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李应乐

双月刊

1672-2914

xysyxb@263.net; xysyxbwk@126.com

029-33722853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咸阳师范学院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咸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突出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弘扬民族优秀科技文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和文风,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中地区北周镇墓武士俑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

    王晨仰陈淼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关中地区北周镇墓武士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研究方法,对武士俑的分类及组合进行考察.指出北周镇墓武士俑具有造型性、再现性、表现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艺术特征.并认为在时空差异下所蕴含的艺术内涵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在民族性和时代性方面体现了在交融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社会文化.

    镇墓武士俑北周艺术特征

    《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探赜

    李春强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阳博物院藏《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碑主为安国寺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上,段成式撰文,僧无可书碑.在综述相关石刻文献对此碑著录和考释的基础上,探讨石碑的立碑时间、迁移及其与安国寺的关系,揭示碑文在文献、文学和书法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寂照和尚安国寺著录段成式僧无可

    高丽朝《夹注名贤十抄诗》所选韦蟾诗校补

    郭殿忱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丽朝佚名学者所编《十抄诗》,是迄今所知海内外第一部唐代七言律诗选集.又三百首诗中散佚之作竟达三分之一还多,所收韦蟾诗十首竟皆是,实为后世学者辑佚之资粮.其后该国僧人子山勾稽中土经史子集诸多典籍予以注释,编成《夹注名贤十抄诗》一书,对东北亚各国间的文化交流颇多贡献.然而后人评其"注多鱼鲁""字颇舛错"并非虚妄之言.与《全唐诗》《唐诗纪事》《唐音癸签》等比勘发现诸多异文,逐一指出并说明.

    高丽朝《十抄诗》夹注韦蟾校补

    挚虞与西晋文学复古风尚

    陈嫣虹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晋经学复兴,文学的发展秉承儒家文艺思想,文学复古风气浓烈.挚虞是西晋复古文风的代表人物,他入洛后与西晋复古文风派的文士交往密切,在创作中有宗经为文的倾向,推崇"雅音之韵,四言为正".挚虞在西晋洛阳的文学活动,以及在文学理论上对诗赋政教功用的探讨,推动了西晋复古文风的发展.

    复古文风挚虞儒家文艺观《文章流别论》

    清末陕西郃阳董常义劝善作品内容及其价值

    崔金明张微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20年代起,善书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如思想史、宗教史、社会史等对善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涉及善书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宗教信仰、社会实践等方面.然时至今日,关于清代陕西善书代表人物董常义的研究尚无展开.通过全面梳理董常义代表作品《荒年歌》和《字不离谱》的版本和内容,不仅肯定了其在劝善教化方面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积极意义,而且阐述了其作品在历史、文学和语言学上的价值.

    董常义劝善作品《荒年歌》《字不离谱》

    副文本视域下的《西藏图考》序跋研究

    蔡丹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方志《西藏图考》中收录多篇序跋类副文本,阐述了正文本的编纂背景、编纂原则和编纂过程等重要内容.通过对该方志中序跋撰写时间、收录情况的爬梳,以及序跋文本个体书写、边疆认知书写等方面的考察,以副文本理论加以阐释,解读清代西藏方志序跋内涵,探究《西藏图考》序跋类副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西藏图考》的理解和认识.

    《西藏图考》副文本序跋清代方志

    新乡土叙事的审美现代性书写——以范墩子的短篇小说集《虎面》为例

    高喜锋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90后陕西青年作家范墩子已出版多部小说集、散文集和随笔,作品显示出了强劲的创作势头和深刻的审美内涵.范墩子的写作在小说和散文两大文学体裁中来回穿梭,《虎面》是其小说创作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小说用梦幻变形的手法追寻已逝的童年记忆,用冷静机敏的智慧探求繁华都市背后普通人群的无奈与艰辛,用自然真挚的语言追索生活中的浮光掠影,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彰显着新时代陕西青年作家创作的多元图景.

    范墩子《虎面》探索转折陕西青年作家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臧刚权宫敏燕姜坤闰杨晨钰...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分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了解其思想来源和灵魂所在;研究其主要内容,可深化对改革开放初期共同富裕思想的认识;探寻其当代价值,是把握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旨归.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立足中国实际,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复兴伟业.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解放思想理论的科学内涵、问题导向与时代意蕴

    贺晴张巧利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是为了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不等于简单的客观原则,更不是客观事物,它内在地蕴含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也不是为了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它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倡导解放思想,必须要有问题导向,这是一个思想方法论问题.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对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

    论邓小平的治边方略

    黄超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均对边疆治理高度关注,总体上保持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还形成了邓小平治边方略.纵观党的边疆治理的形成脉络,可以看出,邓小平治边方略既与他所倡导的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紧密联系,又与他在地方及中央的工作历程息息相关.梳理总结邓小平治边方略,其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即坚持党的领导是边疆治理的根本要求,做好民族工作是边疆治理的依靠基础,加强军事建设是边疆治理的坚实保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边疆治理的策略方式.在当前的边疆治理工作中,运用好邓小平治边方略依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边疆治理民族团结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