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建龙

季刊

1005-5738

cxq1106@126.com

0891-6327224

850000

西藏拉萨市江苏路36号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建国以来,西藏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自治区唯一的CSSCI来源期刊,创刊于1986年。《学报》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学术交流。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西藏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学报》突出藏学研究、西部大开发中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等研究内容。为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关心藏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新闻叙述策略——以《西藏日报》关于本根却珠迫害旺杰平措事件报道为例

    周悦周德仓
    18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7年发生在西藏江孜的头人本根却珠迫害朗生旺杰平措事件,因为正处在"六年不改"民主改革过渡期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创办仅一年的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机关报《西藏日报》连续进行了长达6个月(1957年10月-1958年3月)的报道,形成影响广泛的舆论宣传浪潮,为民主改革进行了积极的舆论准备.文章从新闻叙事逻辑出发,通过叙事结构、叙事策略、叙事时间、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叙事对象诸方面解析《西藏日报》舆论宣传的叙事方式,以期把握民族地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叙事策略.

    《西藏日报》旺杰平措事件新闻叙事策略

    论《米拉日巴传》的生态美学思想

    扎堆
    196-20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拉日巴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内在联系的生态审美观,其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核心思想在于主张主客同体、生命融入自然、家园意识、批判欲望观,这一思想为生态整体性审美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米拉日巴的生态审美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阐述,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个人的修行与生活实践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对米拉日巴生态审美思想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有利于国内外生态美学理论的对话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米拉日巴主客同体生命家园意识批判欲望生态美学

    数字物流、农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边疆三省为例

    程刚郑雄飞珠扎
    20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数字物流(L)、农牧业发展(A)和区域经济增长(E)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综合权重的TOPSIS法对2013-2022年边疆三省LAE水平进行测度,继而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探究LAE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过程,并结合障碍因子分析和回归模型探究耦合协调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疆三省LAE水平存在差距,由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新疆、西藏;各省LAE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其中内蒙古和新疆LAE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西藏LAE耦合协调度在时间区间内不断波动;LAE耦合协调发展受到交通可达性、科技创新和农牧业发展规模的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LAE耦合协调具有抑制作用.文章以边疆三省LAE水平为依据,对LAE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为促进边疆三省LAE相关政策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数字物流农牧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边疆三省

    数字经济赋能军民协同创新:理论机制、效应测度与实证检验——以中西部地区电子及通讯装备制造业为例

    刘敏卫春鹏陶亮
    21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赋能军民协同创新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新引擎.基于信息熵理论和系统协同理论,选择电子及通讯装备制造业这一典型军民协同创新产业2013-2021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军民协同创新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在加入控制变量前提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军民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提升19.25%,数字经济正向赋能军民协同创新,同时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推动技术进步和降低研发成本间接赋能军民协同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化在赋能军民协同创新中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赋能军民协同创新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和创新投入两方面.基于此,针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充分吸收数字红利,推动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军民协同创新赋能效应中西部地区电子及通讯装备制造业

    西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和作用机理研究

    宋爽齐志霞曾钰凌
    22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成为波动性经济增长中最具韧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内涵和关键任务.文章基于西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调研的微观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检验各动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降低用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开拓新市场这三类动因均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产生显著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三类动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影响呈现差异性.具体来说,在效率驱动下企业更愿意通过组织和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专注市场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产品和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成本和效率的共同驱使下企业更容易通过采购和营销的敏捷化网络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而对倾向于通过生产和研发等业务的智能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来讲,三种动因均影响显著但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由此,从企业、政府层面提出深入推进西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多元化转型路径有序Probit模型西藏

    逻辑、困境与实践构想:数字经济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乡村振兴研究

    张冰乐王珊珊周蓉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质生产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大变革、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新质生产力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有着极为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并立足西藏兼具民族、边疆、高寒三重特征,识别出西藏目前存在的基础设施、人才与制度建设三大方面问题,从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数字思维观念、加强数字制度体系建设、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完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数字生态农牧产业发展等六个维度,搭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促进西藏乡村振兴的绿色通道.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西藏乡村振兴

    目标层次、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西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研究

    扎西曲姿璇
    240-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在西藏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育人目标相通、内容融通、上下联通、内外协同,增强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作用.目前西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目标任务明细、制度体系建设、内容层次融通、资源优化整合、师资建强协同等存在短板.为此在抓好顶层设计与科学设定目标任务,强化资源供给与教学内容融通,优化队伍配置与强化互联互动等共同发力,协同推进西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新格局.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西藏立德树人思政课建设

    论扎念曲目的创作及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洛金宝
    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置扎念演奏专业或开设扎念演奏课程,除了需要有合格的师资队伍,还须具备教材和教参两个关键要素.因此,在搜集和整理传统扎念曲目基础上,创作练习曲、独奏曲等在内的,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的各类扎念曲目迫在眉睫.文章探析扎念演奏相关的练习曲、独奏曲、重奏曲等的创作思路和演奏可行性,并分析如何将其转化为可传授的新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系统,进而应用于高校扎念演奏专业本科生和扎念艺术方向研究生培养中.

    藏族传统乐器扎念高校教学曲目创作演奏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封3页

    2024年全国藏文学术期刊主编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