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知识
新闻知识

杜耀峰

月刊

1003-3629

xinwenzhishi@126.com

029-82267260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新闻知识/Journal Journalism Knowledg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正确引导新闻舆论,传播业务知识,交流采写经验,繁荣理论研究,促进新闻改革,培养新闻人才。读者对象:新闻从业人员、新闻院系师生、企事业单位宣传干部、广大通讯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苦难表征、媒介代理与公众同情:失独新闻的情感驯化实践

    王卿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如何将"远方的苦难"与普通公众产生关联并邀约公众参与其中?本文以"驯化"为概念工具,分析媒体对失独苦难的情感驯化策略及其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媒体使用图像模态的视觉冲击、时空叙事与代理语言以及"外化"失独苦难等情感驯化策略,拉近了失独苦难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和社会距离;公众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谴责式、慈悲式、感同身受式和无力感式同情.由此,失独苦难就被驯化为一种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

    失独苦难媒介代理情感驯化同情

    数字时代的驯化沟及其弥合机制

    厉国刚任玲葳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传播形态不断革新,数字鸿沟问题愈发突出.数字鸿沟存在接入沟、使用沟、驯化沟等不同层级,其中驯化沟主要表现为智联鸿沟和断连鸿沟两种现象.驯化沟的存在导致相关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平等性,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组织赋能、互为尺度、国际合作等手段予以解决.

    驯化沟数字时代人机关系数字鸿沟

    连接与逃离:移动音频的情感动机及其矛盾性

    魏媛媛赵双阁张舒涵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觉是人们在视觉主导世界中的精神栖息地,听觉文化和声音媒介被看作更具情感性的存在.而移动音频作为声音媒介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产物,更加切合心灵的情感性特征.本文聚焦于移动音频的情感动机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N=225)收集数据,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使用动机因子,分别为:信息满足的情感动机、社交互动的情感动机、舒缓情绪的情感动机、逃避转向的情感动机、自我愉悦的情感动机.整合这些动机可以发现,分为情感的"连接"与"逃离"两大类别,二者相互矛盾却又体现出当代人的诉求.同时,对情感动机和使用行为的关系进行讨论,本研究将情感作为研究移动音频的主要元素,一方面符合听觉媒介的属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对情感动机研究的有益尝试,情感或许是数字时代更观照社会和人文的研究方向.

    移动音频情感动机声音声音媒介

    区域形象研究焦点与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2013-2023)

    刘军闫泽轩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区域形象"为研究内容,以中文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2013年至2023年间的531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热度、学术共同体、研究焦点、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综述.研究发现,其研究热度一直保持稳定且多数集中在新闻与传播领域;发文区域多集中在国内特征较为明显的区域,且并未形成明显的学术共同体;"国家形象"与"中国形象"、"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媒介发展"是研究的三种主要进路.基于此,对相关研究的局限性进行概括,并对未来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区域形象可视化研究焦点趋势与展望

    快连接、空言说、慢调节:大学生社交智能媒体接触失序的规避与协调

    刘雯曹铭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社交智能媒体在青年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学生对社交智能媒体的"快连接""空言说",造成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生活的边界模糊,引发个体疏离、认同障碍、价值脱嵌等一系列心理与物理失序状况,其主要原因是物质与符号消费的不对等、现实与虚拟的难以调和、认知与教育的不协调.为此,应有效发挥教育的"慢调节"作用,可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教育成效三种路径,尝试对大学生社交智能媒体接触失序行为予以规避与协调.

    大学生社交智能媒体失序教育

    意见领袖及意见助推者:社交机器人在涉华信息扩散中的舆论操纵

    冀豪杰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进入信息传播领域,影响甚至操纵着国际舆论.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机器人在涉华信息扩散中的角色功能,分析其如何实现立体化的舆论操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舆论应对策略.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取了信息扩散中的意见领袖,采用LDA和BERT模型提取信息主题和情感倾向,分析不同社交机器人角色在信息扩散中的功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机器人在信息扩散中分工明确地完成着舆论操纵:扮演意见领袖角色的社交机器人呈现出对中国"聚焦式"的主题和中立的情感特征,其所持有的主题和情感倾向能够被受众感知与扩散;扮演意见助推者角色的社交机器人呈现出对中国"牵连式"的主题和负面的情感特征,其在辅助意见领袖完成议程设置的同时,也在自主性地进行议程转移与强化.

    社交机器人俄乌冲突意见领袖意见助推者舆论扩散

    AIGC时代新闻用户场景体验分析——以新华社音频部AIGC应用创作工作室为例

    禄鋈魁冷妍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时代,智能技术推动新闻生产流程智能化,新闻用户场景体验创新化.AI技术推动新闻用户场景体验的仪式感增强,呈现出四维空间智能交互、通感转化高效感知、新奇心理个性满足、创意融入共情表达等场景体验.AIGC时代,新闻用户场景体验也呈现出仪式化体验增强、强化价值呈现表达、精益创作核心场景、多元功能同时展现等特征.

    AIGC时代新闻用户场景体验仪式

    融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内容传播生态重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张学霞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媒体要想在"技术决定论"逻辑支配下的新媒体场域中重新占据主导,不仅需要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载体和媒介形态,还需要具备运载和传递新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递与传承,需要在世界文明的语境下,与中国化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以轻量化的方式匹配碎片化的传播,并在连接、互动和共享原则之上激发新媒体用户的参与式传播,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和最大规模的扩散.

    媒体融合技术逻辑媒介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交媒体场域下容貌焦虑性别鸿沟的生成机理及补偿行为

    罗昊翔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与传播结构的变革,容貌焦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共通的心理症候.观察抖音与微博平台中不同用户主体的容貌焦虑情绪表征,探究社交媒体场域下容貌焦虑情绪的性别差异及其生成机理.研究发现:凝视权力的争夺与个体媒介使用宽度差异,导致女性用户焦虑程度更深;社会规范对情绪表达的影响,导致女性用户的情绪表达行为比男性更活跃,表达形式更多元;性别回音室效应导致男女用户的焦虑面向不同,男性偏重整体,女性关注细节.主体在应对容貌焦虑情绪时,展现出主观能动性,会通过认知补偿、社会网络补偿、媒介补偿的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容貌焦虑性别鸿沟社交媒体场域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徐留金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是新时代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可以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被时间与空间束缚,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路径获得有效拓宽,促进教育内容的充实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