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地榆七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雷云霞靳瑾何磊张慧田...
    1023-1028,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地榆七柏汤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84 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9 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葡聚糖硫酸钠法建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及地榆七柏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 只.柳氮磺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300 mg/kg灌肠,地榆七柏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生药0.5 g/mL、1 g/mL、3 g/mL的地榆七柏汤保留灌肠,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1 次/d,连续干预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进行疾病活动度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粪便菌群物种组成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腹泻、便血等症状明显好转,DAI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菌群构成方面,模型组大鼠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Mucispirillum属丰度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各药物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 均<0.05);模型组大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丰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各药物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地榆七柏汤可明显减轻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度和肠黏膜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提升有益菌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相关.

    溃疡性结肠炎地榆七柏汤肠道菌群16SrDNA

    壮药白花蛇舌草水提物对MDA-MB-231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覃妮黄华萍沈新辉刘巧园...
    1029-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水提物对MDA-MB-231 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 6 只正常BALB/c-nu雌性裸鼠作为正常组;取 30 只BALB/c-nu雌性裸鼠复制MDA-MB-231 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及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低、高剂量组,每组6 只.环磷酰胺组给予环磷酰胺25 mg/kg腹腔注射,每7d注射1 次;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 500 mg/(kg·d)、6 000 mg/(kg·d)灌胃白花蛇舌草水提物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均1 次/d.各组均连续干预21 d,监测裸鼠活动状况,每间隔2d测量1 次肿瘤大小.干预结束后,测量体重、瘤重与脾重,计算脾脏指数、抑瘤率;HE染色观察移植瘤的病理学形态;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脾脏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占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模型组和白花蛇舌草水提物低、高剂量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蛋白(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7(Caspase-7)、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裸鼠脾脏指数、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脾脏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占比及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密集丰富排列无序,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蛇舌草水提物高、低剂量组裸鼠脾脏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占比及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瘤重、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数目大量减少,细胞凋亡,组织结构破损;肿瘤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mTOR、Bcl-2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Bax、Caspase-7、Caspase-9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环磷酰胺组裸鼠脾脏指数、瘤重、脾脏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占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可显著抑制MDA-MB-231 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增强移植瘤裸鼠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下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表达相关.

    白花蛇舌草乳腺癌MDA-MB-231裸鼠移植瘤免疫调节凋亡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益肾消癥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机制

    李树苗张晓晓贡欣徐道立...
    1038-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从脑功能层面探讨益肾消癥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痛经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将 2020 年 9 月—2022 年 9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门诊招募的15 例肾虚血瘀型EM痛经患者作为痛经组,同期招募的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5 例作为健康组.痛经组给予益肾消癥颗粒治疗1 个月经周期,健康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痛经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持续时间、单次月经最痛时NRS评分、经期疼痛NR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包括症状持续时间评分和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采集健康组受试者和痛经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结合低频振幅(ALFF)和全脑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痛经组患者与健康组受试者差异脑区、痛经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脑区,同时分析痛经组患者治疗前后FC差值与NRS评分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痛经组患者痛经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单次月经最痛时NRS评分、经期疼痛NR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rs-fMRI分析显示,治疗前痛经组患者左侧梭状回、海马旁回,左侧小脑 8 区,左侧颞中回、颞下回,左侧中央沟盖,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的ALFF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右侧颞下回,右侧枕中回,左侧距状裂及其周围皮质,右侧颞中回,右侧枕上回和右侧楔叶,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的 ALFF 值均明显降低(P 均<0.05),右侧小脑6 区、右侧梭状回、右侧小脑脚1 区、右侧舌回、左侧枕上回、枕中回、右侧颞上回的FC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痛经组患者左侧中央后回、左侧距状裂及其周围皮质、右侧楔前叶的ALFF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左侧梭状回的ALFF值明显降低(P<0.05),右侧缘上回和左侧顶上回的FC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痛经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与右侧缘上回的FC差值呈负相关(r=-0.104,P<0.05),与左侧顶上回的FC差值呈负相关(r=-0.179,P<0.05).结论 EM痛经患者存在颞叶、枕叶、顶叶、小脑相关脑区异常功能活动,益肾消癥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疼痛相关脑区异常神经元活动起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行腹痛益肾消癥颗粒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电针联合神经减压/地塞米松对面神经受损家兔面神经病变及神经生长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

