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理教学优质高效课堂的探究

    张功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呢?

    高效课堂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自主学生

    小议政治课教学情境的设计

    陈勇胜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有这么一句话:商品,赢得市场的就是:好商品。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教学中,即是:课堂,赢得一学生的就是好课堂!那么,我们如何赢得学生呢?

    教学情境政治课设计市场经济商品课堂学生

    数学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罗大坤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提高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王兰英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强调,思维加工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志,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根本途径和保证。当今我们已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思想品德课学科教学论创新型人才诱思探究学习过程思维加工

    浅谈数学问题中的直觉思维培养

    孙蓉蓉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数学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本文从直觉思维和灵感的关系、直觉思维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这两方面阐述数学直觉思维,并讨论如何培养数学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灵感解题教学

    素质教育下的生物教学之管见

    刘金花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教学素质

    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樊晓霞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课改互助性学习新课程改革责任分工学习方式学生

    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李丽杰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课改,大家都很迷茫,但无论怎么上课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那么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空间作用?这正是我们施教者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英语教学“活”课堂教学教育教学施教者课改迷茫上课

    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陶锦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浩浩荡荡,摧枯纳朽势不可挡。它所带来的整个人类的学习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将会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全民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工具。

    信息技术物理课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个性化教育21世纪

    细节决定成败——浅谈规范化学教学过程的必要性

    钱广明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化学不难学,但是一到考试经常因一些小问题而失分,很难得高分,十分遗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平时学习不注重规范、不注意细节所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从教师的层面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过程学生考试高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