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机理与发展策略研究

    孙启伟刘杰蔡祥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是实现政、企、校行等多方共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理清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运行逻辑与主要功能的基础上,阐明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技能型社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逻辑建设策略

    高校教育数字化发展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

    赵颖韩云瑞徐昌一牛奔...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高校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机制和实施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调研,发现数字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包括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当前,高校教育数字化呈现在线教育平台崛起、智能化教学工具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运用、在线评估和反馈机制完善、国际化合作与资源共享等趋势。为了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研究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机制和实施路径,并制定教师培训与支持策略。同时,通过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优化数字化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高校教育数字化发展机制实施路径

    大数据驱动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智慧平台构建研究

    刘丹青王清涛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实现教育内容的无缝衔接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尤为重要。基于此,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可实现资源共享、在线教学、管理决策和师生互动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智慧平台,讨论了大数据如何促进思政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优化,指出了平台面临的数据安全、技术维护、师资转型及政策支持等挑战及应对策略,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数据精准分析、教育互动即时反馈,为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大数据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智慧平台

    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劳动自觉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

    缪晶晶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发展呼唤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人才,而真正激发劳动者的劳动认同感与幸福感成为当前的教育难题。劳动自觉是劳动者自觉理解、认可并践行劳动的心理过程,重塑大学生的劳动自觉大有可为,对提升劳动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协同理论,在剖析大学生劳动自觉内涵的基础上,厘清大学生劳动自觉的价值原则和生成机制,并提出"立足素养的价值驱动、强调体验的活动设计、常态驱动的激励制度、协调统一的环境支持和逐阶深化的文化引领"五点培育建议。

    劳动教育协同理论劳动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美育审思与实践路径

    张乐涵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对当前美育融入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存在重视力度有待提高、师资力量需要扩充、融入形式较为单调、缺少育人精品项目、评分权重占比过小等问题。探索美育融入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创新路径,提出高校可以通过重视综合素质提高,形成多方协同育人合力;切实增加教学力量,配齐建强美育师资队伍;构建多元融合方式,形成资助育人良性循环;打造育人品牌项目,探索浸润式教育新模式;优化评奖评优体系,助力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等方面实现美育与资助育人的有效融合。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美育实践路径

    需求分类理论视角下老年教育课程设计与优化研究

    梁年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老年教育课程的发展中,课程优化与创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从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分类理论视角出发,以佛山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课程开设为案例,对佛山老年教育课程架构体系、特色品牌课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据此,进一步提出增设超越需求课程、形成特色影响需求课程、打造"余力"型贡献需求课程等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需求分类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一站式书院"模式

    周小云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中,新建本科高校立足"中等"学情、"紧约束"校情与"非均衡"市情三个共性假说,通过探索"一站式书院"模式,锚定跨界融合与资源集成的书院空间,提升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学生中心、资源匹配、交叉互融"的教育教学生态,构建一套内部质量监控、资源运行有效以及供需相匹配的书院评价体系,破解这一类型高校所面临的特殊挑战,有组织地拓展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新文科"一站式书院"人才培养差异化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甘国荣许世超赖道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以及区别于燃油车的特殊结构和新技术元素,迫切需求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全面技能人才。而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相一致。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后市场的需求,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力量、实践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开发和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基础的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复合型汽车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

    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烨孙力杨王华谢辉...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与科技快速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医学基础、精湛法医学技能、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对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了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加强政府支持与资金倾斜的策略,力求对医学院法医学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进行创新,以期培养出能够应对未来挑战、推动法医学进步的专业人才。

    法医学医学院人才培养

    "双高计划"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黄小娜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指引下,"双高计划"已成为实现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重要的战略举措。其中,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打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活跃、产业动态变化快速的地区,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探索"双高计划"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