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探索
学术探索

江克

月刊

1006-723X

xstsyn@163.com

0871-8317526

650106

昆明市二环西路397号

学术探索/Journal Academic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背景下主体意义重构的可能进路

    陈亚慧谢震蒋艳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产物,极大地促使了人类力量的增长与人类幸福,但也对人的主体意义产生威胁.主体以主体的存在为现实基础,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深切承认,并以此来影响外部世界,从而引起外部世界的意义变革.主体的内在价值是主体意义的核心和关键着力点.主体自我确定性、个性和情感是主体重要的内在价值,是考量主体意义的重要标准.人工智能的推进正在对主体的内在价值带来解构的风险,从而使主体意义的重构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课题.技术与人文思路的结合是主体意义重构的重要进路,对于维护主体的尊严、增益人类的未来等有着重要的伦理意义.

    主体意义人工智能重构

    中国农村电影:历程、特点、前瞻

    张婷婷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村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既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见证,也是对农民群体生存状态的记录和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农村电影在创作上紧跟国家农村政策的发展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十七年"时期的农村电影、新农村电影发展时期、乡村振兴电影发展时期三个阶段.中国农村电影体现出明显特点:一是以电影艺术形式真实地记录和展现农村发展成果;二是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客观上发挥了文化传承和表达的作用;三是以艺术方式将农村社会问题和农民处境呈现出来,引起社会关注和反思,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改变;四是以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展现乡村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服务乡村全面发展.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电影发展呈现出题材创作更加多元化、与新技术结合并更加注重艺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更深入挖掘农村题材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走出国门并积极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趋势.

    中国农村电影电影

    政党功能扩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政党经营社会"路径分析——基于新平县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振兴的个案研究

    马光选张健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研究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行政下乡""乡贤下乡""资本下乡"的精英引导,部分观点否认政党或者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缺乏先进的市场感知能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应也无力成为产业振兴引领主体;另一方面,强调"政党组织社会"的政治功能或者"政党引领社会"的社会职能较多,对政党经济发展职能所涉甚少.但是,在新平县桃孔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政权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统一原则,基层党组织建构起产业振兴的"政党统合发展"机制,以能够统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理性",建立起统合乡村产业振兴的建构性秩序与自发秩序的"统合秩序",实现了"政党经营社会"的发展目标.由此,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政治整合功能和社会治理职能之外,拓展出与其他政党不同的经济职能,形成对现有政党与社会、政党与经济关系经典理论的挑战,也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理性"的兑现和"发展型政党"属性的赋予.

    基层党组织政党与社会关系产业振兴发展型政党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运营——以滇池南岸美丽乡村为个案

    徐斌陈勇吴维荣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而为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云南"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滇池沿岸晋宁区4 个村落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调研资料,深入分析建设过程中项目规划、项目运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为推动滇池沿岸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营提供改进思路与政策参考.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滇池南岸

    《民法典》中数字货币的类型化解读

    宋之远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向视角下数字货币具有数字化特征和事实货币功能,但不全然是《民法典》中的金钱货币.横向类型化视角下应首先依发行及信用背书主体区分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属法定货币范畴,属《民法典》中的金钱货币;私人数字货币可进一步划分为稳定币和非稳定币,稳定币可划分为链上资产锚定型稳定币和链下资产锚定型稳定币,均不属法律意义上的货币,但属民事主体的财产,除私人发行的链下资产锚定型稳定币例外情况属债权外,其他私人数字货币应划入网络虚拟财产范畴.在法律适用上,应对基于账户和基于价值的数字人民币区分处理,私人数字货币分别适用债权和网络虚拟财产权相关规范.

    数字货币虚拟货币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民法典

    网络暴力中自媒体行为归责之类型化配置

    林威宇
    12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点.然而,当前网络暴力的规制体系均将规制对象聚焦于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不仅忽视了自媒体亦可成为网络暴力独立的加害主体这一事实,而且忽视了对诱发网络暴力生成之行为的规制.凭借庞大的"粉丝"数量和极高的话语权,自媒体得以在每一起公共事件中担当起"重要意见领袖"的角色,并对事件的最终走向起着导向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因而,应考察网络暴力的演化形态以及自媒体行为的"二阶性"特征,并在梳理网络暴力中自媒体行为现实镜像的基础上,将自媒体在网络暴力中的行为类型化为"网络暴力诱发型侵权行为"与"网络暴力实行型侵权行为".最后,从客观要件、结果要件、主观要件和关联要件四个层面分别构建此两类行为之责任要件,一个针对自媒体行为的网络暴力归责体系方可生成.

    网络暴力自媒体类型化诱发型侵权行为实行型侵权行为

    中国教育地理学学科建构的价值、制约及实践进路

    李增华伊继东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和地理学交融地带孕生的知识领域和科学体系.运用元学科和学科经典评判范式分析认为,中国教育地理学学科建构是交叉学科建设发展的有益探索、教地知识自主建构的动力所在、破解教地实践问题的必然选择、坚守深化文化边疆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教育地理学学科建构面临相对薄弱的内在建制、相对单一的外在建制、相对低效的要素协同、相对窄化的视域融合等瓶颈制约.对此,要从"聚焦在地研究取向,促进自主知识生成""聚焦'2 +N'思路,建构学科综合集群""聚焦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知识逻辑架构""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学科知识新兴增长点"等四个方面全力推进中国教育地理学学科建构.

    中国教育地理学学科建构价值要义瓶颈制约实践进路

    "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全过程研究

    余晓慧樊慧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个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紧扣高校思政课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贯穿高校思政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体系,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全过程.运用课程教学理论分析认为,可从"课前教学环节吸纳'四个自信'新思想""课中教学环节融会贯通'四个自信'""课后反思环节践行'四个自信'"等三个方面将"四个自信"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全过程.

    "四个自信"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