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

陈收

月刊

1001-4098

xitonggongcheng@163.com

0731-84211215

410003

长沙市浏河村巷37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内

系统工程/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与支持下,创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前沿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背景下资源交互能力对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郭韬曹路苹李盼盼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资源交互能力对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影响机制,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和合作创新理论构建了资源交互能力对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选取典型企业进行了仿真模拟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交互能力是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前因;资源交互能力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关系,相互促进,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需求识别能力、消费数据获取能力、需求匹配能力、信息共享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创新资源获取能力等六类资源交互能力均通过促进多主体价值共创对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但具体影响路径存在差异;随着各资源交互能力的变化,平台型企业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随之改变,且变化幅度相异,其中,需求识别能力、创新资源获取能力对平台型企业价值主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证实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多主体通过资源交互实现协同互动的价值共创过程,资源交互能力在其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据此为平台型企业有效提升资源交互能力进而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资源交互能力价值共创商业模式创新

    资源波动下突发公共应急救援鲁棒性调度优化

    乔聪聪郑维博何正文张颖...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随机可更新医疗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添加资源缓冲来抵抗资源波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计划的干扰,并最小化应急救援过程总成本,是当前应急管理的重要问题.首先界定研究问题,构建了包含两组决策变量的资源波动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鲁棒性调度优化模型;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并与多重迭代和随机生成算法进行对比测试;最后通过大规模算例测试验证,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救援项目总成本的影响.结论表明:添加资源缓冲后的救援总成本更低,并且救援总成本随项目截止日期、资源可用量波动幅度、单位延迟成本及单位缓冲成本的变化而呈现规律变化.该研究能够为现实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源调度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项目调度优化模型禁忌搜索算法资源缓冲

    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陈怀超马靖张晶
    2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探究了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和对产学研合作紧密度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影响省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以及产学研合作紧密度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三大主体创新资源中的人才错配和资金错配均对省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紧密度明显降低了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三大主体人才错配和高校资金错配对省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三大主体人才错配和资金错配均对省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在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影响省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单门槛效应.

    产学研创新资源错配省域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紧密度

    消费者感知视角下共享企业与市场合作方共建策略

    李新建李小玲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企业与市场合作方如何形成良好的共建机制是各方都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构建了共享企业、市场合作方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并对演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营收入是影响共享企业与市场合作方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且合适的收入分成比例有利于双方采取积极的合作共建策略;消费者感知带来的潜在收益在共享企业与市场合作方共建策略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潜在收益差越大,共享企业低价运营和市场合作方积极参与的概率越大.因此,在共享企业与市场合作方共建过程中,既要注重当前的利益分配机制,也要关注和培育消费者感知带来的潜在收益,进而推动共享企业的长期发展.

    共享企业市场合作方消费者感知合作共建策略演化博弈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各方在信息协同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李琼王磊
    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过程中的信息协同决定了联动中各环节的运作效率,是保障两业联动稳定高效运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各方在信息协同过程中的竞合关系及各节点企业在自身产业内和产业间进行信息协同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数值仿真考察了各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关键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产业间还是在自身所在产业内,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各方是否选择"信息协同"策略,既取决于信息协同成本、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等企业自身能力因素,也取决于协同信息数量、信息质量和信息强度等因素.基于此,本文从提升企业自身的信息协同能力和构建良好的信息协同环境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高两业联动信息协同效率,实现信息共享的信任与安全,进而提高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效率.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信息协同演化博弈仿真

    网络外部性下竞合供应链生产策略的演化博弈

    郑月龙蔡琴白春光王琳...
    6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合同制造商(CM)组成的竞合供应链,CM作为OEM上游生产的合作者和下游产品的市场竞争者,按照OEM提供的兼容性规范文件(CDD)进行生产.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揭示网络外部性下OEM和CM在等到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消失才进行生产的P策略和承受较大市场不确定性的A策略之间的决策、演化及其影响.研究表明:无论CM是否采纳CDD,当OEM和CM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较小时,双方总是选择相反的生产策略;当市场不确定性适中或双方市场不确定性差异较大时选择相反的生产策略需依据具体情形而定,仅仅当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时,OEM和CM才选择相同的P策略.此外,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 OEM和CM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网络外部性、市场规模、市场不确定性及双方产品替代性和互补性的变化均会影响OEM和CM的策略选择.

