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纤维复合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纤维复合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陈辉

季刊

1003-6423

hrbfrp@yahoo.com.cn

0451-55651476

150036

哈尔滨香坊红旗大街100号

纤维复合材料/Journal Fiber Composites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玻璃钢与复合材料行业,同时兼顾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等热固性树脂领域及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助剂与填料等上游原辅材料;较早关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交流本行业中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工艺研究、设计、测试与分析、成型设备、助剂与填料、生产与发展等。同时,报导国内外的科研进展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积极促进我国玻璃钢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超声和太赫兹检测对比分析

    傅天航王文贵杨柳刘松平...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无损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蜂窝结构中脱粘缺陷的可检性和检测精度,本文针对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进行了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试验和结果分析.主要采用穿透超声检测技术、穿透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反射太赫兹检测技术和反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对设计、制备的含有不同尺寸、不同分布位置的预制脱粘缺陷的检测对比试样进行了检测试验,对预制脱粘缺陷的可检性和检出缺陷尺寸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穿透超声检测技术、反射太赫兹检测技术和反射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出复合材料蜂窝结构中的脱粘缺陷,并且太赫兹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穿透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无法有效检出复合材料蜂窝结构中的脱粘缺陷.

    复合材料蜂窝结构超声太赫兹脱粘缺陷

    基于五轴高速铣削数控机床的航空用芳纶纸蜂窝加工工艺及试验研究

    申翔宇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纶纸蜂窝是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减重复合材料,由韧性较大的芳纶纤维和含量较高的脆性树脂固化而成,固化成型后较难加工.为了满足某型号加工精度要求,根据该材料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结合需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用五轴高速铣削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工艺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刀具前倾角对其表面质量及形面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参数对该型号芳纶纸蜂窝表面质量及形面精度差异较大.该型号蜂窝零件加工切削角速度最优参数为12000 rpm,参数可选区间为11000 rpm~13000 rpm之间;加工进给速度最优参数为1000 mm/min,为保证加工质量,参数可选区间为 1000 mm/min~1200 mm/min之间;前倾角可选参数区间为10~30 之间.

    蜂窝芯材高速铣削数控加工工艺参数

    直升机复合材料吸声结构制造技术及性能研究

    佟淑慧王振林云庆文赵学莹...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直升机复合材料吸声以单自由度降噪蜂窝夹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吸声理论研究,根据直升机舱内噪声特点对微穿孔板孔径、穿孔率等进行结构参数设计.通过微穿孔板制孔技术、热破胶膜制孔技术、胶接技术等制造技术研究,完成复合材料吸声结构试验件制造,验证了微穿孔板和蜂窝热破胶膜制孔效果良好,且破孔率均为100%;采用两种方案进行试验件胶接,胶接后通孔率98%以上,满足预期要求;采用胶接方案 1 平面拉伸强度更高,更适用于直升机复合材料吸声结构件制造.在入射频率1600-3600 Hz频率段内,该结构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在0.5 以上,说明对直升机主减/发动机舱声场吸声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对未来直升机减振降噪用复合材料构件研制提供有益参考.

    直升机舱内噪声降噪蜂窝夹层结构微穿孔板

    某型无人机全复材机翼的胶接合拢工艺研究

    王高强张晓木陈刚夏杨...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复材机翼在无人机上的广泛应用,对机翼制造工艺的系统研究也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高亚音速无人机全复材机翼为基础,通过生产测试,并从施工环境、工装夹具、界面状态、材料选型、固化工艺、胶层厚度等多个工艺维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胶接合拢工艺的优化,机翼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顺利通过了3g载荷静力试验,还完成了6g载荷飞行验证,该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复材机翼等制件的胶接合拢提供了工艺指南.

