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心愚

双月刊

2095-4271

85522104@126.com

028-85522104

610041

四川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1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ru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苜蓿青贮中长链脂肪酸含量在有氧暴露过程中的变化

    任丽昀高彦波吴宪文任立飞...
    35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苜蓿为原料,采用小型袋装青贮法进行青贮试验,研究苜蓿青贮在有氧暴露过程中发酵品质、养分含量以及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六种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苜蓿青贮有氧暴露后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pH值、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以及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苜蓿原料相比,青贮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有氧暴露过程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持续下降(P<0。05)。苜蓿原料和青贮饲料中棕榈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超过1 mg/g,棕榈油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较低,且在青贮发酵以及有氧暴露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苜蓿厌氧发酵过程中棕榈酸和亚麻酸含量升高,在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棕榈酸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亚麻酸含量明显降低。苜蓿厌氧发酵过程中总长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在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随之下降,甚至低于苜蓿原料中总长链脂肪酸含量(P<0。05)。结果表明,苜蓿青贮饲料在有氧暴露过程中品质明显变差,厌氧发酵阶段积累的长链脂肪酸在此阶段逐渐被消耗。

    苜蓿青贮有氧暴露长链脂肪酸

    G6PD在雌性牦牛不同繁殖周期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

    邱海杨小耿何杰张慧珠...
    3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G6PD在牦牛不同繁殖周期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了解G6PD在牦牛生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的牦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为研究目标,使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G6PD基因在雌性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G6PD蛋白在牦牛主要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6PD在牦牛各主要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卵巢中黄体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输卵管妊娠期的表达显著高于黄体期和卵泡期(P<0。05);子宫妊娠期表达高于卵泡期和黄体期。结果表明,G6PD在不同繁殖周期牦牛的主要生殖器官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未来研究G6PD在哺乳动物繁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

    G6PD牦牛卵巢输卵管子宫

    天然植物多糖的动物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进展

    柏雪陈燕燕马婉婷白琳...
    36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糖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大分子,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生物学活性。由于商品饲料近年来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天然植物多糖以其生物功效明显、来源广泛、生物可降解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天然植物多糖对畜禽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以及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来调节机体免疫。调节肠道免疫的方式主要有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道屏障、改善肠道微生物发酵等三种。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调节机体免疫主要通过促进畜禽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激活免疫细胞、调控免疫应答等途径实现。对天然植物多糖上述功效及具体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天然植物多糖免疫功能作用机制

    基于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RNA-seq数据的新基因发掘与分析

    王友利王永李志雄李艳艳...
    376-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山羊(Capra hircus)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的新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技术对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的两组细胞cDNA样品(n=3)进行高通量测序,有效数据与山羊参考基因组比对后利用StringTie软件组装新基因。基于|log2foldchange|>0和P-adj<0。05筛选获得差异表达新基因,并利用clusterProfiler R包针对GO和KEGG数据库对新基因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注释。结果表明,组装获得的201个新基因可定位在山羊29对常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2、3、5、11、18和29上定位富集。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前后表达上调的新基因共28个,表达下调的新基因共57个。在GO功能富集方面,共21个新基因注释到277个GO功能亚类中,其中GO功能条目中参与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的基因分别占73。65%、3。97%和22。38%,且3个条目中显著富集的GO功能亚类分别与代谢功能、病毒组装和分子结合相关。此外,共21个新基因富集到16条KEGG通路中,其中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富集的新基因最多,为3个。研究结果挖掘了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的新基因201个,为揭示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新基因并进一步完善山羊功能基因组提供基础数据。

    山羊基因组肌内脂肪前体细胞转录组测序新基因

    成都市部分宠物诊疗和交易市场环境中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分析

    董鹏刘学莉李妍黄坚...
    382-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成都市区宠物诊疗和交易市场环境中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的耐药现状,从15个宠物公共活动场所中采集了 433份样本(98份空气样本和335份各类物体表面样本),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别纯化和16S rRNA基因测序,成功鉴定出大肠埃希菌174株(174/433,40。18%)和肠球菌288株(288/433,66。51%),且在清洁程度较差的环境中可分离出更多的目标细菌。耐药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有163株大肠和288株肠球菌分别对常用的β-内酰胺、四环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双重耐药的菌株数量占比最多(41。95%,73/174),并且有65株为多重耐药菌(7。35%,65/174),以头孢噻肟-多西环素-恩诺沙星为主要耐药表型(44。62%,29/65),耐药肠球菌以多西环素-恩诺沙星双重耐药为主要表型(38。54%,111/288),并且有56株为多重耐药菌(19。44%,55/288),其中,以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恩诺沙星为主要耐药表型(94。64%,53/56)。上述耐药菌多数分离自宠物诊疗环境,并且显示出耐药表型的多样性。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的优势耐药基因为tetA(92。31%,60/65)、tetB(100%,65/65)、blaTEM(75。38%,49/65)和blaCTX-M(70。76%,46/65),而多重耐药肠球菌携 带的优势耐药基因为blaTEM(41。82%,23/55)。总之,研究结果明确了当地不同宠物活动环境中细菌耐药的流行现状,分析其对宠物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携带优势耐药基因的特征,揭示了 目前存在的细菌耐药性传播和在人-宠物群体间扩散的风险,为后续环境细菌耐药性形成的研究和监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思路,具有现实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成都市宠物服务场所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耐药性

