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匡镜明

月刊

1001-960X

adge@bit.edu.cn

010-68912292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5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ournal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刊物。贯彻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方针,围绕研究生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与探讨,交流各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学术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总结比较与创新建议

    王进富崔译方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进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工程实践难、校企合作不适应等问题,进而调研总结已挂牌成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现状、特点及问题,并通过与国内开展的中外合作工程师培养、英法为代表的国外工程师培养机构进行对比,为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最后系统提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创新机制建议.

    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战略人才创新

    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现实意蕴、实施掣肘与优化路径

    孙健臧志军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过程中,省级统筹不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省级统筹是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权衡集权与分权利弊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形成省域特色、理顺主体关系、服务区域发展及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总体处于探索阶段,在职责权限、法律法规、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实施掣肘,有必要以明确职责权限为关键,以更新法律法规为保障,以完善组织架构为重点,设计省级统筹优化路径,形成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新格局.

    研究生教育省级统筹现实意义实施掣肘优化路径

    面向2035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预测——基于48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比较研究

    刘军男杨颉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面向 2035的规模预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针对 48个人口、经济、科技、社会与教育发展情况不同的国家进行研究生教育相关核心指标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度与高等教育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均与研究生教育规模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其中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度与高等教育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预测,到 2035年我国研究生普及率为 6.6‰-9.0‰.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演进动态及产业升级转型的挑战,我国研究生教育需在合理扩大规模的同时对内容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

    研究生教育教育规模R&D经费投入国际比较

    基于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初探

    田琳杨力苈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研究生教育政策,在总结各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围绕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涉及全球性人才、知识生产与转化、经济贡献、文化传创、软实力等多个维度,兼具国际可比和中国特色两重特征,特别强调研究生教育对公共福祉的贡献.构建该评价体系旨在以评促建,引导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均衡发展.

    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社会服务公共福祉以评促建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就业状况及其差异研究——基于我国29对工科类专业的对比分析

    李敏魏丽娜李泽龙陈洪捷...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21 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数据,对我国 29 对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工科硕士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是工科硕士的主要就业选择,但工程硕士去企业就业的比例更高,工学硕士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更高;工科硕士在地区间的就业流向基本符合我国行业结构分布状况;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用匹配度及就业起薪均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但工程硕士就业满意度略高于工学硕士.以上问题聚焦到相同学科背景下,差异有所不同,工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建议根据专业性质确定工科硕士授位类型,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设置工程硕士专业,根据技术发展调整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以优化工科硕士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

    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就业状况研究生教育

    缘何走出象牙塔?——三元交互理论视角下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

    王思遥黄亚婷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 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导和就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还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对其非学术职业选择产生间接作用.男性博士毕业生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且这种经济压力对其物质偏好的形塑作用显著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 30 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三元交互理论物质偏好职业前景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社会创业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研究

    马永霞孟尚尚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够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价值链发展,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校研究生已成为开展创业活动的生力军和先行者.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创业能力,既体现了创业教育的育人价值回归,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研究生社会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社会创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包含 3 个维度和 9 个核心能力,包括社会创业感知能力、社会创业认知能力和社会创业执行能力.其中社会创业感知能力是基础构成,社会创业认知能力是效率条件,社会创业执行能力是支撑条件.研究提出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内核,更新创业教育育人理念;以提升综合能力为导向,完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以资源配置效率为保障,健全创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

    社会创业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梅震宇谢呈阳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包含了"融史于教""融史于学"及"融史于研"三方面内涵.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亦是研究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科研信念与坚持守正创新的需要.以东南大学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学校从育人队伍建设、研究生思政课堂、科研活动和日常生活这四条路径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做法,为实现研究生对党史国史的全面认知、领悟与传承提供参考.

    党史国史教育研究生教育德育实践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思政育人体系构建

    付丽莎杨格格马辛梁天屹...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分析卓越工程师思政育人的培养目标,提出以"家国情怀"为"根"、"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工程素养"为三脉的"一根三脉"思政素养指标体系,并结合高校育人实践提出"教学思政""科研思政""工程思政"三个维度的实施路径,系统构建"教学-科研-工程"三融汇的卓越工程师思政育人体系.

    卓越工程师思政育人教学思政科研思政工程思政研究生教育

    202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员工作会议在宜宾召开

    周玉清
    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