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周刊
学周刊

秦绍芳

月刊

1673-9132

xzkjs@163.com

0311-86260184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学周刊/Journal Learning week
查看更多>>教育类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培养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金惠怡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它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追求,更是鼓舞我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传承与培养"工匠精神"、为国家建设输送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传承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并从"聚焦文化熏陶,厚植工匠精神培育沃土;聚焦队伍建设,锻造工匠精神培育之师;聚焦课程建设,构筑工匠精神培育载体;聚焦产教融合,搭建工匠精神培育平台"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与培养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议。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产教融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策略研究

    卢珊珊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广西职业院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学生在外语、国际视野、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强化外语教育、引入国际化课程、加强技术创新、增强跨文化交流、教师培训和定期评估等策略。旨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作出贡献。

    广西职业院校全球胜任力跨文化沟通能力

    职教高考背景下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究

    苏艳林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和改革,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技能并使其顺利适应行业需求的关键。传统教学方式、课程学业评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职教高考背景下现代教育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不利于提高人才质量。基于此,广大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以适应新的教育趋势,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与需求。本文提出"1+N+N"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熟悉和掌握,并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增强专业技能,从而适应职教高考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职教高考考试科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豁辉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代表着传统生产力模式的转型升级,它是科技进步、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集中体现。要求劳动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的开展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基于改革与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本研究先是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分析新质生产力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基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角度研究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教育就业能力

    "双减"背景下中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陈孝国康馨黄和悦陈洪敏...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强学习效能,开展中学数学分层作业的优化设计和质量评估尤为重要。笔者首先广泛查阅作业设计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双减"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背景介绍,然后针对"双减"政策下中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构建出分层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项研究对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双减"政策分层作业设计质量评价学习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国际经验及启示

    张晓霞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抽象、复杂且难以直接观测的能力和学习结果,对其进行评价是教育评价关注的重点与难点。PISA、TIMSS与澳大利亚素养评价项目对素养评价开展得较早,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包括价值融合、追求教育公平;在实践路径上,他们都构建了可行的素养评价框架、眷注环境影响的评价归因、由国家或专业机构统筹。除此之外,还都表现出往数字化方向深耕的趋势。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国际素养评价项目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归因、科技赋能评价的实践上给予我们提供一定的启示。

    数学核心素养素养评价国际经验启示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孙心茹崔克宇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和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趣味化、创新性等元素,创设科学情境,指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高效探究,从中汲取知识以及他人的学习优势,实现取长补短。新时代下,随着社会对人才培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式教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在无形中推动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化学为例,分析了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希望可以转化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推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项目式教学高中化学有效应用

    利用纳西象形文字特色区域活动开展幼儿前书写学习策略研究——以丽江市××县幼儿园为例

    李福莲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书写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非正式书写活动,为幼儿以后的正式书写活动奠定基础,是幼儿必经的一个阶段。文章以丽江市××县幼儿园为研究对象,了解丽江市××县幼儿园以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为内容载体、以区域活动为形式开展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前书写区域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姜小涵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众多学科中,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涵盖的知识领域的广阔性以及对问题多元化的探讨方式,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形成独立的批判性思维。

    高中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辩论思辨能力

    教育信息化视域下人工智能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

    王镜琦党冀崔煜婕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英语教学融合人工智能,旨在通过将多样化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英语教学之中,以此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英语教学资源,改进英语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加多样的学习与考核体验,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英语的信息化教育改革。对此,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融入英语教学的意义,探究了通过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与价值,利用智能筛选、智能测评、虚拟实境、交互软件、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人工智能高校英语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