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

沈志强

月刊

1672-3406

025-84702171

210092

南京管家桥65号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为传媒相关人士提供新颖、实用、有价值的新观念、机关报思维、新经验、新技巧,促进传媒在新的背景、新的框架下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冲突与融合

    陈龙
    1页

    平台热搜的"注意力配置":集体风险认知与媒介化治理

    李彪曹时雨张瀚文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社会之中,平台媒介不仅是风险的发源地与建构者,更是风险集体沟通的场域,因而是实现风险媒介化治理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媒介与现实风险的关系切入,梳理出通过媒介治理风险的三种模式,提出了热搜作为注意力配置装置的治理本质,并指出了热搜注意力机制配置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热搜的内外部矫正路径,从内部重建以风险的公共价值为导向的透明热度机制,从外部强调政府对风险事实的回应、风险图景的补充与风险关系的管理.

    风险社会媒介化治理平台热搜风险沟通集体风险认知

    情绪传播:风险治理视域下的认知流变与征用策略

    郭小安卢松岩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风险治理领域,学术界对情绪的态度,从原本需要被管制、被引导的对象和"非理性"产物,逐渐转变为可以被征用的治理资源.这种认知流变既拓宽了风险治理、情绪传播、情绪治理等相关理论的解释空间,又丰富和优化了风险治理的"工具箱".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庸俗化、片面化、不合时宜的征用模式,避免引发"弄巧成拙"的后果,同时还应避免因过度征用带来的"空心化"陷阱.应正视风险治理中社会情绪功能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深入研究社会情绪传播的规律,超越"理性人假设"以及情感与理性二元对立格局,构建情感融入式的舆论引导新模式,这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风险治理情绪传播情绪治理与征用情绪引导

    风险可见性:公众认知不确定性的媒介化治理研究

    李春雷叶怡青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液态社会,世界的流动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然而,尽管有关不确定性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缺乏考察事件后长时段内公众认知不确定性的发展与风险衍化,更缺乏把"风险可见性"的视阈纳入到风险文化的研究当中.本文以实地田野调研的方法,深入距今已过10余年的风险事件的事发地进行回顾式调研.研究发现,事件虽已过10余年,当地公众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不确定性却在逐步增加,并在社会系统中逐步衍化成认知上的系列风险,而认知风险恰恰又是风险不可见性的重要范畴,形成了风险的系统性存在.与此同时,媒介系统以其自身的逻辑嵌入到社会治理系统当中,在给风险治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契机.媒介化治理因其动态性、过程性和长期性的治理逻辑为"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风险可见性认知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媒介化治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媒体实践:理论基础、历史沿革与话语建设

    朱清河时潇锐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传播事业与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相辅相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为人民民主事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新时代,作为一种民主技术,新闻媒体应树立责任意识,充分发扬"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和"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化民主话语建设,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媒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

    重大主题报道主流舆论空间的塑造进路——新闻媒体的颠覆性创新与渐进式模仿

    汪惠怡蔡雯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进行理论宣传、舆论引导的重要契机.对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创新具有探索性,在守本创新的底层逻辑基础上,以"共创"的理念指导新闻资源的配置.重大主题报道的可持续性表现为新闻创新的局部常态化,新闻生态系统的整体流动性,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地特色文化的深挖.主流媒体引领多元新闻行动者共同塑造主流舆论空间的实践路径,包括引领媒体行业的转型发展、引领主流舆论议题与方向、引领社会文化思潮.主流媒体需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社会焦点问题的报道力度以回应新闻用户的需要,从多媒体传播矩阵向全媒体传播体系发展,以促进重大主题报道的生产传播深度融合.

    新闻创新主流舆论新闻资源新闻用户人民性

    报纸何以成为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关于工人读报需求的再探讨

    王淳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马克思"报纸是英国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研究,在我国最早开始于1984年.本文从马克思强调工人在"自由意识"下进行精神消费的视角,深化研究此问题.笔者认为,英国报刊属于低价格弹性的"必要生活资料",工人对报刊的需求、阅读与购买并非19世纪中期的新兴现象,而是作为"自由人"在独立意识下的长久精神需求.马克思将论述置于"工人"和"奴隶"的关系范畴,既揭示在"自由"背后,货币关系对"工人从属于资本家"的遮蔽,又强调工人自由意识中蕴含的革命性.

    报纸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自由意识马克思恩格斯

    Sora与新控制危机——理解智能传播时代风险的新机制、新治理和新逻辑

    方兴东钟祥铭宋珂扬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和Sora相继问世,开启了 AIGC全面主流化进程,人类社会也将面临新一轮控制危机和控制革命.从传播主导权力运行的视角,来解析智能传播的机制及其社会影响,为我们理解社会的控制危机和控制革命,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根据风险成因和机制,我们将Sora等AIGC可能带来的风险从低到高分为行为性失调、功能性失调、结构性失调和颠覆性失调四类.智能时代风险的核心是:在数字技术实现高度互联的背景下,人类之间合作与自我管理的基本层面出现了问题.因此,积极构建新的全球性高效协作治理机制,应该成为头等大事.

    Sora控制危机控制革命AIGC智能传播AI治理

    "相信一段程序":ChatGPT生成内容的认知途径与算法信任建构

    刘海明李佳怿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聊天机器人逐渐成为信息的合成者与传播者,影响着人机交互中的信任关系.用户选择认知机器生成内容的途径不同,对生成内容的信任程度也有所不同.由于聊天机器人存在生成虚假信息和造成信息失序的风险,信息的透明性、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受到冲击.具体表现为信源不确定、信息污染与信息可计算,在加剧用户信任脆弱性的基础上造成信息回避、技术漂迁和技术梦游以及同理心被操控等信息认知与辨识的伦理风险,这些发现强调解决算法驱动的聊天机器人中的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本文依托责任伦理分析道德选择、道德行为与道德交往的模式,探寻造成信任脆弱性的原因,通过减少虚假信息寻求人机交互中的信任重建.

    聊天机器人认知途径算法信任责任伦理信任脆弱性

    延展认知传播学中的人工智能新闻体:角色扮演、关系互在与叙事挑战

    林克勤张金珠隆倩倩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传播学以现象学、体验哲学及认知科学前沿成果为理论渊薮,凸显了心智的具身性和人脑对外在信息的加工施加于传播诸要素的影响.人工智能与数据技术的迭代升级把心智的离身作为了一种大胆的设想并付诸实施,由此产生的延展认知传播学揭示了一个非人类认知域的存在.本文提出了人工智能新闻体具有拟主体性以及人类主体和机器主体的复合意向性;强调了以人工智能新闻体为代表的云端技术对国家安全认知阈限的突破;探讨了未来新闻传播活动在人机混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表现出的"具离化"身体新特性;分析了人工智能新闻体对人类叙事产生的挑战与重构.

    认知域拟主体性云边疆离身人工智能新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