扶正颗粒剂量增加而降低(P均<0.05).结论 参白扶正颗粒可抑制胃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可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应答而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GAS-STING通路有关.

    胃癌肿瘤免疫应答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通路参白扶正颗粒

    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闫正刘志英郑海蓉白伟侠...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12 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 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2 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 例,试验组脱落1 例,最终对照组44 例、试验组45 例完成研究.术后第1 天开始对照组患者服用麦芽糊精,2 次/d,3 g/次,连续服用14 d;试验组患者服用复合益生菌,2 次/d,3g/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2 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炎严重程度WOMAC评分、生活质量SF-36 评分以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 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GS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组内术后第3 天G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 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 WOMA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2 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SF-36 总分及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 天SF-36 总分及活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 组患者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患者术后第7 天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服用复合益生菌可改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以及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益生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GSRS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金雀异黄酮对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杨林燕陈洁侯世杰何琦...
    201-20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酮对膜性肾病大鼠肾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从45 只SD大鼠中随机取8 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构建膜性肾病模型.将 32 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雀异黄酮组、瑞沙托维组和金雀异黄酮+瑞沙托维组,每组8 只.金雀异黄酮组给予金雀异黄酮30 mg/kg腹腔注射,瑞沙托维组给予瑞沙托维10 mg/kg腹腔注射,金雀异黄酮+瑞沙托维组分别给予金雀异黄酮30 mg/kg和瑞沙托维10 mg/kg腹腔注射,均1 次/d,干预4 周.检测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HE染色、Masson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形态、胶原沉积情况及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G(IgG)沉积情况;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NF-κB 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 尿蛋白、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细胞空泡样变,间质区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区和肾小球大量胶原沉积,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细胞肿胀,足突融合或消失,基底膜不规则增厚,上皮细胞下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IgG大量沉积;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TLR4、NF-κB p65、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TLR4、NF-κB p65、TGF-β1、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p-Smad2/3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组织中Smad7 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24h 尿蛋白、BUN、SCr水平均明显降低(P 均<0.05),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 均<0.05);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均明显减轻,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均<0.05),IgG沉积量明显减少;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TLR4、NF-κB p65、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TLR4、NF-κB p65、TGF-β1、Col-Ⅰ、Col-Ⅲ、p-Smad2/3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Smad7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金雀异黄酮组和瑞沙托维组比较,金雀异黄酮+瑞沙托维组肾损伤更轻,各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均<0.05).结论 金雀异黄酮可明显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肾功能,减轻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肾纤维化有关.

    膜性肾病金雀异黄酮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炎症反应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