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刑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刑事技术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刑事技术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刘烁

双月刊

1008-3650

xsjsbjb@yahoo.com.cn

010-66269489;66269519

100038

北京市3817信箱

刑事技术/Journal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刑事科学技术极其相关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国内介绍法庭科学技术的权威性杂志。读者对象主要为基层公、检、法、司部门的技术警察、干部、侦察员,以及解放军、武警、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厂矿企业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公安院校和其他大专院校从事法医学、刑侦、法律工作的师生等。本刊目前涉及的学科有法医损伤学、法医物证学、法医分子遗传学、毒物学、痕迹检验、文学检验、指纹识别、微量物证检验、刑事照相、司法会计等专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视频侦查应用的退化人像GFP深度复原技术

    倪新龙孙鹏郎宇博赵理夫...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视频侦查工作中时常遇到视频人像质量过低难以辨识的情况,而GFP等人像深度复原方法只适用于单张人像的复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将GFP方法扩展至视频侦查应用,便于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首先对监控视频进行视频分帧、人像裁剪对齐、倾斜透视校正等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GFP方法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人像进行深度复原,最后经过逆处理将复原人像整合成高质量人像视频.在大量经过预处理后的模拟退化人像和无参考退化人像测试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FP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FID、PSFR、SSIM、NIQE等客观量化指标上均优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相较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复原复杂应用场景下的低质量退化人像,更适用于视频侦查应用;通过使用YTF视频人像数据集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添加预处理与逆处理过程的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对于低质量视频人像有更加优秀的复原效果.

    视频侦查监控视频人像复原视频分帧倾斜透视校正GFP

    可疑片剂中新型喹酮类物质的鉴定

    王淑云胡晓强朱宇祥高慧...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发现一种可疑新型喹酮类物质,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甲喹酮、依他喹酮和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最后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进行验证,建立对可疑片剂中未知喹酮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对甲喹酮、依他喹酮和疑似喹酮类物质的UPLC-QTOF-MS谱图进行解析后,预测疑似喹酮类物质的结构式可能为 2-甲基-3-(2-甲氧苯基)-4-(3H)-喹唑酮[2-methyl-3-(2-methoxyphenyl)-4(3H)-quinazolinone],NMR 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结构式,建议新喹酮类物质应命名为甲氧喹酮.

    法医毒物学甲氧喹酮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新精神活性物质

    三种β-取代茚三酮的合成及显现汗潜手印的研究

    张岩峰郭先超马荣梁孙振文...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傅克酰基化取代反应合成了三种茚三酮类似物:β-甲氧基茚三酮、β-硝基茚三酮、β-甲基茚三酮,比较并研究相同配方下三种β-取代茚三酮在不同纸张上显现汗潜手印的效果,并分别与茚三酮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结果显示,三种β-取代茚三酮的显现液基本可显示不同纸张上的新鲜指纹,但β-硝基茚三酮对于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较差,且显现液本身为棕褐色,显示出的指纹纹线为黑褐色,故视觉感官上稍劣于其他两者;β-甲氧基茚三酮和β-甲基茚三酮的效果均与茚三酮相当,灵敏度略高于茚三酮,显色后的稳定性高于茚三酮.研究表明,β-位取代基的变化能够改变茚三酮类化合物显现手印的效果,给电子基团的修饰能够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手印显现性能,化合物本身的荧光性能与实际的指纹显现效果并不直接相关.

    手印显现渗透/半渗透客体β-取代茚三酮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全血中5种常见兽用麻醉剂

    董林沛任昕昕李佳宜董梅...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程序升温进样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建立了全血中的5种常见兽用麻醉剂(替来他明、赛拉唑、氯胺酮、甲苯噻嗪、唑拉西泮)检验方法.以NaCl作为盐析剂、乙腈作为萃取剂,采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并使用小型QuEChERS净化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提取液采用程序升温进样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分析,能最大程度去除提取液体系中的乙腈溶剂.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三组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检验,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方法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全血中5种常见兽用麻醉剂检出限为10~20 ng/mL,定量限为20~40 ng/mL.在20~2 000 ng/mL(甲苯噻嗪为40~2 000ng/mL)范围内表现良好(r>0.998),不同浓度的添加样品回收率为71.61%~119.10%,日内精密度(RSD)为0.34%~14.81%,日间精密度(RSD)为4.03%~14.87%.本文建立的方法前处理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可用于实际案件检验.

