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晏筱梅

月刊

1006-284X

jxjalwd@163.com

0791-8266939

330008

江西省南昌市抚河北路291号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Journal 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
查看更多>>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是小学生的心灵读本,是学生学语文学做人的帮手,教师教语文教做人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像助读: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现象的教学应对

    柏晶晶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像助读是文字阅读的延伸,应当成为学生经典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当下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影像助读功能,发掘其对提升学生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独特价值,积极探索学生经典阅读低效的教学应对,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影像助读经典阅读低效教学应对

    倾听思考的声音——数学思考的内涵探究与成长实践

    黄振华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思考作为数学教学的内核,是源于过程性的知识和方法,但又高于知识和方法的具有本质属性的活动过程.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视与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奠定真正的数学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需要学生思考的活动,数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考的力量,培养其一生的思考习惯.

    数学思考内涵教学建议

    聚焦核心素养指导英语写作

    巫佳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许多教师通过不同途径做了尝试.英语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教师平时要注意学生词汇的积累、英语语法基础的掌握,只有做好了前期准备,才能为后期英语写作打下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结合现有教材,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并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以"生活化"的话题为主线,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核心素养写作教学课堂实践

    "教学做合一"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建构

    杨帆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学做合一"作为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正确地在课堂教学层面,发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优势,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践,即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念中的"做",因此本文在明确"教学做合一"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学做合一"视域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教学做合一"新课程改革英语课堂教学建构

    追寻三年级英语起始阶段的春天

    张苏月
    34-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思维训练、引导深度学习的良机.当下学习的起始阶段与传统的起始阶段大相径庭,大多数学生提前接触了英语,有了一定的英语储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教学对象,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思维更富逻辑,学习更主动、深入,像春天一样,百花齐放,有更多收获.

    起始阶段思维训练深度学习

    项目化学习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江聪颖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教学,通过项目化学习,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此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运用.通过对项目式学习问题指向的探究,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分为显性与隐性两部分,分别阐述利用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将祖国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项目化学习传统文化"隐性"文化

    数学实验:为深化数学理解而开展

    周云霞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数学理解层次的不同.数学实验将"做""学""思"合一,有效丰富并改进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发与实施数学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为了聚焦内容理解,在新知探究、结论验证、规律探索时嵌入单项数学实验;为了促进整体理解,开展串联式与并联式的组块数学实验;为了丰富知识理解,实施多角度、多内容、多学科的融合数学实验.学生在数学操作、猜想、验证和交流等实验活动中,加深数学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实验数学理解单项实验组块实验融合实验

    "三引"节律—塑型乡村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的阶进模式

    吴亚娟巢春林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引"节律即"引"价值追求、"引"专家智慧、"引"核心驱动,分别对应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精神驱动、差异发展、融通共进.以"三引"节律塑型乡村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的阶进模式,实现了对乡村学校教师培训和校级名师培养的全覆盖,是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对创新校本研修方式的有益探索,其功能有四:一是盘活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二是整合内外资源;三是培训不同层次教师;四是培养集团名师.由此推动教师集群发展,促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形态范式性变革的创生新视域,并以团队共需拓宽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品质资源模块化整合的育人新视野,以及借助"四有"好教师培育寻求突破农村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性推进的课改新视角.

    "三引"节律乡村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

    "互联网+","网"出智慧评价新天地

    盛慧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贯穿语文教学始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且富有智慧的课堂评价,不但有引导、激励和反馈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迈进更广阔的思维场域,激发学生进行应用迁移和思维进阶,提升思维的高度,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温度、深度和广度.

    智慧评价思维进阶多方参与高效课堂

    基于共生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鞠晓雅
    45-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谓"共生"?"共生"是独立个体的共同存在,这种共同存在是相互认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融合,不断进入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这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共生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激活、相互认可,有竞争、有合作、共生共长的课堂.而小组学习是"共生课堂"较显著的一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推进了课堂转型的变革.

    共生理念小组合作课堂转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