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道路

    刘立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由满足"入学机会"向追求"质量保证"转变,民办高校之间围绕稳固生源、人才引进和毕业生就业及汇聚办学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民办高校要实现高质量有特色发展,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规律、民办高校办学规律,坚守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坚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实现民办高校功能定位从"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向"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选择"转变,发展路径从"一味追求以规模扩张实现效益提升"向谋求"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转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且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大学高质量发展应然道路人才培养

    关于提升教育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的研究分析——基于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公平视角

    刘夏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科技与教育领域的深入融合,教育科技手段不断在教育领域创新使用,教育科技产业成果转化阶段已在高度重视中取得阶段性优秀成绩,教育科技理念的全民普及更是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浪潮,通过对教育基尼系数、教育科技发展指数、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的分析,围绕辽宁省现实问题,针对如何将教育科技手段深入每一个教育阶段、每一位受教育者以及如何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发挥潜在人力资本优势等问题展开详尽分析并给出建议措施。

    教育基尼系数教育人力资本积累教育科技产业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赋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

    张辉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这一理念正在经历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深化。它要求教师的自我提升,在尊重学生主体、激发教育智慧的前提下促进学习发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表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建议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权威角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展教学评价教育,在"教—学—评"三个环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角色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高阶思维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美育育人模式构建

    李欣瑾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作为"五育"之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校美育工作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活动不丰富、协同推进不充分、评价机制不科学等现实困境,需要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美育工作的改革创新。结合OBE理念,突破传统"自上而下"的教育理念,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美育育人模式,通过聚焦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大核心要素,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美育,以期为高校美育工作向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高校美育OBE理念协同育人美育浸润育人模式

    高校数字动画产业化教育实践教学创新途径探究

    陈晨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动画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数字动画教育方面仍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深入探索高校数字动画产业化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实训设施、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支持创新途径的有效实施,旨在为高校数字动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数字动画实践教学创新途径教育改革产业需求

    数字时代老年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戚志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技术的浪潮下,老年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剖析当前数字化老年教育资源的现状,提出了优化资源供给、突破推广瓶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技术创新融合、注重跨文化与地域适应性等针对性整合策略。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老年教育资源的利用途径,包括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创新智慧化教学模式、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构建社区化学习支持社群等,旨在提升老年教育数字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数字时代老年教育资源整合个性化服务智慧教学共享机制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美育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段文婷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美育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至关重要。立足社会发展对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结合学校质量分析报告中美育发展相关要素数据,分析当前学校美育发展现状,探讨学校美育体系和美育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新质生产力美育文化立德树人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满意度评价

    地方综合性大学金融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守珩李聪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重大使命和重要探索。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现实困境,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立足地方性、综合性两大特质,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树立"跨学科、跨专业、大平台、开放式、一体化"的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理念,实现"学科与专业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推动金融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完善金融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结构,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启示。

    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创新型人才数字经济金融科技金融安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师晓艳师艳丽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进入新纪元,这一变革给教育领域带来全新的需求与考验。作为教育事业的未来支柱,师范生的数字能力与素养成为衡量教育质量及标准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数字素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是推动整个教育体系进步与创新的核心动力。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师范生数字素养的有效路径,在深入剖析师范生数字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进行考察,基于实证调查结果,从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凝聚、高校教育改革及师范生个人发展四个层面,构建了一套多维协同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体系。

    数字化转型师范生数字素养提升路径职业发展

    协同育人机制下英语师范生教育"三习"实效性探究——以皖西学院为例

    张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教育部提出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的背景下,结合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和英语师范专业发展情况,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发掘英语师范专业教育"三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皖西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实际情况,从实践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健全教育"三习"一体化工作制度,为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协同育人英语师范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