    无人机全复材机翼胶接合拢工艺优化静力试验

    薄壁复合材料耐压筒在水下潜器中的应用研究

    高维瑾郭宇琦纪丹阳陈健...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国家海洋战略规划,为解决水下无人潜航器对轻量化、高强度、高稳定性耐压结构关键部件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优化选材,研制不同长度的薄壁复合材料满足深海耐压需求.采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薄壁耐压筒进行结构设计及强度、稳定性计算.并通过深海压力模拟测试装置对 1000 mm和500 mm耐压筒开展静水压力试验,验证其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表明,各向应力均有 1.6 倍以上安全系数可满足强度要求;在补强后1000 mm和500 mm复合材料耐压筒在外压作用下屈曲系数分别为 1.95 和 2.0,大于1.8 要求值,可满足刚度使用需求.随后在深海压力模拟测试装置对耐压筒进行 2 MPa外压测试下,1000 mm和500 mm耐压筒均具有耐压生存能力.本文研制的不同长度的薄壁复合材料满足技术要求,为无人潜水器重要组成部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薄壁耐压筒水下潜器外压测试有限元分析

    复合材料进气道一体化成型工艺研究

    张晓木王高强唐勇陈克...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型无人机进气道为实例,对其一体化低成本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现有不同进气道模具方案的优缺点确定采用低熔点合金芯模方案;设计制造了两种芯模铸造模具完成满足要求的进气道芯模生产;分别采用湿法+烘箱、预浸料+热压罐两种成型工艺制作了进气道样品,经验证均满足使用要求.采用本文的成型工艺制造的进气道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批量化生产要求.该种生产工艺也可用于其他类似结构复合材料制件的生产制造.

    低熔点合金进气道一体化成型

    整体化"E"形复合材料框成型工艺设计

    孟庆杰张旺顾雪琳张仁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航空先进复合材料应用愈发广泛,复合材料零件的形式逐渐增多,应用也愈发广泛,框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作机身隔框或其他骨架零件,其直接影响着飞机的外形准确度和结构承载能力,"E"形复合材料框的巧妙设计和尝试提高了复合材料框的整体化水平,避免了金属框类零件难加工、疲劳性差等缺点,分析此"E"形复合材料框零件的结构特点,基于真空袋-热压罐成型方法,阐述了该类零件成型的工艺难点和关键控制点,巧妙设计成型工装方案,严格控制工艺操作流程,制造出内部质量好、外形尺寸精准、外观良好的复合材料"E"形框零件.

    复合材料E形真空袋-热压罐成型

    壁板类复合材料零件成型质量缺陷工艺改进

    程宇赵莉莉马秘辉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解决航空产品中常见的壁板类复合材料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为出发点,研究了多种工艺方法手段,优化了包括0°纤维制备及填充方法、工装结构、热隔膜预成型工艺、胶膜及预浸料的固化工艺等技术.通过对工艺方法的一系列改进,验证原材料树脂的流动度,改善了零件内部分层、空隙和脱粘等一系列壁板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问题及零件表面质量.最终,达到了提高复合材料壁板制造质量,符合检测要求,满足装配使用需求的目的.

    工型长桁热隔膜树脂流动度预浸料

    大比例芯-板比的混合夹芯复合材料阴模成型工艺的研究

    顾雪琳马秘辉孟庆杰王昭军...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大比例芯-板比的混合夹芯复合材料阴模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解决该产品R角内部缺陷、泡沫芯材塌陷的产品质量问题,将该产品的R角结构进行了切割打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了阴R角中典型的缺陷结构.开展了预浸料对比试验、R角辅助压实工装对比试验、蜂窝稳定化试验来分析缺陷产生的原理,探索消除R角内部缺陷的方法.此外,还研究了泡沫芯材在常用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下的压缩变形情况,探索出了对泡沫进行密封保存以及增加保护盖板厚度的方法来解决其塌陷变形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形成了大比例芯-板比的混合夹芯复合材料阴模成型的优化工艺方法,解决了该产品R角内部缺陷和泡沫塌陷的问题.

    夹芯复合材料混合芯材大比例芯-板比阴模成型

    复合材料C型梁成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韩舒钱盈于婷黄彬瑶...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合材料C型梁在采用自动铺带加热隔膜预成型制造时出现的褶皱问题,研究了自动铺带错拼缝间距、平板料层预压实、热隔膜次数及结构特征等因素对梁成型质量的影响,采用L/D的方法对零件质量进行表征,分析了不同因素下的梁缘条、腹板、R角等区域的褶皱情况,为梁产品研发时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方案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自动铺带错拼缝间距对零件褶皱无影响,铺带后不进行预压实更有利于热隔膜预成型,降低缘条高度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热隔膜预成型褶皱,分次热隔膜也能改善零件褶皱,但缘条高度较高时,分次热隔膜改善零件褶皱的效果不明显.

    C型梁热隔膜结构特征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