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鲜于浩 闫月勤(常务)

双月刊

1009-4474

gjs@home.swjtu.edu.cn

028-87600845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0年创刊,季刊,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务实创新为灵魂,以高思想品质,高理论含量、高社会价值为特点,坚持为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本刊目前设置西部大开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以及编辑出版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和解"的时代化意蕴

    刘衍峰赵麑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和紧张,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我们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重要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两个和解"思想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实现"两个和解"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和解"思想生态文明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反腐和廉洁教育认知调查与对策建议

    商姚强博文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腐和廉洁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西南交通大学现阶段研究生反腐和廉洁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就现阶段研究生对廉洁教育途径、方法、内容等方面的认知状态来说,必须加强研究生廉洁教育意识的培养和固化,精准创新研究生廉洁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将廉洁教育课程化、实践化、常态化、数字化,不断丰富研究生廉洁教育的内容,才能提高研究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研究生反腐败廉洁教育

    社会支持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刘红升李紫薇詹露露赵雅欣...
    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文献分析结果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视角呈现出分层化和多元化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作用;由个体支持、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其他支持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差异;主效应模型、缓冲模型、退化模型、动态模型可以阐释社会支持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机制,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实际社会支持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强弱通常有高、中、低三种情形,会组合出九种关系链条,并最终指向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南丝路曲靖通滇池大道变迁研究

    王瑰
    3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时期今曲靖通往滇池地区的道路,是内地进入滇中腹地的重要官道,也是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通缅方向的重要路段.这段路程其实有两条:一是先向西,再西南行到达滇池北部平原的马龙—嵩明道;一是先向南,再西进到达滇池东部平原的陆良—宜良道.前者被学界普遍视为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曲靖通滇池大道.实际上,自汉晋以来,这两条道就应存在,但地位并不相同.南诏兴起以前,陆良—宜良道应是第一大道,南诏兴起后,马龙—嵩明道的地位才逐渐上升.至元朝,马龙—嵩明道一度成为元廷规划的驿路,地位进一步加强,但直到明洪武二十八年,马龙—嵩明道才真正成为建制完备、通勤能力足够的官方大道,并正式取代陆良—宜良道成为曲靖滇池间的第一大道.这既有地方志文献的直接证明,也有一线调查所得地名志资料的印证.

    南方丝绸之路曲靖滇池地区交通变迁

    《论语》英译中的翻译规范——以理雅各英译本为例

    张小曼周银枝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规范影响译者的翻译选择与翻译策略的应用,对整个翻译过程都起到指导作用.从翻译规范的角度考察理雅各《论语》英译本,发现理雅各既遵循翻译规范,又违反翻译规范,其前提是翻译规范是否契合翻译目的,合则遵循,不合则违反.理雅各的翻译实践表明,当翻译规范能帮助译者达成翻译目的时,译者应当固守翻译规范;反之,译者应当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者主体性,译出原作的神韵,以达到传播源语文化的目的.翻译规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译出传世之作,译者既需要遵循规范,又需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规范《论语》英译翻译目的理雅各

    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林娜何云恒
    6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态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语义系统.《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原文和各种译本之间的比较上,对于翻译所传达的主次人际意义鲜有深入讨论.鉴于此,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情态动词的角度对2013-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不同语态进行分析,发现:(1)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非中动态主动句是主要传达政府情态意义的句式;(2)《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 we will、we should 和 we must 占比分别为36.83%、6.75%和3.11%,其中主要人际意义以we will和we should为主,体现了对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尊重,传达了中国政府谦虚低调的态度和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而次要人际意义以we must为主,强化了中国政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分析可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有助于译者更好地传达政治经济文本所期望传递的人际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功能语法人际意义情态动词

    食古能化:戴槃《书经集句文稿》述论

    李晓黎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槃《书经集句文稿》是一部专集《尚书》句而成的集句八股文集,将《尚书》的古奥与八股的严整很好地调和起来,艺术上很有辨识度.戴槃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他用书经集句八股文征服了科场;入仕之后,将书经集句八股文中的儒家义理转化为自己的施政方针,通经致用,知行合一,打开了集句八股在现实功用和思想价值上的想象空间,也使《书经集句文稿》成为集句史和科举史上非常独特的存在.虽然此集在当时翻刻不断,流传较广,但其在集句规范上却比较粗糙,主要表现为不逐句注明出处、频频改动原文、自主创作与集句为文同时出现,所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集句,应将其定位为"非典型集句".

    戴槃《书经集句文稿》集句八股非典型集句

    基层社会"转化"的可能——论沙汀笔下的乡政"边缘者"

    叶丽
    9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认为,沙汀小说最成功之处是对战时大后方乡村中的土豪劣绅、袍哥大爷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的讽刺性书写.然而综观沙汀的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他在大力批判袍哥劣绅、乡镇当权派和野心家的同时,也刻画了一群处境尴尬的基层政权边缘者形象.这些游离在基层政权边缘,又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有着丰富阅历的"前辈"式人物是乡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资源,承载着传统乡村的某种内在活力,是重建基层社会的重要因素,蕴含着由"旧"转"新"、"转化"并成长为新的乡村主体的可能.正是经由这一类人,沙汀展现了大后方基层社会当中复杂的情感内景.

    沙汀基层社会乡政边缘者乡村主体

    上古汉语祖先义"先"字同位结构的语体类型考察

    张雨涛丁治民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汉语文献中常见同位结构,但不同典籍中同一语义的同位结构在外在形式上往往差别很大.以上古汉语中常用的祖先义"先"字为例,对《尚书》《殷周金文集成》《左传》《国语》和《史记》中的祖先义"先"字结构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发现《尚书》和《殷周金文集成》罕见使用"先"类同位结构,而《左传》《国语》和《史记》中的"先"类同位结构使用频率较高,且《史记》中"先"类的同位组合形式更多样.结合"时空律"和"长短律"等语体定律来看,可知"先"类同位结构拥有更多的时空因素,且不同类型的同位结构亦存在差别.《史记》中出现的新式组合,因为前后项长短不一、结构上前轻后重,展现出更多口语体特征.

    同位结构祖先义"先"语体差异时空律长短律前后项差别

    明代皇室崇道与官制道教的发展——以四川绵阳云台观为线索的考察

    王子腾
    12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是中国传统道教发展的分水岭,也是官制道教与国家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由于皇室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官制道教在明朝的发展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韧性.四川绵阳云台观是所谓的真武大帝道场,宋元时期开始打造,到明代成为皇家道观.云台观的建筑经历是明代官制道教生存境况的一个缩影.万历皇帝两度遣使颁读御敕、先后赏赐《道藏》、发内帑以培修、赐象笏铁钟等行为促使云台观于万历时代迎来了发展的全盛时期.而藩王作为皇室在地方上的代表,他们对宫观建设的厚礼布施,亦是云台观能够声名远扬的重要推力.明中叶以后皇室对道教的支持力度趋弱,伴着社会转型的大势,皇家宫观开始没落,官制道教逐渐式微,道教朝着民间化与世俗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明代皇室官制道教绵阳云台观真武大帝道场民间化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