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支持路径研究

    谢婧雯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而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也正式公布。为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努力打造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 2022 年9 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的背景下,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进行重新梳理,并提出团队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出相关支持措施,以助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高晓燕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师资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产教融合成为职业院校发展和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重要途径。从"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着眼,针对"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在培养标准、培养格局、意识与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提出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创新团队标准的再认定、寻找校企合作的融合共通点、构建科学系统的素质培养体系等建议。最终使师资队伍成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满足新时代专业发展要求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

    产教融合双师双能教学团队高职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姚丹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探讨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效能提升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职院校育人效能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

    鲍依蓓谢恩普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是一种联合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技能大赛和 1+X证书制度等手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目前教育职能部门参与不深、融合主体诉求协而不同、课程标准体系融而不通以及融合效果评价偏而不全等问题,基于PGSD能力分析模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证书考取为辅助,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后可提高学生的PGSD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岗课赛证"PGSD能力分析模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双监督责任体系"构建高水平院校高质量发展之路探析——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朱慧芹黄艳永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落实"双高计划"建设项目过程中,抓住聚焦责任落实这个关键,找准日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双监督责任体系",实现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有机统一,以监督体系效能督促学校党政落实主体责任、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和二级单位履行工作职责,推动教职员工、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顺利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双高计划"双监督责任体系高质量发展

    学习过程的增值性评价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阚宝朋曹顺杜梓平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性评价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成果的量化评估,能有效关注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是促进当前高职教学工作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进高职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手段。智慧教育时代抓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主线,通过分析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的优势,总结了增值性评价落实的有效原则,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增值性评价实施流程,并探索了应用方式,形成了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策略。通过在高职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增值性评价,以期完善育人过程,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增值性评价高职课程优势原则策略

    基于就业对口率提升的职业使命感体系构建及培养研究

    申敏姜婷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就业对口率视角,以山西省内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相关专家访谈构建理论结构假设;通过运用SPSS 26。0 及Amos2 7。0 对初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验证性因素等统计分析,验证分量表理论结构;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表明量表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稳定性;通过建构职业使命感量表常模,为使用者确定被试者职业使命感在所属常模团体中的位置提供了借鉴。通过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结果分析,提出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使命感的深度融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三全育人"角度深度融入职业使命教育,提升学生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认同,重视教育质量,激发内涵素养,依托对口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

    就业对口率职业使命感体系构建

    "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124"建设方案探究

    黄丽英陈满红陈加妹黄培芳...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实训资源匹配不到位、实训教学体系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通过探索和完善"124"建设方案,即 1 个政策、2 个定位、4 个建设路径,构建一个同时满足学历教育和证书培训的实训基地,优化现有护理实训基地结构,以国家政策引领,明确学校和专业的定位,从场地、体系、师资、组织保障四个方面入手,软硬件结合建设支撑护理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124"模式护理实训基地

    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跨界合作与创新模式研究

    梁庆国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的设计教学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缺乏个性化指导、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和缺乏反馈和评估机制等。旨在探讨如何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跨界合作与创新模式。

    AI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跨界合作创新模式

    新文科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构建

    郭林峁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为众多学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兴起,引发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变革需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主动适应新文科教育的要求,积极构建英语教学创新模式,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从新文科教育理念发展背景入手,解析新文科理念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剖析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并探讨新文科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构建路径,旨在提高英语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生态发展。

    新文科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