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月刊

1002-1698

xsjzzs@163.com

0551-63422973 63411542

230071

合肥市潜山路绿地蓝海国际大厦A-1801

学术界/Journal Academics in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宪法精神和创新理念,指导办刊,努力追求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探究和解决中国人自身发展问题,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权威和尊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古今中西之间:法理学的四种形态

    喻中
    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法学学科体系中,法理学虽然只能代表一个法学二级学科,但是,法理学的学术理论形态却不止一种.着眼于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异,通过辨析古今中西之间各种主导性法理学的逻辑起点,可以找到四种产生了支配地位的法理学.一是古代中国的德性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尚书·尧典》.二是古代西方的智性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旧约全书·创世记》.三是近现代的社会契约论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霍布斯的《利维坦》.四是现当代的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它的逻辑起点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它的最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在古今中西之间分别生成的四种法理学因为历史条件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理论形态.充分理解不同形态的法理学,有助于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全面把握法理学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德性法理学智性法理学社会契约论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学

    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的三维结构:价值、形式与功能

    汪栋
    2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权利价值、规范形式与协作功能构成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的一体三维结构.作为合宪性审查的实体标准,基本权利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列举权利与未列举权利、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的区分.基本权利的类型覆盖合宪性审查标准及其适用的主要情形,未尽之处可以"实体自然法"标准加以概括.宪法文本与程序自然法是合宪性审查的形式标准.宪法基本权利条款是实证法规范,而实体自然法与程序自然法的适用是基本权利实证化的过程.在现代高度复杂社会,既必须以合宪性推定方法维护宪制秩序,又应该以发挥宪法作为协作法的维系"规范性预期"与"社会分化"功能为目的,审慎适用基本权利标准以判断审查对象是否合宪.

    基本权利合宪性审查实证法标准三维结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标准与中国诠释

    朱碧波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前提就是厘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标准.这既是打破西方国家以西式文明标准攻击非西方文明体的理论之需,又是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力的实践之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标准,集中体现为中国式人权理念.人权是现代文明的核心.以人权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标准,既可以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性检验,又可以得到世界文明发展演进的共识性检验.中国式人权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指引,立足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致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权认知,并不是一个封闭自大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强调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推动各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它强调展开中国式人权文明的理论证成,深化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是人权之基的理论研究,推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式人权文明,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标准中国式人权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多维向度探析

    庾荣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并提出要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面对坚守文化根脉、坚持"两个结合",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任务,基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五个向度,即历史向度、现实向度、价值向度、实践向度、世界向度等探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相关问题,其在分别彰显中华文明的自信、自强、自若、自觉与自谦的同时,对于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发展动力、基本价值遵循、如何繁荣发展,以及以何种姿态融入世界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性

    GenAI将重构社会经济运行底层逻辑的理论研究

    易宪容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问世,AI技术真正地走入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并重构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GenAI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重大革命.GenAI以近似"全知"大数据为强化学习与预训练的基础,通过算法秒速加持在语言的意义和语词之间自动化地建立起搭配的关联性,形成机器思维,具有远远超过人类思维的惊人效率.GenAI以大众化的方式让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便利及无成本地获得和交流所需求的知识和信息,这既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也让个体人力资本水平全面提升.GenAI问世对就业市场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性为主导的行业,但不存在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替代效应,而是更有利于就业者职位的切换,及整个人类社会职场的工作时间减少.GenAI问世也是科技企业的一场平台革命.这场革命将形成数字经济的新生态,给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带来多维的价值创造、价值获得、价值交换的机会.这也是GenAI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

    GenAIGenAI本质人力资本增长社会职业结构重构平台生态革命

    媒介技术本体论视角下Sora引发的媒介范式革命

    张爱军郭镇毓
    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也在不断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Sora作为继ChatGPT之后大模型技术在智能生成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正在引发新的媒介范式变革.在媒介技术本体论的视角下,Sora作为感知生成的技术装置,彰显出鲜明的媒介性,其技术原理与媒介属性对以往的媒介范式进行了多维化重塑.在媒介主体层面,Sora以技术主体的身份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视频化的程度,冲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主体认知,影响了多元主体的视频生产实践方向;在媒介逻辑层面,Sora内置的"生成—转换"逻辑改变了对媒介技术原有的客体认知,形成了新的主客体经验系统,推动了人类表征实践的革新;在交往行为层面,Sora拓宽了人机交往的垂直化路径,促进了人机交往的认知转型,为不同交往实践形式之间的转换搭建了桥梁,重塑了社会交往实践的传统模式.而面对Sora引发的媒介范式革命,人类主体应当积极适应媒介技术的发展并调节人与技术间的主体关系,在共生—共存—共在的人机发展阶段中逐步实现自身的主体性递归.

    Sora媒介技术本体论范式变革人机关系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创新和优化配置

    张永刚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发展动能,其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生产要素配置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减轻社会制度约束等诸多方面.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诸多变革因素将持续推动生产要素不断调整现有配置状态,生产要素间的互动及共同作用机制也将更为复杂,这要求从要素配置演变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视角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平衡,积极发挥数字技术对要素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并提高组合效率,完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技术驱动优化配置

    新质生产力的人文关怀

    史少博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时代呼唤的顺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的创新发展.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动力.智能化、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引擎.然而,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控制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质",给予新质生产力以人文关怀:关注科技创新的双面性,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安全基础;关注科技伦理并且完善科技立法,保障新质生产力在正确轨道上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更快发展;加强世界性交往,促进新质生产力长足发展.

    新质生产力人文关怀

    艺术与非同一性真理——阿多诺的否定美学

    孙周兴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辈哲学家,阿多诺对艺术和美学给予最大的关注,可能是除海德格尔之外最重视艺术的20世纪德国哲学家.无论是在他的音乐哲学中还是在他最后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美学理论》中,阿多诺的艺术理论都与他的否定辩证法或者同一性哲学批判工作密切相关.从同一性思维批判、艺术与真理之关系、艺术的双重性(社会性与自主性)以及乌托邦与艺术的救赎功能等几个方面,可以探讨阿多诺的"否定美学"或"真理美学"的基本内容,从而揭示阿多诺艺术哲学的当代性和未来性.

    阿多诺同一性思维艺术真理双重性

    元代金人别集编刊及其序跋的文学史意义

    张勇耀
    11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是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时期.由于文献散佚严重,存世序跋成为考察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文本,为编刊的时间、空间、编刊人及其流播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元代金人别集序跋还有评介金代作家、传承金源文脉、总结文学理论、开启元代文风等功能.序跋对作家人格、学养、文学成就的推扬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对"以诗文为余事"和"以诗为专门之学"文学功用的探讨,对气格论、唐诗旨趣和易代之际将苦难转化为"清和"美学的体认,以及所体现的民族、儒释道、南北文学的多元融合,都对元代文学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元代金人别集序跋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