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高计划"背景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专业群为例

    龚伟易东阳朱小龙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中药学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双高计划"背景下中药学专业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分析中药产业链岗位情况,立足学校自身特点,采用学校自建的模式建立中药材种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形成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药学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双高计划"产教融合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索——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可心萌刘爽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教育强国背景下,实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在线课堂、虚拟仿真、智慧教学、在线考试等新型教学形态不断涌现。然而,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从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整合资源供给、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探索资源国际化等发展路径。这些措施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与社会区域经济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从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共建资源共享数字素养数字化转型

    职业院校智慧课堂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分析

    钟林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下,智慧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途径。智慧课堂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然而,智慧课堂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其在职业院校的应用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不仅限制了智慧课堂潜力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旨在分析职业院校智慧课堂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优化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智慧课堂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职业院校智慧课堂应用现状优化策略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与工作模式初探

    张齐张朝晖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综合、便利的服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辅导员队伍发挥着思想引领者、学业指导者、生活关怀者等多重作用。目前,促进辅导员队伍角色融入需要强化专业培训、构建有效沟通机制以及优化评价激励体系。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服务、协同育人、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模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社区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角色专业培训沟通机制工作模式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三位一体"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朱聂蓉滕静涛蒋精瑾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社会格局演变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共同推动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显得愈发关键,特别是智能化与数字化的融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大数据为背景,全面渗透于教学设计、实施及反思的整个过程,以此赋能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以及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个人的职业抱负,还将为高职院校注入新的发展活力,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系统变革。

    大数据背景"三位一体"学生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优化策略

    孙晨明徐亚亚朱永王昱燚...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在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双创能力培养。考核评价是专创融合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强化专创融合师资建设和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评价形式、主体和功能单一问题,提出构建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样化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吸纳多元主体参与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丰富拓展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功能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完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打造专创融合"金课程"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评价机制优化策略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创新与实践

    黄海涛蔡永东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给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便利与挑战。简述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与挑战,分析了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中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教务管理创新策略:数据驱动的教学质量评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智能化的课程资源管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及智慧校园的建设与管理等。并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行采用"教学云平台"为例全面介绍大数据在教务管理中的实践情况。最后对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与措施做了说明,供同仁参考。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大数据创新

    新时代基于书院制视角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究

    冯珍鸽张伟伟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探索书院制建设,书院无疑成为专业课程教学外育人的重要场所,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随之发生了转换。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如何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利用好书院探索背景下空间的变化和环境的优势,剖析问题,探索一条新的党建工作路径,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高职院校书院制党建工作路径

    陕西职业院校新形态融媒体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章韵黄显鸽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以陕西职业院校为例,探讨新形态融媒体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通过分析新形态融媒体教材的内涵与特点、开发流程及陕西职业院校的实践探索,提出新形态融媒体教材开发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研究表明,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融媒体教材开发新模式,优化教材内容,创新呈现方式,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破解开发难题,不断提升教材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职业院校新形态融媒体教材研究与实践

    时代新人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汪小莎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法兼治观是新时代中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培育青年学生的道德自觉与法治意识是实现国家"德法兼治"的基础保障。高校思政课推动"德法共育"既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又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回应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当前,高职思政课存在对德法共育认知不足、德法教学单向发力、德法兼备师资短缺等实际问题,要着力从强化"德法共育"教学理念、创新"德法共育"教学方法、完善"德法共育"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升育人成效。

    "德法共育"高职思政课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