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垦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经济

杨兴全

月刊

1000-7652

xare2000@263.net

0993-2058262

832003

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石河子大学(北区)

新疆农垦经济/Journal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农垦综合类期刊。栏目有本刊专稿、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劳动力、农场改革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建设、生态环境、金融与财会、工作研究、学会动态等。读者为农垦工作者。有参考文献和英文目次。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国家粮食安全: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潘骏亚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创新质优的先进生产力,可通过以高素质劳动者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以新型劳动对象提升粮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以高技术含量劳动资料构建粮食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新动能.但当前在粮食生产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劳动资料革命性突破不足、传统劳动对象拓展延伸不足、高素质劳动者缺乏、相关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等现实困境.为此,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国家粮食安全,应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拓展劳动对象范围,实现粮食产业深度转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粮食生产者科技素质;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摒除机制障碍.

    新质生产力粮食安全科技创新产业

    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

    梁贝贝毛伟徐小怡
    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渔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渔业强国的强大动力.文章旨在测度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对其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探究,为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基于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核密度、马尔科夫链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上升,其中,新质劳动者指数最高;中国省域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具有稳定性,在相邻年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概率较小,地理空间因素能在渔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逐渐成为渔业新质生产力差异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深刻理解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正视其发展进程中的短板问题,重点关注各地渔业新质生产力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马尔科夫链Dagum基尼系数动态演进

    兵团棉花质量追溯补贴:现状、问题与对策

    张杰王红艳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兵团棉花质量问题事关农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事关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文章通过梳理兵团棉花质量追溯补贴的实施背景、实施内容和实施流程,发现棉花质量追溯补贴有助于提高棉花质量、增加优质棉生产者收入、改善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等,但也存在实施方案出台时间滞后、优质棉衡量指标单一、质量追溯精准度低、加工企业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文章认为应适时公布棉花质量追溯补贴实施方案、及时兑现补贴资金、完善棉花质量追溯体系、规范加工企业行为、提高圆膜采棉机覆盖率以提升棉花质量追溯补贴实施效果.

    兵团棉花产业质量追溯补贴棉花质量实施效果

    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梁江艳蒋含宇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棉花产业规模庞大,为中国棉花产业布局关键一环,现急需平衡增长量与提升品质,推动棉花及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此举对增强棉纺织产业安全韧性、扩大内需循环、促进就业及民生改善具有深远意义.以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提出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要以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以平台为支撑,加快建立体系化创新平台;要以品牌为支撑,不断提升和打造"新疆棉"集群品牌效应.在分析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前提下,提出加快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一是要构建完整产业链,打造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新空间;二是要加大新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体系化创新平台;三是要打造区域棉纺织品牌,提升新疆棉纺织产业知名度与竞争力.

    产业集群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底层逻辑实施路径

    何以生存:内生型乡村工业存续的经营机制

    侯慧铭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工业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重要产业基础.文章以山东省银县Y厂的经营过程为例,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分析了内生型乡村工业存续发展的经营机制.研究发现,从生成与变迁的动因来看,基于农业禀赋的在地化经营激活了乡村工业的内生发展动力,而新经济力量的冲击则导致了乡村工业内生发展能力的衰退.从经营机制来看,在与超地方因素互动的过程中,乡村工业一方面以精打细算的经营策略和规避风险的生存原则开展与自身内部资源相契合的生存实践,另一方面在确立新的发展定位和联结外部力量的过程中实现新内生发展转向,最终构建起既具有本地扎根性又具有与外部世界交互性的内外共生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乡村工业是一种与本土状况相协调的工业发展模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以低度发展方式持续经营的乡村工业可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的一种有效渠道.

    乡村工业存续经营新内生发展低度发展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粮食绿色低碳生产转型分析

    郝晓燕周竹君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稳产与减排、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文章测算了全国、分地区、分品种的粮食生产的碳排放、碳吸收、净碳效益及减排潜力.结果发现:在粮食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低碳效益突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主产区较高、平衡区较低;品种差异较大,玉米、水稻、小麦效益高,大豆、薯类效益低.从碳排放强度和净碳效率方面看,主产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都具有很大的碳减排空间.建议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制定阶段性碳减排目标,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协同发展.

    粮食绿色低碳减排潜力碳排放碳吸收

    信息获取、农户分化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

    王蓉胡凯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江西省24个县的1 742份微观数据,利用有序Probit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信息获取、农户分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第二,信息获取显著加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且对除秸秆还田外的其他三项技术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对技术采纳程度则产生负向影响;第三,农户分化在信息获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中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第四,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程度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了综合利用多元信息获取渠道,增强农户生态意识;创新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因地制宜实施推广政策;重视农户的异质性,发挥推广示范作用等建议.

    信息获取农户分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粮食安全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基于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

    刘追胡雅筠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数字化赋能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在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运用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并在不同的企业产权性质及行业竞争程度的条件下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果.企业韧性的形成过程遵循危机管理理论,将企业韧性划分为抵御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成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韧性,即数字化转型增强抵御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成长能力;政府补助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和企业韧性之间的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恢复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抵御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面对当前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环境,本研究旨在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韧性以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化转型企业韧性政府补助公司治理

    个人投资者情绪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分析

    魏卉陈勇吉姜妍甫
    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个人投资者情绪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具体机制路径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和机构持股比例对个人投资者情绪与权益资本成本间关系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个人投资者高涨情绪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是个人投资者情绪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机制路径,且个人投资者高涨情绪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效应在未来期间会出现反转;异质性检验发现,高持股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和较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能帮助个人投资者建立投资信心,强化个人投资者高涨情绪与权益资本成本间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也能作为"定心丸"弱化个人投资者高涨情绪对未来期间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个人投资者情绪经济后果以及权益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证监会相关部门、企业和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合理引导个人投资者情绪以保障股市正常运行提供了现实启示.

    个人投资者情绪权益资本成本行为金融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开创中国美好未来

    张珩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