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导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导学
新课程导学

夏昆

旬刊

1673-9582

xkcdxqk@163.com

0851-6823177 6839719

550001

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

新课程导学/Journal xinkecheng daoxue
查看更多>>《新课程导学》面向基础教育,立足基层学校,联系一线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教研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贵州教育发展历程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力量

    贵州教育邹联克
    1-4页

    基层育桃李 奋进谱芬芳——记榕江乡村教师杨正莲从山中来又回山里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石含开董林丹
    5-7页

    好的方法指引,才能更好培养自律的孩子

    金鹭
    8-9页

    「侗见」贵州,「骑遇」黔东南——贵州黔东南初春研学之旅

    研学教育贵图云
    10-15页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策略研究——以陕旅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

    魏萍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难点,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介绍了双气泡图、桥型图、思维导图、流程图四种英语阅读思维可视化工具,通过分析可视化工具的应用价值,从以图点睛、精准设问、提炼概括、角色扮演四个角度入手,深度研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策略,挖掘可视化工具中的教育资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英语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英语阅读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罗国丽周春梅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整理、表达和展示思维过程中的各个概念、观点和关系.它以中心主题为起点,通过放射状的分支展开,连接相关的子主题或关联概念.单元复习是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已学习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整合、分类和组织,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使知识具有条理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单元复习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促使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同时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整体知识结构,从而清晰地展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蒋陈婷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对数概念、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明确要求,还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数形结合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对联结数学教育的四大领域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理论到功能展开分析,回归实践应用,以数轴为例梳理课程要求以及教材中的内容呈现,总结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四种主要用途.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数轴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为例

    柯青双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具有整体性特征,常围绕主题整合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图表等教学内容,为学生系统呈现数学知识.教师着眼单元整体构建系统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单元内容的整体认识、整体感悟与整体掌握.文章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为例,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整体把握优化单元知识体系、分析学情笃定单元整体教学方向、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组织练习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知识体系

    安康民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唐明丽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呈现,而后将其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热爱之情,还能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安康民俗文化小学语文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以部编版七年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庄凤婷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鉴赏诗歌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培养目标,当学生能够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品析古诗词的意象、意境后,便可深入解读诗情、诗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文章将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从反复诵读、品读意象、锤炼字句和知人论世等角度,引领学生涵泳诗情、解析诗意,并深入解读诗人李白的内心情感,体会诗歌中富含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要素.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