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学探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

胡竹菁

双月刊

1003-5184

tanxin0791@sina.com

0791-88120281

330027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心理学探新/Journal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开展各应用领域的探索、创新和开发,推动我国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典精神分析的象征之争:基于结构视角的重述

    霍传松居飞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征问题在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从对历史的回顾中可以发现,早期精神分析内部的分裂一定程度上和对待象征问题的态度有关.而从结构的视角来看,象征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象征、象征物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利用象征结构的划分,可将古典精神分析在象征问题上的争论作出理论上的统合,并在理论统合的基础上去研究象征法背后的临床意义.

    古典精神分析象征象征结构临床方法论

    内隐序列学习远迁移的促进与限制因素

    戴惠疏德明刘电芝
    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隐序列学习的近迁移已得到证实,但内隐序列学习的远迁移能否发生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经典范式,通过一阶规则、刺激呈现方式以及按键反应的同时改变设置远迁移条件,同时关注测量指标敏感性和反应刺激间隔(RSI)等影响因素,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远迁移的促进与限制因素.研究发现:(1)只有在750 ms和1000 ms较长的RSI时,才能产生更好的内隐学习和远迁移效果.(2)远迁移的产生得益于有效的内隐学习,但有效的内隐学习并不一定能产生远迁移;新异组段对内隐学习的远迁移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3)对早期研究提出的内隐学习内在机制的强限定性提出挑战,为证实内隐学习具有超限定性提供了可能.

    内隐序列学习远迁移反应刺激间隔(RSI)边缘意识

    惯用语键和成分字词在动宾结构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

    张积家孙尔鸿
    209-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启动词汇判断范式,考察惯用语键和成分字词在动宾结构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 考察在高、低可预测性惯用语中是否存在惯用语键,发现存在惯用语键并影响理解.实验2考察成分字词是否在惯用语比喻义激活中起作用,发现在即时加工和延时加工时,尾字语义违反阻碍比喻义激活,延时加工时,首字语义违反阻碍比喻义激活.整个研究表明,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理解符合混合表征观,既存在成分字词的激活,也受惯用语结构影响.

    动宾结构惯用语惯用语键成分字词预测性

    正念训练对4、5岁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

    李卉许欣慧甘慧
    2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正念训练对4、5 岁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实验采用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2(年龄:4 岁,5 岁)×2(测量时间:前测,后测)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幼儿开展为期 4 周、每周5 次的正念训练.控制组幼儿在相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参加20 次阅读和听故事活动,不参与正念训练.研究结果表明:(1)正念训练能够提升4、5 岁幼儿的抑制控制,5 岁组优于4 岁组;(2)正念训练能提升5 岁幼儿的工作记忆;(3)正念训练能提升4、5 岁幼儿的认知灵活性,5 岁组优于4 岁组.

    正念训练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幼儿

    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范兴华邓佳玲李潇潼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法对3510 名农村儿童进行调查,以其中 2259 名留守儿童为分析对象、1251名非留守儿童为对照组,考察父母关爱对孤独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父母关爱正向预测留守/非留守儿童孤独感,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重要他人支持正向调节了两群体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且对留守儿童的调节效应小于非留守儿童.研究结果为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干预提供了视角.

    留守儿童父母关爱孤独感个人成长主动性重要他人支持

    因人而异:自闭特质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对躯体化的影响

    武厚刘建平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不同水平自闭特质大学生的人际敏感对躯体化的影响,采用简版孤独症谱系商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留守经历调查问卷对 2065 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半年以上留守经历和低社会支持是高自闭特质发生率的影响因素.(2)控制社会支持、留守经历和性别后,不同自闭特质水平大学生的焦虑在人际敏感与躯体化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然而,与中低自闭特质组不同,高自闭特质组的人际敏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躯体化,且社会支持和性别对躯体化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留守经历自闭特质人际敏感躯体化焦虑

    儒、道文化与大学生焦虑的关系:基于文化启动实验和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付进黎玉兰邹许杰
    24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逐年上升;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外显层面上聚焦于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焦虑的影响,较少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此,研究打算从外显和内隐的层面检验儒家、道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文化启动实验范式,对 90 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特质焦虑后,儒家文化启动引发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的显著提升;而在道家文化启动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实验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另外 90 名大学生进行被试间设计,考察代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中性条件的词汇与焦虑/平静类的属性词的内隐联系程度.结果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将儒家文化与焦虑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而将道家文化与平静类的属性词进行内隐联系.结论:无论是从外显还是内隐的层面,儒家文化与焦虑有关;而道家文化在内隐层面上与平静有关.

    文化启动实验内隐联想测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焦虑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策略探索:社会认知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谢文澜赵殷樱王永明曲方炳...
    248-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25 名3.25~6.25 岁儿童在改编独裁者博弈任务、错误信念任务、情绪理解等任务中的表现,以及相关问卷结果来评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策略、社会认知能力(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以及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子女数量),并采用贝叶斯网络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取的行为策略从自利向互惠(公平)、慷慨转变;社会认知能力越强,儿童越倾向于采用互惠、慷慨策略;家庭环境通过社会认知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策略.上述结论有助于理解早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和维持,以及内在认知机制和外在环境因素如何作用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

    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公平互惠慷慨

    "双危"还是"保护"?自我类别效价对刻板印象改变的影响

    魏谨佐斌
    257-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危假说认为,与单一消极类别群体相比,人们对双消极类别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消极.为检验评价者自我类别效价是否构成双危假说的边界条件,研究 1 激活被试的消极类别来考察评价双方共享一个消极类别后的刻板印象改变,研究2 情境化启动被试的现实类别以考察被试与双类别评价对象共享类别后的刻板印象改变.结果发现:(1)面对双消极类别群体,积极自我类别者的刻板印象改变恶化,表现出"双危"特征,消极自我类别者的刻板印象改变不显著,表现出"保护"特征.(2)消极自我类别评价者对双外积极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积极,积极自我类别评价者对与自己共享一个积极类别的双类别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更积极.总的来说,刻板印象改变受到评价者自我类别效价的调节.

    双危假说自我归类自我类别效价交叉分类刻板印象改变

    贝叶斯网在小样本认知诊断中的应用

    汪玲玲
    264-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诊断的一个理想应用场景是在小样本情境的课堂测试中提供学生的诊断信息,进而促进补救教学;当前多数的认知诊断模型需较大的样本量进行参数估计,并且有些参数估计方法存在计算效率问题不能提供及时的诊断反馈.基于贝叶斯网的认知诊断方法可以实现小样本情况下诊断分类,并且能够提供及时的诊断反馈,这对于推进认知诊断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尝试使用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小样本认知诊断分类,模拟研究表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诊断分类性能优于同样适用于小样本的海明距离法.

    认知诊断评估贝叶斯网络课堂评估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