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经济
新经济

李华

半月刊

1009-8461

LT8689@126.com

020-83642121 83642428

510050

广州市越秀北路224号之二

新经济/Journal New Econom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经济》杂志创办于1980年,原名《港澳经济》,自创刊以来几经改版,得到了经济理论界许多朋友的帮助。今天的《新经济》是一份面向市场的财经类刊物,作为一本根植于珠三角大地的财经传媒,作为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南中国的权威财经杂志,《新经济》将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新理念的发现者、新价值观的倡导者的角色。保持对财经动态有敏锐的触角,享受洞察的喜悦——并且把这种智慧的快乐传导给每一位读者,是《新经济》基本的取向。不发空洞无谓的牢骚,对经济现象的报道与评析,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描述,《新经济》都力图表达最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关注人的命运是《新经济》的根本追求。《新经济》将以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为主线,把视角不断地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扫描,透过产品、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国家众多的经济现象,以我们独特的解读,感性的关切,发出最强烈的声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与人的基本能力平等

    邓智平郑黄烨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基本能力平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关键是促进人的基本能力平等。消费是人的基本能力的重要来源,要保障所有人都能够通过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有效获得基本能力,需要国家提供全民基本收入和全民基本公共服务。

    共同富裕基本能力全民基本收入全民基本服务

    数字化转型对证券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江怡湛泳
    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金融强国建设视角,高质量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迭代,激活金融服务新功能,是国家赋予金融机构的时代使命。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公司 2017-2021 年的全样本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列检验,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经营绩效;(2)机制检验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证券公司通过优化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改善经营绩效;(3)异质性检验表明,非上市证券公司虽然在资产规模、客户体量以及市场地位等方面逊色于上市证券公司,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力度。研究结论为我国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其根据自身特点,借助数字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经营绩效固定效应模型财富管理

    数字经济对R&D投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李燕鲜于乐娇
    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当今各国科技创新和产业提质增效及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基础。研究现阶段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R&D投入创新绩效的影响,对推进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首先基于熵值法测算研究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基于Super-SBM方法测算地区R&D投入创新绩效,然后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多重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对R&D投入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R&D投入创新绩效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建议来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依据。

    数字经济R&D投入创新绩效空间杜宾模型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贸易韧性

    邓小乐林淑仪
    4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2009-2022年30省区市数据(不包含香港、台湾、澳门和西藏),构建双向固定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具有显著正向提升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直接提高出口贸易韧性。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护城河"效应和突破路径锁定,使得其在技术创新对于出口贸易韧性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并且技术创新对于出口贸易韧性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非边疆地区出口贸易韧性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重视创新成果的转化;二是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边疆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三是重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出口贸易韧性中介效应空间溢出

    绿色信贷发展的法律机制研究

    谈萧徐国林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绿色信贷发展对法律机制需求来看,绿色信贷需要纳入法律治理范畴,商业银行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时需要法律规范,同时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式之一的绿色信贷也需要法律明确。然而,当前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法律机制供给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不畅,绿色信贷促进与激励机制欠缺以及绿色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欠缺。借鉴国外绿色信贷法律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状况,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法律机制。在宏观层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范的法律原则,并选择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微观层面,要完善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激励及监管等法律机制。

    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法律机制

    外来入侵物种罪"情节严重"标准的司法适用研究

    刘小红付应美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严重阻碍。针对外来物种入侵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分析条文语法结构,该罪属于抽象危险犯,只要行为人未经允许实施引进、释放或者丢弃的行为,公安司法机关就可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追究本罪的难点在于"情节严重"要件,应从本罪抽象危险犯、行政犯的性质出发解读"情节严重"内涵,刑法设定本罪保护的法益视阀探讨"情节严重"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涉及法益、本罪性质等各种因素设定"情节严重"标准。

    外来入侵物种行政处罚环境保护情节严重

    基于供需均衡分析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效果评估

    廖耀华项小伟
    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经济学供需均衡分析深入评估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中的禁止就业歧视、合理便利、保障金制度和法定就业率等关键政策工具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研究通过静态与动态模型比较,揭示了这些政策对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工资率、就业量和社会剩余的短期与长期效应。结果显示,虽然保障金制度短期内对非残疾人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则可能提升市场包容性和经济效率。同时,研究指出政策变动初期市场调整不完全,导致自重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最后从重视残疾人就业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动态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优化合理便利投入、平衡就业与社会福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和经济融入。

    就业政策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政策评估

    工作场所乐趣、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陈柳源谢廷建
    10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作场所乐趣是通过营造和谐氛围促进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情感事件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工作场所乐趣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作场所乐趣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承诺在工作场所乐趣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多重中介作用分析表明,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的中介作用显著,持续承诺的作用不显著,并且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的中介作用均强于持续承诺,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与规范承诺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依据上述结论,本研究进一步从工作场所乐趣的形式、管理策略及制度设计等角度提出优化工作场所乐趣企业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工作场所乐趣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多重中介效应

    投稿指南

    《新经济》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