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花海芳
    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是在新生入学后即向学生说明体育选项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组织形式等,教师再通过测试,帮助和指导学生选项。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学习,力求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能较为系统地掌握一到两项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最大的一个亮点,

    体育选项教学存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兴趣体育课程改革选项教学新生入学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刘平
    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代教育就提倡“乐学”原则,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而且心理学实验也证实: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对学习就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探求知识。学习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触发点,

    数学学习兴趣高中学生培养策略心理状态心理学实验非智力因素“乐学”古代教育

    情境创设教学法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朱星梅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美育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程标样垮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笔者认为,情境创设教学法运用在散文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散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法高中语文教学应用审美教育功能学生情感语文课程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

    周庆雷
    10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自我反恩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自我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自我反思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辩证概念精神发展对立统一学习活动思维活动

    怎样使45分钟科学课堂更有效

    詹素华
    10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们必须思考每一节课(45分钟)的有效性,不断摸索和积累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笔者仅在此谈谈在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科学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机遇和挑战教学策略教学实践有效性新课程教师

    指导一年级儿童进行课外阅读的尝试

    章专伟
    10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指出:“如果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课外阅读一年级儿童科普读物教育家前苏联教科书知识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邹建仁
    10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概念是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不仅包括一般的科学事实和概念,还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科学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是发展其科学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科学概念教学对于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初中客观事物科学事实基本单位科学思维科学能力

    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叶剑鹏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探究和掌握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实际学生《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背景生活实践数学活动学习

    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

    林利萍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积极参与有效参与

    语文课堂提问形式化之思考

    金海燕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提问形式化”是指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为主线,一问到底。造成提问中的形式化,致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在无形中“流失”,能力得不到提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提问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偏离语文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缺乏启发性和层次性等几个方面就语文课堂提问之形式化谈点粗浅的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形式化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