    Bi2S3/NiS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陈全亮胡幸枝陈华林
    390-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Bi2S3/NiS复合光催化剂,采用FT-IR、XRD、SEM、固体荧光和固体紫外等光谱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Bi2S3/NiS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能有效将溶液中的Cr(Ⅵ)光催化还原为Cr(Ⅲ)。在最优条件下,复合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常数约为Bi2S3或NiS的反应速率常数的10倍。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Ⅵ)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Bi2S3和NiS的复合降低了禁带宽度,扩大了光吸收范围,并且复合后有效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效率。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Bi2S3/NiS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光催化处理含Cr(Ⅵ)废水的材料合成和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硫化铋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还原铬废水处理六价铬

    女贞子中多种有效化学成分的同步测定方法研究

    金雪琴漆与白杨越鹏李新莹...
    399-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分析女贞子中咖啡酸、芦丁、槲皮素和熊果酸四种有效化学成分的方法。使用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4。6 × 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范围190-40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在此色谱条件下,芦丁、槲皮素、咖啡酸和熊果酸四种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在40~250 μg/mL、40~400 μg/mL、80~700 μg/mL和40~400 μg/mL范围内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不同浓度条件下芦丁、槲皮素、咖啡酸和熊果酸日内精密度试验的平均RSD值分别为0。41%、0。61%、0。61%、0。86%,日间精密度试验的平均RSD值分别为0。43%、0。52%、0。68%、0。83%,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分别在0。17%~0。67%、0。54%-0。80%、0。32%~0。87%、0。36%~1。2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0。81%、97。68%、102。83%、100。01%。该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良好,可以对女贞子中芦丁、槲皮素、咖啡酸和熊果酸四种有效成分进行同步准确测定,研究结果可为四种有效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女贞子的开发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咖啡酸芦丁槲皮素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入药部位干药材石蜡制片方法的改良研究

    安菊红朱婷婷邱伟珊杨月...
    408-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蜡制片作为干药材显微鉴定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组织学中应用广泛。根据不同组织构造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皮类、茎类、种子类、根类干药材为主要实验材料,主要从软化、脱水和透明等环节对传统制片方法进行改进,探索各药材专属性石蜡制片方法。结果表明,软化是制作石蜡切片的关键步骤,对不同种类干药材应区别处理。纤维、石细胞富集的皮类生药如厚朴,采用5%氢氟酸水浴浸透软化12 h;木质部纤维化严重的茎类生药如桂枝,采用甘油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软化14 h;内外硬度差异较大的种子类生药如芥子,5%甘油软化6 h;纤维性强和试剂不易渗透的根类生药如黄芪,5%盐酸软化6 h,能提高各干药材横切面的清晰度和完整度,获得组织完整、细胞结构清晰的高质量切片。经改良的石蜡切片技术专属性高,重复性好,避免了常规制片易出现的浸蜡不彻底、组织变硬变脆等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制作不同部位石蜡切片提供方法学参考。

    石蜡切片干药材软化技术改进显微观察

    基于TMFG生成拓扑图的软件缺陷预测图特征选择方法

    崔梦天陈建英徐智慧
    418-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件缺陷预测是降低软件测试成本的重要手段,而特征选择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然而,传统的特征选择算法局限于考虑特征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两两特征的关联,而无法有效处理更为复杂的多边关系和多向交互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MFG的软件缺陷预测图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拓扑图引入特征选择算法中,利用对称不确定性作为特征关联度,将特征表示为拓扑图的节点,构建特征全连接图。然后,通过TMFG去连边算法去除全连接图中的部分连边,并进行图聚类操作。接着,对每个聚类中的特征进行排序,并从每个类中选取特定数目的特征进行综合,得到最终的特征子集。最后,通过在Promise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进一步优化特征选择选出的特征子集的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数据量较大的数据集中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软件缺陷预测特征选择拓扑图社区检测算法TMFG

    一种基于边界斜率拟合的角点检测方法

    黄天云姚远
    428-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中的角点为描述物体特征提供关键信息,是复杂应用(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跟踪、定位和测量)的预处理步骤,角点检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图像处理的有效性。在工业环境中,角点检测算法需要在各类噪声和干扰因素下,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高效处理,以实现实时和准确的角点检测。因此,研究和设计快速高效、高准确性的角点检测算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算法需要进行曲率计算或曲线拟合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reeman边界链码的快速、轻量级角点检测算法,通过对Freeman链码在角点之前和之后的连续多个点进行线段的斜率拟合和夹角的阈值判定,进而识别出角点。从准确性、鲁棒性和计算速度等方面,在NRS工业图像集上与主流角点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少漏检和误检的角点数量,并实现了更快的检测速度,在工业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角点检测特征提取Freeman链码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