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研究
心理研究

赵国祥

双月刊

2095-1159

xinliyj@henu.edu.cn

0378-3881916

475001

中国开封明伦街85号

心理研究/Journ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HSSCDCSSCI
查看更多>>《心理研究》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为:为心理研究者提供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阵地,促进我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适合于关注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各级各类人员,也适合有志于心理学事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婆媳关系与包容人格的研究

    施广权黄希庭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婆媳关系因其特殊性仍值得研究.新时代婆媳矛盾主要聚焦于观念和言行的差异.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并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包容指对与己相悖的他人观念和言行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因而包容可能成为改善婆媳关系的良药.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包容人格与婆媳关系的联系,未来研究应从实证角度进行验证,构建婆媳包容的发生机制,开发婆媳包容量表进行量化分析,并探明婆媳间包容的界限.

    婆媳关系婆媳冲突包容人格

    记忆幽默效应产生的理论假说

    张竹天赵利娟许菲航王丽娟...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忆幽默效应是指相比于非幽默材料,个体对幽默材料的记忆较好的现象,其加工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认知加工成分.已有研究先后提出唤醒假说、失谐消解假说、幽默感知假说、选择性复述假说和背景依赖精细化假说来解释记忆幽默效应的产生机制.唤醒假说认为个体在体验幽默时会伴有生理和情绪唤醒,而这种适度的唤醒会提升个体的记忆;失谐消解假说理论则认为幽默材料的记忆优势是由于人们分配给幽默和非幽默材料的注意资源不同所导致的;幽默感知假说认为幽默本身能够促进个体对材料的记忆能力;选择性复述假说认为对幽默材料的记忆优势是由于被试对幽默材料的复述增加造成的;背景依赖精细化假说认为精细化加工带来了记忆的幽默效应.五种理论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记忆幽默效应的产生机制,唤醒假说、失谐消解假说、幽默感知假说似乎关注的是幽默效应产生的不同加工阶段,而选择性复述假说和背景依赖精细化假说则关注的是幽默效应产生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今后的研究应在整合上述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对记忆幽默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更加规范、深入系统地研究.

    记忆幽默效应唤醒假说失谐消解假说幽默感知假说选择性复述假说背景依赖精细化假说

    金钱剥夺情境状态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谢思祎史冰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来探讨金钱剥夺的情境状态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利他行为的情境和形式效应.结果发现:(1)金钱剥夺情境下,个体做出更多利他行为,且这种行为变化是通过护面子意识而不是争面子意识的中介作用;(2)金钱剥夺个体在公开情境下会做出更多利他行为,而私人情境下该效应减弱;(3)金钱剥夺个体愿意做出更多非金钱的利他形式,而在金钱形式下该效应减弱.

    金钱剥夺利他行为护面子意识公开情境争面子意识

    心理健康素养螺旋模型的提出与初步验证

    陈珅李永鑫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人们辨别、管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和信念,其内涵具有环境依存性与发展适应性,是为了给准确评估与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提出了具有多维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可塑性特点的心理健康素养螺旋模型.进而以此模型为基础,通过对10名初中教师访谈记录的质性分析,建构了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3维度9领域"的结构框架,为初中生心理健康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素材积累.

    心理健康素养中国文化理论模型质性研究

    社会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杨柳杜薇方平姜媛...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社会情绪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了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情绪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074位民众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情绪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2)人际信任在社会情绪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支持在社会情绪与人际信任中起调节作用,随着社会支持的提升,社会情绪对人际信任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渐增强;(4)社会支持在社会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中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越高,社会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弱.

    社会情绪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

    音乐训练对语言学习成效影响的一项元分析

    廖毅鲁晓波张薇
    14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音乐训练对语言学习成效的影响.通过文献搜索与检查获得了 29项研究和36个独立效应量,共包含6141名受试.元分析结果表明:1)音乐训练对语言学习成效亚类型(理解型学习和产出型学习)的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理解型学习的影响较大;2)年龄因素对音乐训练之于语言学习成效的影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3)母语背景和训练时长两因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音乐训练语言学习成效元分析

    情感教学技能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控制感的中介作用和感知教师接纳的调节作用

    何安明林星惠秋平张钰...
    15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情感教学技能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改编版的情感教学技能问卷、学业控制感量表、感知教师接纳量表对河南省4所中学的1004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情感教学技能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学业控制感在情感教学技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3)感知教师接纳在情感教学技能与学业控制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只有对感知高教师接纳的个体来说,情感教学技能对学业控制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接纳作为一种必要条件影响教学技能对学生学业成绩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在理论上验证并拓展了成就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丰富了学业成绩的前因变量研究,为提高青少年学业成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实践上,启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注重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要改善对学生的态度.

    情感教学技能学业控制感感知教师接纳学业成绩青少年

    生涯决策模糊容忍度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高斌陈端颖朱穗京黄越...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探讨了模糊容忍度和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模糊容忍度量表、未来时间知觉量表、未来工作自我量表以及求职行为量表对7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模糊容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求职行为;(2)未来工作自我在模糊容忍与求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未来时间知觉调节了该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和直接路径.

    模糊容忍度未来时间知觉未来工作自我求职行为大学生

    高一学生求助数学教师行为对数学成绩的影响:链式多重中介模型

    代文武贾宁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高一学生求助数学教师行为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求助数学教师行为问卷、中学生感知到的数学教师支持问卷、数学学业情绪量表和中学生数学学习投入量表对986名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一学生求助数学教师行为与数学成绩的关系中存在三重预测路径,包括一条直接路径、三条简单中介路径和四条链式中介路径.研究表明,个体自发求助行为、教师给予更多支持、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增加其学习投入程度,是提升高一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个体学习主动性和提升数学成绩有重要价值.

    高一学生求助数学教师行为感知到的教师支持积极学业情绪学习投入

    宿舍排斥与大学生抑郁:自我肯定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丁倩董思唯刘祎琳田俊...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抑郁的认知理论和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探讨宿舍排斥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自我肯定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湖北省和河南省各一所综合性大学6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宿舍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自我肯定在宿舍排斥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相对于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间接效应对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作用更大.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宿舍排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宿舍排斥自我肯定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