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学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赵聪

双月刊

1004-3934

xxgbxjzcd@yahoo.com.cn

028-61318656,61318657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心血管病学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后血栓栓塞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

    曹奕辉李剑周鹏
    673-676,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管消融术是室性心动过速(VT)的重要治疗方法。既往研究表明VT导管消融术后的血栓栓塞风险是存在的,但目前各指南提及的VT导管消融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多为专家共识,无强有力的证据来指导VT导管消融术后血栓栓塞预防的临床实践。现综述VT导管消融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预防治疗的最新指南建议和相关临床研究,以期对临床管理和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血栓栓塞

    尼非卡兰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

    马廷琼雷蕾王炎
    677-680,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与卒中等密切相关。恢复窦性心律对心房颤动管理尤其重要,临床常用的复律手段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射频导管消融或联合使用等。胺碘酮是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但其可引起多种心外副作用,临床应用受限。尼非卡兰是一种纯钾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尼非卡兰对心房颤动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应用较少。现总结已有临床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尼非卡兰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尼非卡兰射频导管消融

    三尖瓣反流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罗亮汤宝鹏周贤惠
    681-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尖瓣反流(TR)和心房颤动(AF)是心血管疾病领域中两种常见且经常共存的心血管疾病。TR作为一种影响心脏三尖瓣正常功能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其他严重心血管并发症。AF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等风险。它们可相互作用和/或加重,导致患者病情发生显著恶化。现综述TR导致AF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等最新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改善患者预后。

    三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三尖瓣手术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研究进展

    陈道乾何胜虎
    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与慢性肾脏病(CKD)二者关系密切,常共同存在,严重的CKD可能会加速AS的发展,而严重的AS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恶化。二者并存时患者生存率更差,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解除重度AS症状的一线治疗方式,但在合并CKD(尤其终末期肾病)时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带来了许多挑战,现对重度AS合并CKD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主动脉瓣狭窄慢性肾脏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终末期肾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生物瓣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杨振宇方伟任何胡健强...
    690-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介入手段,得益于材料技术的进步与操作经验的积累,TAVR已广泛运用于外科手术中高风险的患者,并逐渐向年轻、低风险患者拓展。生物瓣作为TAVR的核心材料,其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生物瓣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预防和减轻生物瓣功能障碍、提高生物瓣的耐久性提供参考。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生物瓣功能障碍耐久性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脏淀粉样变的研究进展

    龙颉婧邱悦马春燕陈昕...
    697-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心脏淀粉样变(CA)在老年群体中并不罕见。由于AS和CA有相似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检查表现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而AS-CA患者较单独AS患者预后更差,延迟诊断将增加死亡风险。随着诊断成像技术发展,多模态、多参数综合评估方法和有效药物的研发有助于AS-C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现总结AS-CA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瓣狭窄心脏淀粉样变多模态影像

    心脏磁共振在轻链型淀粉样变预后评估及风险分层中的研究进展

    王银秋彭礼清
    702-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链型淀粉样变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轻链聚集形成的淀粉样原纤维在组织及器官中沉积并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系统性疾病,心脏受累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心脏受累程度的准确评估对于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预后评估及风险分层至关重要。电影成像、灌注成像、延迟强化、T1 mapping等不同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从多个方面评估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心脏受累程度,为患者预后评估及风险分层提供重要价值。现就心脏磁共振在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的预后评估及风险分层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预后风险分层

    主动脉夹层临床早期评价技术最新进展

    温欢张琼阁刘金波王宏宇...
    707-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涉及主动脉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死亡率极高。临床上早期监测血管功能并识别主动脉夹层,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主动脉夹层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为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并减少其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现就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检查技术、生物标志物检查、血管功能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主动脉夹层诊断影像学检查血管功能

    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在主动脉夹层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黄延鑫姚园吴星亮刘力源...
    712-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夹层(AD)以胸背部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病情危急、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AD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死亡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现以VSMC细胞程序性死亡为出发点,归纳目前已知的VSMC细胞程序性死亡类型、诱导因素及其在AD中的作用与发生机制,旨在探讨未来通过抑制VSMC细胞程序性死亡防治AD的潜在价值。

    主动脉夹层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

    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李忠衡李睿宁叶桢刘艺硕...
    717-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HF)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心脏病的最终结局,是全世界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控制钠摄入及使用利尿剂被普遍认为是HF的基本治疗方式,但有20%~50%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利尿剂抵抗(DR)。DR与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再入院有关。现概述HF患者中的DR现象,并全面总结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旨在为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全面、多维度的理解,促进对合并DR的HF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深入探讨。

    心力衰竭利尿剂利尿剂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