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分层培养初探

    张想明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和创新能力研究的分析总结,构建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素,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分层培养的教学实施办法。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意愿将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工作更新、工作改变和工作革新三个能力层次,并提出了树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推动"三教"改革、设计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以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教育教学水平。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分层培养

    新时代高职院校"社团思政"模式的创新思考

    陈若团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社团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它可以深化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内化思政课教学的融通性,强化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优化思政课教学的组织性。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的社团思政还处于校园育人的边缘化地位中,在育人理念和实践探索中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强化"三全育人"理念以完善"社团思政"的保障机制,创新"社团思政"实践内容以提高育人实效,注重社团品牌特色以提升社团知名度,进而形成"社团思政"改革的新模式。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团思政

    高职院校"1元1重N点五线"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谢芳李涛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整体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并高质量落实实施。要做好这项工作,建设全校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和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重点元素体系(1 元 1 重)是前提条件,开发全校各专业各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N点)是核心工作,高质量落实实施(五线推进落实实施)这个体系(五线)是工作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要建设"1 元 1 重N点五线"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这是高职院校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有效方法。

    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1元1重N点五线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鲁海刘卫海姚丽梅詹琮珺...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双高"背景,根据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服务大健康产业的专业特色和中医药文化的优势,研究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的要求,确立了专业群的思政主线,并对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特色鲜明、充分体现职教精神的教材;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优势,使师生沉浸式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机制;初步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协调统一、多部门合力推进、全方位一体化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群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刘思彤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是培养更多技能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力量,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动力。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是调动"双师型"教师工作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产教研发能力的有力手段。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产教融合,采取科学设置激励目标、完善薪酬体系、创新激励方式等措施不断优化高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校企合作

    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第二课堂建设

    李圣慧张航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德育第二课堂的实效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现代职教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时代要求。针对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第二课堂面临的诸多不足与挑战,提出构建德育"1133"第二课堂体系:加强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个精神为指引;以家庭、学校、社会多元联动形成合力为保障;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抓手。通过构建德育"1133"第二课堂体系,高职院校可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高职德育"1133"第二课堂体系

    高职院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策略

    杨徐飞韩东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不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还需要构建有益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社区。然而,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探讨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

    课堂革命视角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分析

    李秋萍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追求高质量发展,创建契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高职院校要推进课堂革命,把握课堂革命的方向,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并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重新构建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岗位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课堂革命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探析。

    课堂革命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SWOT模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分析与提升路径研究

    袁磊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在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继而提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价值,并从政府、社会、学校不同维度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SWOT模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育人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产学研融合模式研究

    马维丽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了高职教育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深度转型的大环境下。重点分析了产学研融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产学研合作,包括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产学研融合不仅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调了建立与产业紧密结合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职教育产学研融合教育改革实践能力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