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何海生

双月刊

1671-0630

jnbjb@chinamotorcycle.com

022-27406607

300072

天津大学内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Journal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otorcycl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承办的技术性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本刊重点报道小型内燃机、摩托车行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燃机、摩托车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生产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行业动态、产品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经济性最优的电动汽车转矩动态分配策略研究

    殷广朱晨迪余旭东刘洋...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四驱电动汽车的整车能效,提出了根据电机系统效率最优法进行前后电机转矩动态分配的策略.在Cruise中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了转矩分配策略模型,通过联合仿真计算了不同车速、不同轮端转矩下的前后电机转矩分配与电耗.通过对多种转矩分配策略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试验车辆在测试场地的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转矩动态分配策略是可行的.另外,探讨了四驱车型在低转矩阶段采用脱开装置之后,电机效率提高和整车电耗降低的可行性.

    四驱电动汽车电机效率联合仿真转矩动态分配策略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冷起动控制策略研究

    姜玉维魏民祥胡晓生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冲程航空柴油发动机中,由于柴油粘性大,导致雾化质量较差.改善燃油的雾化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冷起动性能.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二冲程柴油发动机一维冷起动模型,并校核了模型的准确性;将此模型计算出的压力和温度作为三维仿真模型的边界条件,研究了冷起动不同阶段采用多大的点火提前角、空燃比有利于起动,以及喷油结束时刻、喷油量和燃油温度对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拖动阶段,推迟点火,增加喷油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混合气;起动阶段,较大的点火提前角能够改善起动性能,喷油量较多则会造成燃烧速率减小,不利于起动;稳定阶段和暖机阶段的点火提前角小于起动阶段,能够稳定转速.推迟喷油结束时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分层混合气;喷油量增大和燃油温度提高,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改善混合气质量.

    冷起动点火提前角空燃比雾化质量

    点火定时对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

    赵俊臣林智伟杨太照黄福军...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的点火控制是实现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FPEG)稳定运行的关键.设计了一款应用于FPEG的非接触式光电控制点火系统,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了点火定时对FPEG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光电控制点火系统,实现了FPEG连续稳定运行.随着点火触发点逐渐远离气缸顶部,发动机运行频率、缸内平均压力和平均指示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发动机最佳点火位置距离气缸顶部 9mm处,该工况下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最佳.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气缸内火焰呈球形传播,随着点火触发点与气缸顶部的距离增大,火焰传播速度逐渐降低,总的放热量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自由活塞内燃发电机光电控制点火系统点火触发点运行稳定性

    功率分流式PHEV车辆动力学模型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崔清章许昆朋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功率分流式PHEV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各种工况下发动机、TM电机、ISG电机、电池的瞬时响应特性展开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综合能耗最低的动力分配策略.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动力分配策略选取发动机、ISG电机、TM电机的最佳配合,整车的综合能耗率得到显著降低.

    PHEV功率分流综合能耗

    基于FSAE规则的赛车车架拓扑优化与分析

    章东徽柏宇星许丁鹏郑佳琪...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车架是整车的装配基体,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关系到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操作稳定性.基于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在CATIA软件中创建了车架的三维模型.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在CATIA中优化了原始车架模型.对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量及应力进行了分析,以判断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大赛要求.同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以防止车架在比赛时发生共振.根据优化后车架的仿真结果可知,优化后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要求.从参加 2021和 2022赛季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结果可知,所设计的车架满足大赛要求.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设计有限元拓扑优化

    摩托车模块化车架的设计与应用

    莫文锋郑静赵子庆
    32-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架是决定摩托车驾驶安全性的核心部件,除了承受静载荷外,还承受行驶过程中的动载荷和冲击载荷.车架是摩托车的承重骨架,前后悬挂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电控系统和转向装置等都需要有序合理地连接在车架上.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模块化车架结构紧凑、工艺性好、便于产品族构建、可缩短新品开发周期、成本低、便于整车维护、可以满足个性化改装需求.

    摩托车车架模块化产品族个性化

    前轮毂润滑脂渗漏问题解决案例分析

    叶明瑞隋延奇孙福禄姜军平...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乘用车型强化路试过程中,发现前轮毂有润滑脂渗漏现象.通过对轮毂轴承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总成安装、油脂选型、润滑脂加注、密封安装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排查,确认轮毂轴承润滑脂渗漏的主要原因为润滑脂加注工艺有问题,导致油脂分布不均,单侧油脂堆积最终溢出.随后提出了更改油脂加注方向及调整密封圈配合公差的优化改进方案,并对优化改进后的轮毂轴承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轮毂轴承无润滑脂渗漏问题出现.

    轮毂轴承润滑脂渗漏密封圈

    基于3DCS的制动踏板结构稳健性优化

    叶小军贺志瑛郑耀凯林真廷...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车型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出现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相对高度超差问题,影响用户驾驶体验.建立了制动踏板 3DCS公差模型,对装配过程中的公差累积进行了仿真,通过Monte Carlo、HLM、Geo-Factor 3 种不同求解算法对关重影响因子和贡献度进行了溯源.结果表明,制动踏板几何因子影响系数(Geo-Factor值)高达 1.74,结构稳健性差.结合成本、质量和空间布置,对制动踏板基座结构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显示,Geo-Factor值为1.12,结构稳健性提高35.6%.制作30 套快速样件进行了实车验证,Minitab统计结果表明,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相对高度满足评价标准.

    制动踏板3DCS公差分析稳健性

    转向系统受力分析及转向电机的选型

    何家栋李金鸽
    46-4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双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DP-EPS)为例,对转向系统的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转向系统在转向过程中所需的齿条受力计算,并以齿条受力为切入点计算电机转矩,由此阐述了转向电机的初步选型方法,为转向系统前期开发过程中齿条力的计算、电机转矩的计算、电机的选型等提供了参考.

    线控底盘智能转向受力分析电机选型

    贵金属载量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李大成王金凤孙创王燕...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2.0T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尾气排放特征和减排效果为研究重点,设计了同一系列不同Pd、Rh含量的三效催化剂,并对该系列催化剂老化前后的起燃性能、空燃比窗口特性以及WLTC循环的整车排放性能进行了测试.原始排放测试结果表明,该车型排气温度在300~560℃,相对于燃油车,排气温度低,空燃比偏大,混合气整体偏稀燃;冷起动阶段,THC和NOx排放控制较难.引入该系列催化剂后,该车型的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起燃性能与催化剂贵金属总含量呈线性关系;贵金属含量增加,能使污染物快速达到完全转化.新鲜催化剂的整车排放测试结果表明,THC和NOx的整车排放受贵金属总含量的影响比CO大.由催化剂老化后的整车排放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催化剂中,Pd含量对THC的整车排放影响较大,而Rh含量对NOx的整车排放影响较大;CO的整车排放受贵金属总含量的影响较小,当贵金属总含量超过 2.21 g时,CO的整车排放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能够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三效催化剂的研发和贵金属减量研究提供参考.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三效催化剂贵金属含量WLTC循环排放发动机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