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章育良

双月刊

1001-5981

JXTU@xtu.edu.cn

0732-8292143

411105

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湘潭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设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教育研究及湖湘文化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有效性边界——基于环保严重违法失信的证据

    宋哲泉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典型的行政性失信惩戒,具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是缓解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的中国实践.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以政府安排或引导资源配置的能力范围为有效性边界.在有效性边界之外,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限制性措施不能消除与企业具有直接交易关系的市场主体存在的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在限制具备可替代性的资源分配上因企业寻求"不当帮助"被减弱.本文以理论加实证的方法,对环保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商业信用和职工信用等债务性资金的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1)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不具备如"大炮打蚊子"般的无限有效性;(2)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有着"纱窗挡蚊子"的有效性边界,保护国家资源不受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染指;(3)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有效性边界之外发生着"不当帮助"问题,表现为企业严重违法失信后商业信用和职工信用增加.本文关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存在有效性边界的结论,可为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借鉴;强调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国家资源的联合保护性,可为学术界科学完整认识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提供参考.

    失信联合惩戒有效性边界商业信用职工信用不当帮助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研学旅行的逻辑理路与铸魂育人机制

    王兆峰陈勤昌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推进长征沿线红色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价值功能,是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建好用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关键路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红色研学旅行发展密切关联,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逻辑、文化惠民和旅游为民的历史逻辑、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实践逻辑.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现状与铸魂育人之需尚存差距,如实践育人动力不强、课程体系建设薄弱、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质量评估不足、安全出游存有隐患、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未来,亟须从育人理念、师资建设、课程体系、质量评估、旅游安全和要素支撑等方面着力,系统构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研学旅行铸魂育人长效推进机制,以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研学旅行逻辑理路现实困境铸魂育人机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红色文化场馆具身体验对青年德育的影响机理研究

    管婧婧周荣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群体的德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传播红色基因的独特载体,红色文化场馆参观被视为一种体验式德育.基于具身理论,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和自我民族志两种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红色文化场馆参观影响青年德育的内在机理.红色文化场馆的具身体验能够促使青年参观者从多维度的场景刺激中接收红色基因,并通过认知和情绪的一系列心理过程继承红色基因,进而通过同化/顺应机制内化为德育结果.另外在从惯习世界进入具身场景又回到惯习世界的过程中,参观者原有的惯习身体会影响场景感知,场景中生成的新德育知识图式会在惯习世界里外化并延续.

    具身德育具身理论红色文化场馆红色旅游

    中国红色旅游的政策演进与内容评估:2004-2022

    韩元军周雪瑞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2022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182个红色旅游政策文件进行结构统计分析,通过构建政策目标价值-政策工具-政策功能三维分析模型,全面评估我国红色旅游政策的演进历程与内容体系.研究发现:红色旅游政策演进过程中具有一核心三阶段的政策价值目标,长期目标为"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红色教育",三个阶段的目标从体系构建向融合发展演进,进而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推动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政策总体上呈现前期稳步攀升,后期迅猛发展的趋势,政策发文部门多元化,政策制定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性;红色旅游政策工具呈现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工具相对丰富、需求型工具不足的特点,红色旅游政策的目标价值、政策工具、政策功能长期特征具有统一性,阶段特征各有侧重..

    红色旅游政策工具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

    网络思政、虚拟思政、数字思政、数据思政、智能思政与智慧思政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颜佳华李睿昊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思政、虚拟思政、数字思政、数据思政、智能思政与智慧思政是新形势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和把握这组概念的具体涵义,辨析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生产,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本释义、内涵和外延三个维度厘清这组概念的基本涵义,从"术""学""道"出发分析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析了这组概念在侧重点、实践依据以及具体内容之间的差异.

    网络思政虚拟思政数字思政数据思政智能思政智慧思政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

    李成解超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现代化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定.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意义也具有文明价值.从文明价值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符合并诠释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当前人类文明发展变革的现实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价值主要表现为:增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理念、引领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变革、破解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价值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曹开华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实践、价值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互契、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的内在发展逻辑,表现为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生成逻辑,贯穿"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一个精神动力"的理论逻辑,立足"四大社会变革"、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实践逻辑,执着"四大价值追求"、谨记"三个不能忘记"的价值逻辑,面向"三大历史任务"、把握"三个变与不变"的时代逻辑,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成与发展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逻辑理路.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逻辑文化自信自我革命

    萧红《生死场》"文本断裂"问题再评价

    晏杰雄曾楚乔
    125-129,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初,有学者认为《生死场》后八章转向抗日主题,与前九章生民生老病死的主题存在断裂,一度引发学界争议.本文认为,《生死场》实际并未出现文本断裂.后八章并非割裂地讲述抗日故事,而是着意深入表现生民对战争作为新的常态化生活的适应;且在人物塑造上均注重营造宿命感,人物的命运轨迹前后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全篇看,《生死场》统一于表现北方人民深受压迫后艰难觉醒、理性精神逐渐萌芽的主题,前后部分均处于有机联系之中.

    《生死场》文本断裂生命状态有限觉醒理性精神

    论汉画像艺术"深沉雄大"美的内在意蕴

    王莎马驰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画像艺术"深沉雄大"之美中富含深刻的内在意蕴.汉画像艺术的构图逻辑和丰富元素,展现出宏大豁达的胸怀,体现了汉代的"大一统"思想与包揽一切的宇宙观.其活力四射的形象、张力十足的画面、自由流动的线条体现出了"事死如生"的生死观,凸显出汉人对于生命延续的渴望.其包容自信的艺术姿态,高度肯定人的存在价值,展露出鲜明的主体意识.

    汉画像深沉雄大一统性生死观主体意识

    梯级推理与"包括"前后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钟玲萍文卫平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括"前后项之间具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即前项包括后项、后项包括前项、前后项无直接关系但属同一集合.由于"包括"作为典型的预设触发语与推理直接相关,且当其同时激活存在预设与梯级预设时才有三者共存的可能.通过对三种逻辑语义关系具体推理机制的描写与对比,发现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互不相容的,而是建立在统一的逻辑基础之上,具有相同的语义内核,且在从可能性角度进行的梯级推理上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一致性,即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都遵循从小到大的推理方向.其不同意义的产生是由梯级推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某些因素造成,其中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具体逻辑关系的隐现、不同参照点的选取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不同推理路径.

    "包括"逻辑语义关系梯级推理推理机制参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