    向兴刚买买江·阿不力孜于晓晨蔡宁...
    1047-1052,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神经减压/地塞米松对面神经损伤家兔面神经病变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面神经纤维组织中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 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西医组、假手术+中医组、假手术+中西医组、模型组、模型+西医组、模型+中医组、模型+中西医组,每组15 只.除假手术各组外,其余组均制备面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不给予干预,假手术+西医组和模型+西医组均每天给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及面神经减压,假手术+中医组和模型+中医组均每天给予电针治疗(每次30 min,连续电针5d休息2d为1 个周期),假手术+中西医组和模型+中西医组均每天给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面神经减压及电针治疗,各组均干预至术后第21 天.分别于术后第1,7,21 天检测外周血中NGF水平,HE染色观察面神经病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面神经组织中Caspase-3 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第 1,7,21 天,模型各组血清NGF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各组(P均<0.05);模型+中西医组血清NGF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西医组、模型+中医组(P均<0.05),模型+西医组、模型+中医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西医组与模型+中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 天,模型各组的Caspase-3 阳性表达强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各组(P均<0.05);模型各干预组术后第 1,7,21 天的Caspase-3 阳性表达强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相应假手术各干预组(P均<0.05);模型+中西医组术后第1 天和第7 天的Caspase-3 阳性表达强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和模型+西医组(P均<0.05),与模型+中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各组间术后第 21 天的Caspase-3 阳性表达强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电针联合神经减压/地塞米松有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NGF水平、下调面神经组织中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有关.

    面神经损伤电针神经减压Caspase-3蛋白

    桂枝芍药知母汤抑制cGAS/STING/NF-κB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症活动的影响

    丁明辉曹茸徐鹏刚任宝娣...
    1053-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症活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7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0 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 只大鼠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组及桂芍知母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 只.甲氨蝶呤组给予0.104 mg/mL的甲氨蝶呤片混悬液灌胃,1 次/周,其余时间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1 次;雷公藤组给予 0.625 mg/mL 的雷公藤多甙片混悬液灌胃,桂芍知母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958 g/mL、1.916 g/mL、2.874 g/mL的桂枝芍药知母汤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 次/d.各组均干预4 周.测量各组大鼠干预 1,2,3,4 周末足趾肿胀程度,并计算关节炎指数(AI);末次干预结束后,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cGAS、STING、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干预1,2,3,4 周末,模型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随时间推移,模型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逐渐增加,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桂芍知母汤中剂量组干预 4 周末的关节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1 周末,各组间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2,3,4 周末,桂芍知母汤高剂量组AI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桂芍知母汤低剂量组(P均<0.05),且桂芍知母汤高剂量组干预2 周末的AI评分明显低于雷公藤组(P<0.05);干预3 周末,甲氨蝶呤组、桂芍知母汤中剂量组AI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干预4 周末,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组、桂芍知母汤中剂量组、桂芍知母汤低剂量组AI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及滑膜组织中cGAS、STING、NF-κB p65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滑膜组织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血清IL-1β、IL-17、TNF-α水平及滑膜组织中cGAS、STING、NF-κB p65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滑膜组织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桂芍知母汤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血清IL-1β、IL-17 和TNF-α水平及滑膜组织中cGAS、STING、NF-κB p65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桂芍知母汤低剂量组(P均<0.05),滑膜组织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桂芍知母汤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和关节炎症,机制可能与抑制cGAS/STING/NF-κB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核因子-κB通路关节炎指数

    盆炎通络方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江美薛勤梅张晋峰
    1060-1064,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盆炎通络方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输卵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盆炎通络方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90 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康妇炎胶囊组及盆炎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双侧输卵管注射苯酚糊剂方法建立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造模成功后,康妇炎胶囊组给予康妇炎混悬液0.016 g/mL灌胃,盆炎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盆炎通络方混悬液0.55 g/mL、1.1 g/mL、2.2 g/mL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以蒸馏水灌胃,均2 次/d,连续灌胃4 周.末次灌胃结束后,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肉眼观察输卵管外观形态.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FN-γ、IL-1、IL-2、IL-6 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血清IL-10 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盆炎通络方中、高剂量组和康妇炎胶囊组血清TNF-α、IFN-γ、IL-1、IL-2、IL-6 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血清IL-10 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盆炎通络方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IFN-γ、IL-1、IL-2、IL-6 水平均明显低于盆炎通络方低剂量组(P均<0.05),血清IL-10 水平均明显高于盆炎通络方低剂量组(P均<0.05),盆炎通络方中、高剂量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输卵管组织肿胀明显,色苍白无光泽,与周围组织形成致密粘连,可见积水;盆炎通络方低剂量组外观形态与模型组相近;盆炎通络方中、高剂量组和康妇炎胶囊组输卵管组织轻微增厚,色红有光泽,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或有少许粘连,无积水,其中盆炎通络方中剂量组更接近于正常.结论 盆炎通络方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FN-γ、IL-1、IL-2、IL-6 水平,升高IL-10 水平,从而有效改善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的输卵管炎性病变.