    兽用麻醉剂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程序升温进样盐析辅助液液萃取QuEChERS技术

    不同取证系统对手机微信聊天记录恢复效果的比较分析

    范皓杰黄益于奎栋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新型涉网犯罪的打击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手机数据的采集是取证的关键环节,而在实战中,手机中存在至关重要线索和证据的微信聊天记录通常会被删除.如何能够快速、高效地恢复犯罪嫌疑人手机中已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是相关案件侦查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四款取证系统的最新版本,分别对当下主流的三十余款型号的华为和苹果手机进行微信数据采集,并在第一次采集完成后,对旧系统版本的实验手机进行系统升级后再次采集数据,以此比对分析不同取证系统恢复华为、苹果手机已删除微信聊天记录的效果.本文能为相关案件侦办中取证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

    电子物证新型涉网犯罪取证系统微信聊天记录数据恢复

    手掌乳突花纹类型和出现频率研究

    刘丽吴运涛秦伟达
    146-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纹是肤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既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又具有终身稳定的个体化差异.本文通过对720份掌纹捺印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男性和女性左右手掌不同区域共22种乳突花纹以及三角、阶梯线等辅助花纹的具体类型和出现频率,归纳了手掌指根区、内侧区、外侧区乳突花纹组合出现的规律,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性别、不同手别手掌乳突花纹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手掌指根区可形成3~7个三角,其三角的数量与指根区出现乳突花纹的类型和数量有关,96.87%的手掌指根区有1~3个乳突花纹出现,其中,环小指间倒箕的总体出现频率最高;9.10%的手掌内侧区出现了乳突花纹,弯口箕的出现频率高于其他乳突花纹,所有的弯口箕和横方箕上方都出现了阶梯线,而只有少数阶梯线上方出现对顶小箕;14.17%的手掌外侧区出现了乳突花纹,外斜箕的总体出现频率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手掌肤纹识别及掌印分析鉴定提供依据.

    法庭科学掌纹乳突花纹出现频率肤纹

    抗污染扩增试剂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应用

    袁文勇伏东科俞卫东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观、准确的法医遗传检验结果是作出准确鉴定意见的基础.随着检验设备、扩增检测试剂检验灵敏度日益增加,防控实验室污染、样品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其中PCR扩增产物对检测结果的污染最难防控.本文测试一款抗污染扩增试剂盒NH-18A,该试剂盒包含16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性别识别基因座(Amel)和一个Y染色体插入缺失基因座(Indel),NH-18A通过STR复合扩增可得到含有尿嘧啶碱基的DNA片段,该类型的DNA片段在50℃时可被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高效水解,每次新一轮PCR扩增前增加一步50℃保温孵育可以彻底消除既往扩增产物对结果的污染威胁.经实验验证,NH-18A具有优异的抗扩增产物污染能力,且替换碱基扩增不改变DNA分型结果,检测灵敏度和DNA产物片段稳定性不降低,后续电泳分析不受影响.利用此试剂盒可以有效消除扩增产物对鉴定结果的污染.

    法医物证学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污染

    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检测研究进展

    胡益滔栾玉静何洪源
    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毒素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于粮食等农作物中,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毒性.在实际案件中,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可以为司法审判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因此检测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样品中常见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总结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沉淀蛋白法等前处理方法,综述了免疫法、荧光法、气质联用技术以及液质联用技术等检测方法,通过对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检测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领域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参考.

    法医毒物学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代谢物研究进展

    四种水溶性毒物中毒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梁如柯白旭辛国斌张高勤...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毒症状、体内代谢过程及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希望为法庭科学水溶性毒物检验鉴定和中毒死亡案件原因调查提供参考.

    法医毒物学亚硝酸盐氰化物氟乙酸钠硼砂水溶性毒物

    笔迹鉴定的量化及统计学应用方法综述

    杨杨韩星周杨求凤秦达...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学方法在笔迹鉴定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采取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对笔迹的特征进行客观量化,并对特征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仅可以为笔迹鉴定结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更可以深入挖掘复杂数据背后的信息.本文梳理了笔迹特征量化和特征数据处理中几种常用统计学方法,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应用以及最新进展,并对笔迹鉴定中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展望.

    笔迹鉴定统计学数据分析特征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