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韩宝平

双月刊

1674-3571

0516-83888205

221008

江苏省徐州市三环南路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徐州工程学院主办的双月刊学术刊物,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高等学术文摘》收录期刊,重点栏目:瞿秋白研究、楚汉文化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为例

    朱荣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化垛田传统农业是兴化里下河地区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兴化垛田的基本情况、历史起源及其文化价值,并客观分析当前兴化垛田的发展状况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为有效传承与保护兴化垛田传统农业,可从保护并恢复垛田生态系统、保护与完善垛田传统的耕作方式、推动垛田农业系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3个方面着手,为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保护与传承、绿色发展、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潮汕红桃粿的文化属性与图形艺术表征范式

    莫灿许秋仪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时代"的概念,不待海德格尔提出,自古便已存在.由于地理位置和习俗传统等原因,潮汕红桃粿与民俗、民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颜色、造型以及图像符号都具有丰富而多元的涵义.对纹样语义的分析、艺术特征的把握、图形符号的提炼,共同构成图像意义建构的完整过程.红桃粿的民俗文化属性通过非文字的形式表达,传递出旧时潮汕人民对健康长寿、多子多福、美好生活的祈愿.

    红桃粿潮汕民俗文化属性图像符号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的理想图景、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向楠胡卜什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领导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又进一步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的理想图景,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旨规、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然而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社会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基于此,通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优化社会结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共同富裕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包月强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所蕴含的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强烈批判,更多的是对人本身的关怀.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马克思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以"劳动决定权"为基础的分配正义理论的非正义性本质.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蕴含着两个原则:历史性原则和人的发展原则.立足于前者,马克思对人类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分配正义理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与批判,正确地指出了分配正义所应具有的历史性特征.立足于后者,马克思指出了分配正义理论的"正义性"所依据的终极标准——人的发展.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分配正义劳动决定权历史性原则人的发展原则马克思

    党建引领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研究——基于X市Y社区实践经验

    杜凯钰毛春合徐珍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社区协商治理机制是基层社会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运行成效较为显著,但依然存在社区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有待增强、社会组织参与共治积极性较低、社区创新服务能力不够、多元协同共治合力尚未形成等现象.据此,应当持续增强党组织核心引领能力、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协商治理动力、提升公共服务供需精准匹配效力、创新多元协同联动共治活力四维向度,持续优化党建引领社区协商治理机制路径,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实现方式,提升社区现代化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协同共治协商民主

    "致良知"与批判精神:从王阳明到鲁迅

    吴卿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的"致良知"和鲁迅的批判精神相通.王阳明从"良知"出发揭露了伪道学的虚伪本质,鲁迅则围绕个体"愚弱"展开批判以揭露封建礼教的异化并试图唤起个人的自觉.王阳明希望经由个体"良知"的觉醒上升至民众"良知"的觉醒,这也是鲁迅批判精神的进路.王阳明的"致良知"从个体推及至众人以实现"良知之学于天下"的抱负,鲁迅则通过用"文艺"讽刺封建礼教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大众.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到鲁迅的批判精神,展现了阳明心学救治时代弊病的旺盛生命力和勇于自我革新的担当.

    王阳明鲁迅致良知批判精神

    初论哲学批判视野下国产动画电影作品的结构性问题

    吴昊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问题宏观上表现为缺少爆款作品,但《长安三万里》和《雾山五行》的超高评分和口碑又给国产动画又带来了新的希望,若要真的理解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问题并分析其出路,就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深入,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哲学批判过程中提炼精髓与方法,理解动画电影作品中哲学问题的本质是内生的、结构性的双重对立,再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找到其内在超越的途径.

    动漫动画作品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

    客子、孤臣、节士:谢翱诗歌"泪"的书写

    李纯叶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泪"的书写是谢翱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作为宋末成就较高的一位遗民诗人,谢翱常以"泪"入诗,《全宋诗》收录的295首谢诗中,有近60首都使用了"泪"类意象,占诗歌总量的20%.通过诗歌中书写的"泪",可以感知谢翱凄怆流涕之心绪,深入体会其孑然一身之自伤、黍离麦秀之扼腕、追思节士之悲慨.同时,亦可以发现谢翱诗歌中"泪"的审美特征,如平实的语言艺术、以物化人的表现方式、相关意象群的使用,极具谢翱的个人特色.对谢翱诗歌"泪"的书写展开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谢翱其人、其诗大有裨益.

    谢翱诗歌"泪"

    设计符号学视域下中国谐音文化的含义变迁

    徐智肖梦钰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谐音文化在中国人的语言使用、日常生活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以索绪尔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分析谐音文化影响下设计作品与设计行为的产生原理及其内涵.这些依据谐音衍生的语言习惯、设计作品和日常行为模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吉祥谐音符号、元素、图案、仪式的创新性发展.

    符号学谐音传统文化

    论科幻电影《沙丘2》的空间诗学

    张帆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科幻电影《沙丘2》于2024年3月在中国大陆上映,掀起了一场"沙丘宇宙"的热潮.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以自己独特的影像美学打造了一个磅礴宏大的宇宙,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震撼,而且呈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电影空间.在影片中,空间的呈现不单是一种符号,而是作为一种"语言"参与到作品的深层叙事中.同时,空间作为文化与情感的承载,揭示了影片所蕴含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在此,空间作为近年来电影创作的重要维度,大大开拓了电影的表现力,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沙丘2》丹尼斯·维伦纽瓦空间诗学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