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

    郝新海
    7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美育小学语文教材审美内容教育素材语文教师美的规律审美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

    华冬冬
    7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心理教育

    物理信息题解题方法浅谈

    李瑞红
    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题逐渐成为中考的一类热门题目,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特点有:(1)真实性、实用性强;(2)条件相对隐秘;(3)迁移性强。现结合2011河南中招物理试题中的几例与各位同仁共勉。

    物理信息题解题方法中考命题新课程改革物理试题迁移性中招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孙阿龙
    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多初三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觉得很简单、易学,但不久就发出化学“太难学”的感叹。难就难在:化学知识繁多、零散——难记忆;化学知识陌生、抽象——难理解;化学用语如同第二外语——难掌握。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在教学中若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突破化学用语这一拦路虎,将对其形成化学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产生巨大的作用。

    科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能力培养初三学生化学知识化学用语第二外语厌学情绪

    生物课堂教学结课艺术漫谈

    孙海锋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言道,要“善始善终”。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也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仅就生物课堂教学的结课谈点拙见。

    生物课堂教学结课艺术画龙点睛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效果开头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徐萍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音乐鉴赏教育的理解,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

    高中音乐教育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曾焰生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学习积极性又是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并在情感状态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习兴趣才是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能保持和发展。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就是想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学习数学认知过程客观世界学习活动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姚书权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一些看法。

    创新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初中学生创新性思维教育素材数学教师创新力

    让小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价值

    唐柏伟
    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有价值的。傲学课程标准冷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遗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要求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模型创造价值小学生感悟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数学教育

    让学生的个性在习作中张扬

    吴娟娟
    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日记为纽带,培养观察习惯与积累习作素材有机结合,是张扬个性的前提;让作文回到课堂中,从生活中来,到课文中去,是培养学生个性的主渠道。

    个性张扬日记观察素材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