    竞合供应链网络外部性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生产策略演化博弈

    考虑质量风险和捆绑效应的直播带货收入分成

    唐润刘文敏彭洋洋王铮阳...
    8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播带货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商品质量把关不严、头部主播流量垄断等对行业产生危害的问题.因此,如何考虑质量风险和主播捆绑效应,对直播供应链进行主体决策和收益分成,是一个重要的运营管理研究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头部主播直播带货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品牌商、MCN以及头部主播的双因素直播带货决策模型,通过博弈理论和收益管理理论,研究了直播带货供应链最优分成比例及收益.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进一步探究了质量风险因素和捆绑效应影响下各主体的最优决策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双因素的直播带货模型,可以提高主播的努力程度和直播带货供应链的收益水平;(2)捆绑效应有利于协调品牌方、头部主播和MCN的收益分成比例,打破头部主播垄断的现状,降低MCN被头部主播"绑架"的风险;(3)双因素模型下的质量风险分担机制有利于品牌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风险行为.该研究可以促进直播带货行业的良性竞争,有利于直播带货供应链的长远发展.

    直播带货捆绑效应质量风险收益分成

    消费者个人内在偏好影响下的绿色产品最优定价决策

    谢洁官振中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产品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但往往价格较高,此外,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对产品价格和绿色度具有个人内在偏好,绿色产品吸引潜在的绿色敏感型消费者的同时,也可能因为高价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推向竞争者,合适的定价决策对绿色制造商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在绿色制造商与常规制造商竞争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显著性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并建立模型,研究两类产品不同质量差异下绿色制造商面临理性消费者、绿色敏感型消费者及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时的最优定价、需求和利润,最后运用对比分析法给出了两制造商的最优市场选择.研究表明:绿色制造商与常规制造商在不同市场下的利润关系受绿色产品质量、消费者个人内在偏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且在某些情形下,绿色制造商及常规制造商可以实现共赢;绿色产品质量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其价格的增加,当消费者环保意识较高且绿色产品质量略低于常规产品时,较高的质量反而促使绿色制造商制定较低的价格;市场环境影响绿色制造商的定价决策,与理性市场相比,绿色产品在价格敏感型市场下定价更低,在绿色敏感型市场下定价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绿色制造商的定价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显著性消费者环保意识定价策略绿色产品消费者个人内在偏好

    我国跨境债券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及流动性风险度量

    葛福婷张卫国龚学欧阳璇...
    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发行多币种债券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双向开放进程下重要的融资渠道,也面临防范化解跨境金融风险的突出问题.一级市场的汇率风险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最为普遍,汇率风险极大影响了跨境债券发行,跨境债券交易的流动性风险测度也亟待解决.本文使用2008年1月以来我国跨境债券市场融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了主要跨境债券发行规模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人民币即期汇率、汇率预期、股票价格、全球风险厌恶程度及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的跨境债券发行规模的多元回归模型;同时,提出了债券交易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发行规模受人民币即期汇率、股票价格的正向显著影响和人民币汇率预期、全球风险厌恶程度及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显著影响;债券交易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价格波动、交易量,而且投资级、全部、高收益不同等级的中资美元债流动性风险由高到低,但当市场处于剧烈动荡时期,高收益中资美元债流动性风险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等级债券.最后,提出了防范化解跨境债券市场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跨境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的高频风险动态传染效应

    罗嘉雯王升泉
    11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具有双独立无限隐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结构的多元异质自回归(DIHM-MHAR)模型,对我国金融市场高频风险的相关性及其结构变动特征进行研究.本文进一步运用Diebold和Yilmaz提出的预测方差分解法,并结合估计的已实现波动率指标分析我国金融市场间高频风险的动态传导机制.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股指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2013年9月6日至2023年7月21日的5分钟高频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估计的高频波动率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市场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高频风险的良好代理;(2)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高频风险显著受到其他市场的影响,而国债期货市场的高频风险不受其他市场的影响;(3)影响各金融市场高频风险的变量系数和方差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且方差表现出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4)整体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高频风险溢出程度较大;(5)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高频风险的净供给方,而国债期货市场是净需求方;(6)股票市场主要对股指期货市场和国债期货市场供给高频风险,国债期货市场主要对股指期货市场供给高频风险.研究对指导金融监管和金融资产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金融市场高频风险无限隐马尔可夫状态结构DIHM-MHAR模型预测方差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