    输卵管炎性不孕盆炎通络方康妇炎胶囊炎症因子

    参榆洗液对痔术后大鼠痛觉敏化及cAMP/PKA信号通路和TRPV1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惠雯严建宾东华胡婷...
    1065-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榆洗液对痔术后大鼠痛觉敏化及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1(TRPV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 4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 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冰醋酸建立痔术后创面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参榆洗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 只.自成功造模后的第1 天开始,模型组给予高压灭菌水局部熏洗,参榆洗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参榆洗液0.4g生药/mL、0.8 g生药/mL、1.6 g生药/mL局部熏洗,均2 次/d,每次15 min,2 次治疗间隔12 h,连续7d.记录大鼠第1,4,7 天换药刺激后3 min内首次舔舐肛周创面潜伏时间、扭体反应次数以及舔舐肛周创面总时间,观察造模后和干预3,5,7 d后创面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干预7d后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7d后创面组织中cAMP、PKA蛋白和背根神经节中TRPV1、p-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次舔舐肛周创面潜伏时间明显缩短(P<0.05),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增加(P<0.05),舔舐肛周创面总时间明显延长(P<0.05);创面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组织水肿明显;创面组织中cAM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背根神经节中TRPV1、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参榆洗液中、高剂量组大鼠首次舔舐肛周创面潜伏时间明显延长(P 均<0.05),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 均<0.05),舔舐肛周创面总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参榆洗液各组干预5,7d后创面愈合率更高(P均<0.05);参榆洗液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成纤维细胞、新生血管增多;参榆洗液各组创面组织中cAM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背根神经节中TRPV1、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均<0.05).结论 参榆洗液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痔术后大鼠痛觉敏化,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TRPV1 蛋白表达有关.

    痔疮参榆洗液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1

    参松养心胶囊通过铁死亡途径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贾凌梅陈亚丽贾敏刘畅...
    1072-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糖氧剥夺/复氧组、糖氧剥夺/复氧+参松养心低剂量组、糖氧剥夺/复氧+参松养心中剂量组、糖氧剥夺/复氧+参松养心高剂量组.对照组H9c2 细胞常规培养,其余组H9c2 细胞均进行糖氧剥夺/复氧造模模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糖氧剥夺/复氧+参松养心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前加入浓度为0.25 μg/mL、0.5 μg/mL、1.0 μg/mL 的参松养心胶囊悬液培养 24 h.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F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相关因子[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铁死亡途径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TfR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铁储存蛋白(FTH1)、核受体共激活因子 4(NCOA4)、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氧剥夺/复氧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 SOD 含量及细胞中GPX4、FTH1、NCOA4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ROS、MDA、Fe2+含量及细胞中ACSL4、TfR1、HIF-1α、HO-1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糖氧剥夺/复氧组比较,糖氧剥夺/复氧+参松养心各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 SOD 含量及细胞中 GPX4、FTH1、NCOA4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ROS、MDA、Fe2+含量及细胞中ACSL4、TfR1、HIF-1α、HO-1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通过调控铁死亡途径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

    参松养心胶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氧化应激

    眩晕的经络相关性研究

    刘婕姜敏冯兴中
    1077-1080,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眩晕患者的中医经络检测仪能量值的变化,探讨中医经络能量值与眩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于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6 例眩晕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健康受试者117 例为对照组,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 组受试者十二正经原穴经络能量值进行测量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经络能量值和眩晕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 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及十二正经原穴中冲阳(胃经)、太白(脾经)、神门(心经)、腕骨(小肠经)、太溪(肾经)、大陵(心包经)、阳池(三焦经)、丘虚(胆经)、太冲(肝经)能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太渊(肺经)、阳溪(大肠经)、束骨(膀胱经)能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膀胱经能量偏低为眩晕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57,95%CI:0.923~0.991,P=0.014).结论 眩晕患者膀胱经能量低(束骨),肺经(太渊)及大肠经(阳溪)能量亢进,其他经络能量变化无规律可言,提示该病症的发生可能与膀胱经能量值异常相关.

    眩晕经络中医经络检测仪

    rTMS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任慧张思鈺魏衍旭李映彩...
    1081-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8 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温针灸组和联合组,每组20 例.3 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温针灸组增加温针灸治疗,联合组增加rTMS和温针灸治疗,3 组均连续治疗4 周.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分别对3 组患者进行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比较3 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 周后与治疗前相比,3 组患者PAS评分、SSA评分降低,SWAL-QOL评分提高,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rTMS组和温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rTMS组和温针灸组[85%(17/20)比55%(11/20)、50%(10/20),P均<0.05].结论 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rTMS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温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