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建华

双月刊

1672-7835

xuebao@hnust.edu.cn

0732-8290354

411201

湖南湘潭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 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探索研究和学术交流,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开拓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价值链地位与经济韧性——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王子睿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经济韧性水平基础上,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变动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可以增强经济韧性,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地区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经济韧性增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通过提高竞争优势而提升经济韧性的"促进竞争效应"是有效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研发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可以增强全球价值链地位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罗伯津斯基效应"是有效的.门槛效应检验表明,对外开放度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对外部过度依赖反倒不利于增强经济韧性.

    全球价值链经济韧性干中学效应促进竞争效应罗伯津斯基效应反噬效应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体系构型

    徐明张文博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已然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城乡融合视角,发现城乡社会价值正转向资源互通、功能互补、权益平等、共同富裕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因而,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构建以工业反哺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以要素集聚提升城乡空间品质、以精准供给实现服务普惠共享、以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的融合发展体系,将有助于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但就实践而言,城乡融合发展仍存在思想认知有待提升、空间布局有待均衡、服务体系有待优化、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实践梗阻.由此提出以深化思想认知正确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以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以促进高质高效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服务体系、以增强体制韧性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活力的多元化实现路径,以期真正破解城乡融发展的实践梗阻,促进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型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困境与整体性重构

    彭青赵恒春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然而,城乡差序格局、制度缺陷及部门条块分割等情形引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碎片化状态,表现为公共资源未能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政策机制缺位等.这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削弱了社会凝聚力,妨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整体性重构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供给、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监管、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等都是操作性较强的举措.

    农村公共服务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文化场域建构

    艾楚君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和理论意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文化场域建构回应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实要求,担负着涵育人民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精神境界的重要使命.需要在把握场域目标、场域引擎、场域惯习、场域"资本"、场域向量等维度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世界文化场域

    "两个大局"与新时代理论创新

    张鉴洲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国内形势演变作出的重要研判,构成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历史基点.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理论创新将"两个大局"作为重要战略思维贯穿始终,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确保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洞察历史大势的基础上应对"两个大局"相互作用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为破解重大时代课题提供科学指引,为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

    "两个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创新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促进机制研究

    姚锋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中华文化",并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部署.文化自信的心态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息息相关,更是完善文化体制机制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当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在整体制度建设落后于时代、市场化产业化的促进机制欠缺以及具体落实措施不健全不完善等难题,我国可采取一系列长远规划和调整举措,从文化产业促进机制、文化国际贸易促进机制、媒体合作促进机制、民众互通交流促进机制和中外文化互动互鉴促进机制五个方向,建构全面化、系统化和深度化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促进机制.

    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机制体系

    重读贡布里希:被忽视的图像叙事思想

    杨向荣陈琴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贡布里希对图像叙事阐释的思考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他沿着瓦尔堡和潘诺夫斯基的足迹,提出一整套阐释图像叙事的研究范式.贡布里希认为图像的意义可以被解读,提出图像叙事中的"图式—矫正"原则.贡布里希拆解"时间之点"概念,从象征和再现相交织的维度研究视觉艺术,并从图像叙事变迁的角度重审和重构了艺术史.贡布里希以图像叙事为线索解读艺术史,努力挖掘图像的叙事潜力和话语隐喻空间,为重构艺术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贡布里希的图像解读策略无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参照系,为解读图像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坐标,拓展了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论.

    贡布里希重读图像学图像叙事

    隐忧、策略与螺旋式演进:语境崩溃情境下聊天截图的传播实践

    袁星洁季凯华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Web2.0时代,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然成为用户分享生活的"基础设施",分享聊天截图成为数字生活的一个部分.通过引入技术可供性的分析框架,以聊天截图为研究对象,发现聊天截图背后技术的内容可供性、传播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加剧了信息不可控的困境,使用户的隐私、表达自由等受到损害.用户在语境崩溃情境下与这些可供性作斗争并进行策略性调整,引导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期望于新的社交规范、平台规则、法律规制的建立以重获控制感.

    可供性语境崩溃聊天截图传播实践

    具身阅读:数字时代乡村阅读发展新路径

    向志强吴彦孜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具身阅读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更为乡村阅读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在系统梳理阅读与具身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江苏省、重庆市与天津市的6县6区共15个乡镇的数字时代乡村阅读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探讨了当前乡村阅读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阅读状况,并基于SWOT-PEST分析了当前乡村具身阅读推进的基础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具身阅读的推进策略:充分利用乡村具身阅读现有优势,夯实乡村具身阅读基础;抓住乡村具身阅读发展机遇,落实乡村具身阅读建设;突破乡村具身阅读发展短板,提升乡村具身阅读水平.

    乡村振兴乡村阅读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具身阅读

    数智时代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

    晏小敏黄谷香
    15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影响力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和精度发生深刻变化,期刊个性化与碎片化的特征已露端倪,催生学术期刊发展新业态.在用户需求驱动下,期刊出版机构可以通过动态挖掘用户行为数据,面向不同偏好的学术期刊用户群体,精确提炼用户需求和关注的焦点、热点,从而提供高度匹配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实现由"用户找内容"向"内容找用户"的转变.数智时代,在期刊出版机构难以把握用户偏好、缺乏个性化推送、以及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动力不足而流于形式等现状下,学术期刊机构应树立"用户思维",以用户需求驱动、平台个性化推送以及传播路径层面来设计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框架体系,构建数智时代学术期刊传播生态视图,探究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以期实现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数智时代学术期刊传播力建设影响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