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如何讲好"雷锋故事"

    尹利萍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引,当前学校育人工作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也要围绕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方面,讲好雷锋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积极探索讲好雷锋精神的有效措施,以实现学生对雷锋精神入脑入心,在积极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重视道德实践,关注学校文化营造,探索多维推进鲜活教育平台打造,实现全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能奉献、具备崇高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

    "三进"背景高职公共英语"雷锋故事"

    "幼有所育"背景下农村托育服务人才ADDIE培训体系构建

    尹芳芳潘建林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托育服务作为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农村作为托育服务比较薄弱的地区,需要加大托育服务人才的培训力度以破解农村托育服务人才短缺的现状。据此,归纳农村托育服务人才数量少、素质低、流失率高的发展现状,探究托育服务认知误区、主体参与不足、培训系统缺失的三大培训困境,嵌入第四代ADDIE的多重培训系统,并从教学设计系统的五阶段互嵌、组织功能系统的四层面协同、质量提升系统的四维度共促分析农村托育服务人才高质量培训的实施机制,以期提升农村托育服务人才培训成效,推动"幼有所育"取得新发展。

    "幼有所育"托育服务ADDIE培训

    智能建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邵转吉张王金娃魏荣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正积极迎接智能化发展。探讨在智能建造的环境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如何将智能建造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标准、产教融合以及专业创新等方面,借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期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信息化时代智能建造建设工程管理课堂教学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实战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吕科锦吴晓学陈璟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实战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数据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分析了"实战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构建原则。接着,详细探讨了如何将"实战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通过收集学生反馈、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数据,对"实战型"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科职业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实战型"教学模式

    高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张如攀字绍芬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迅速发展,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许多高校从品质教学着手,想方设法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重担和历史使命。但是护理专业课程教学难度系数较高,人才培养周期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并开展品质教学活动时,高校需要拉长战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结合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理性分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具体策略,以期为实现终极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品质教学高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云南高职院校人才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何进祥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云南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又是促进地区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当前,云南高职院校人才工作面临人才资源配置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困境。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云南边疆高职院校人才工作,要通过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将现有州(市)属学院列为省管高校、营造重才爱才惜才浓厚氛围、搭建更多人才成长平台、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等措施。

    云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李冰清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了丰富多元的配套支撑保障机制,进而全面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提升。推进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是保障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思路,从系统运行机制、协同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基础保障机制等维度深度研究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的机理,可以有效促进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助力江苏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打造职业教育新品牌和新高地。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绩效评估与监测协同发展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路径探析

    陈红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高职院校办学转型的基本导向,也是高职教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基本支撑。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是未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职业价值观培养,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新时代职业价值观。从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出发,分析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探寻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双高计划"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中高本一体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濮阳炯陆君豪濮阳焯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浙江省中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调研发现,中高本一体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专业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未形成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未做到衔接贯通及协同共享。基于虚拟教研室,衔接中高本立德育人目标、动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融课程思政于课程体系、突出价值融入创新教学方法,是中高本一体立德树人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高本一体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为例

    牛姣峰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市场上急需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工控人才,但西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不高,无法胜任对口的工控岗位。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协作不断深化,充分将两校教育优势结合起来,立足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岗位调研开始,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专业核心课程应该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践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

    机电一体化以岗定教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