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造成熟度模型应用方法研究

    郭学平王永鹏石晓飞徐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风险是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固有属性,为实现基于制造成熟度模型对由不成熟的制造能力引起的制造风险的有效管理,介绍美国制造成熟度模型产生的背景和核心内涵,从模型应用的角度,研究提出制造成熟度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具体应用方案,介绍其中的制造能力遴选、评价细则具体化、评价检查单设计、制造风险管理模板设计等关键环节,并以某型号产品为例介绍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最后,总结开展制造成熟度模型应用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模型的落地应用.

    制造成熟度制造成熟度等级模型制造能力要素评价细则应用方法制造风险管理应用建议

    以"新"赋能向"新"发力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CIMES2024)展前发布会召开

    CIMES北京国际机床工具展公众号
    7,1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研究综述

    刘琳何婉琳刘会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氢能成为了 目前清洁能源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高效率、低噪声、低红外信号等特性,受到了汽车领域及特种装备能源方向的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且燃料电池是一个非线性、多参数强耦合的复杂动态系统.目前研究人员针对PEMFC建模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模型对其运行原理及控制状态深入研究,为提升其运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基础理论参考.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并以模型计算为基础,对燃料电池结构、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良,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并推进其商业化进程.通过对常见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根据其基本特性及优缺点分析相应应用场景,为相关建模研究提供参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方法综述燃料电池氢能模型

    卧螺离心机在硫酸钡生产中的应用

    曾开文刘艳张松张浪...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沉淀硫酸钡生产中固液分离难而导致的产品纯度下降、碱液回收率低和耗水量大等问题,采用卧螺离心机对钡浆进行高效分离和洗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不停车的连续分离生产及碱液和洗涤用水的全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硫酸钡产品杂质含量明显降低,产品质量获得了较大提升.

    卧螺离心机硫酸钡固液分离工艺流程

    基于打印效率的AlSi10Mg打印工艺参数研究

    唐镜刘道寿曾新宇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性激光熔化可以很好地成型AlSi10Mg合金,但成型质量与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在保证产品良好的强度及表面质量前提下,基于同类型激光金属打印设备的打印工艺参数,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法,打印试样进行对比试验,确定填充打印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30 W、扫描速度1 210 mm/s、扫描间距0.19 mm,轮廓打印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00 W、扫描速度500 mm/s,此时打印件抗拉强度为407 MPa,表面粗糙度Ra为7.565 μm,打印效率提升约21%,为AlSi10Mg的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选择性激光熔化打印激光功率强度表面粗糙度

    封头割边成形精度超差原因分析及工艺改进

    王哲辛辉邹文杰范文革...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公司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原材料浪费,取消封头成形过程中留有的帽沿翻边.但取消翻边会造成封头端面水平度、精度超差等问题.针对无翻边封头割边成形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通过改进模具结构、设计专用割边划线工具、改进割边胎以及设计专用检测样板等4个方面来切实提高封头割边的质量精度,使得封头的合格率达到98%以上,节约材料10%.同时,在整个封头割边过程中工作效率提升50%,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幅降低.

    封头铁路罐车封头割边模具划线质量精度

    Y、Mg3Zn3Y2对Mg合金的强化作用:第一性原理研究

    岳彩霞赵晓峰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 Mg-Zn-Zr合金添加Y元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取Y/Zn摩尔比为0.5,研究了第二相化合物Mg3Zn3Y2对Mg-Zn-Zr-Y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Mg-Zn-Zr、Mg-Zn-Zr-Y合金分别在应变约为0.19和0.21时,应力达到极大值,Mg-Zn-Zr-Y合金理想抗拉强度明显高于Mg-Zn-Zr合金.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分析结果显示,Mg-Y键有较强的共价性,导致Mg-Zn-Zr-Y合金的理想抗拉强度得到提高.计算得到Mg3Zn3Y2的杨氏模量E为70.26 GPa,泊松比v为0.261,柯西压力C12-C44<0,说明Mg3Zn3Y2是脆性的且提高了 Mg-Zn-Zr-Y合金的刚度.

    Mg合金第一性原理理想抗拉强度第二相化合物

    2024年极化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主任基金申请指南

    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43页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有限元应力分析

    孙海霞夏毅锐崔爱永苏洪波...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二级涡轮盘为研究对象,应用UG软件构造了其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 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确定了载荷和边界条件.通过Nastran计算完成了高压二级涡轮盘在典型转速状态下的应力场分布情况,为以后发动机涡轮盘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有限元发动机涡轮盘应力分析

    环形开口注塑件翘曲变形矫正方法

    王旭东杜日王永飞王振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翘曲变形是注塑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改进产品和模具设计、优化注塑成型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翘曲变形.但对一些不规则的零件,如开口的环形注塑件,具有较强的向无支撑的开口方向翘曲变形的趋势,单纯的改进设计和优化工艺难以满足成型后的质量要求,成型后的矫正就成为一种必备办法.针对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用环形开口衬套的特殊结构,设计制造了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矫正治具,使衬套残余应力在治具上得以释放,同时将传导给治具的热量排出,从而大幅度减小了衬套开口处的翘曲变形,矫正后24 h的开口变形量由-71.54%降低到-20%,解决了衬套在注塑成型后的变形导致尺寸超差的问题,并能实现与注塑成型生产同步的批量矫正,既保证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注塑成型翘曲变形开口环形矫正治具温度调节批量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