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行政与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行政与法
行政与法

张力

月刊

1007-8207

xzyf-001@163.com

0431-85885485 85885486 85885487

130012

长春市前进大街1299号

行政与法/Jour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 Law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正确方向追踪社会热点,探讨行政科学理论,关注法学研究为办刊理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研究和探索行政管理与法律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讲究知识性、可读性,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向"简约的科层":简约治理何以矫正基层形式主义

    王春城王号杰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层"是现代组织的基本样态,是行政组织运行规则的基本底色,也是行政人员行为选择的基本逻辑.繁文缛节是科层制运行异化的集中体现,尤其反映在科层的终端——基层,与形式主义的滋生密切相关.如何在科层运行中摆脱繁文缛节、矫正形式主义,成为当前基层治理绕不开的现实之问.着眼于上级政府、基层群众和基层政府三类主体构建"结构—行动"分析框架,探寻基层形式主义的发生机理和治理机制.研究发现,在科层运行的压力结构下,上级政府、基层群众、基层政府内部都为基层运行带来了"逆向减能"并导致基层形式主义;而在简约治理结构下,三类主体都能为基层政府带来"正向赋能"并最终矫正基层形式主义.基层治理离不开科层运行,但科层运行必须走向"简约化".要实现"简约的科层",就要让上级政府放"心",让基层群众享"惠",让基层政府有"位",减少繁文缛节、增加基层自主,强化正向赋能,最终让基层真抓实干.

    科层制简约治理基层形式主义

    列宁关于提升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思想述论

    张殿军王亚杰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宣传家.他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回应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对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污蔑和丑化,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宣传思想与俄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根据自身长年的新闻文化宣传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关于提升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效能的重要思想和实践举措.这些思想主要包括:构建共识性文化叙事,扩大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打造令文化受众认可的传播媒介,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公信力;紧盯受众需求开展调查研究,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精准化.在列宁逝世百年之际,深入发掘并学习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效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指导和借鉴意义.

    列宁对外文化传播话语叙事真实性精准化

    优化协同高效:中国特色机构改革的自主性理论框架——以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例

    张克刘馨岳
    3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协同高效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构建的自主性理论框架,遵循组织管理基本原理并彰显中国机构改革本土化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贡献.通过阐释优化协同高效的理论内涵与核心框架,从"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体制机制—运行管理"等维度对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进行实证分析.本轮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方面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机构执行力;在职能配置方面优化和完善重点领域党委政府部门职责体系,减少职责交叉分散和多头管理问题;在体制机制方面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健全归口领导管理运作机制;在运行管理方面统筹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建设高效能组织体系.优化协同高效理论框架的价值意蕴在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组织变革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提供操作指南,为科学判断机构改革成效和持续优化改革提供评价标准.

    优化协同高效机构改革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国家治理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效能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浙江省H市基层智治系统的案例分析

    陈晔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是适应数字全球化发展要求、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过程离不开技术和治理的深度互嵌,整体效能提升依靠价值塑造、结构转型、过程联动的共同作用.从敏捷治理理论出发,构建"价值-结构-过程"的整合性框架,以浙江省H市基层智治系统为个案,分析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提升的生成逻辑.H市基层智治系统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从建设目标、整体架构、场景应用方面展现了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通过主体联动和应用迭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从模糊到精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研判转变.然而,在创新实践的背后不容忽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效度有待提升,面临数字治理的技术性和价值性不平衡、组织和制度的协同性与耦合性弱化、基层抗解问题和共同体困境难以突破等效能困境.为充分激发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效能,要回归数字赋能的人本导向,推动适应性变革,以合作共融缓解基层抗解难题,通过处理好连结与团结的关系,摆脱基层共同体困境.

    数字赋能治理效能基层智治敏捷治理以人为本

    数字经济背景下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原则和路径

    孙全胜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现有的生态治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治理愈发显示出紧迫性.当前生态治理需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治理等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旨在使数字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数字经济背景下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包括数字技术支撑的生态治理、市场和产业化支撑的生态治理和政策创新支撑的生态治理,以此实现数字经济背景下生态治理的现代化,提升生态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与管理措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治理现代化需要从分散化治理向综合化治理过渡,同时加强技术应用和市场机制的建设.此外,政策创新需要侧重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治理政策和制度体系.只有深入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生态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制度体系

    基于SFIC模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研究

    李洪佳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各主体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衔接.只有从整体的视角建立起各个主体间协同治理的结构,形成有效的多主体、全过程的治理链条,才能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SFIC模型认为一个有效的协同治理需要具备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保障和协同过程四个方面.借鉴SFIC协同治理模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协同治理需要通过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培育公众的参与精神来创造协同治理的起始条件,还需要通过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边界以及构建多元开放的公众需求表达和决策参与的渠道来强化政府对购买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催化领导;此外还需要通过构建各主体协同的激励机制、健全各主体协同的监督机制来加强协同治理的制度保障并通过重视各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各主体间的信任机制来理顺协同的过程.

    公共服务SFIC模型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中劳务代偿的证成及其展开

    李义松叶翔杨磊
    8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务代偿的适用并不遵循修复责任的归责要件,且无法实现等值重建或更换受损生态环境的目标,其性质应为"以金钱给付为内容的责任承担方式的执行(履行)方式",而非环境司法普遍认为的替代性修复方式,故劳务抵偿的对象不以修复费用为限.其适用范围应明确为"自然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同时量化的损害数额不大且该责任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案件.将劳务代偿作为生效裁判的执行方式,宜采用修改司法解释或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模式明晰其适用条件、折抵标准、经济状况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等,同时需要探索建立劳务代偿执行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专业优势,促成责任依法、全面履行.

    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责任承担方式

    邀约式执法的三维论析:价值、挑战与控制

    黄竹智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邀约式执法是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理念转变的基层智慧结晶与创新成果.邀约式执法创新实践面对着创新能够带来的共性问题:对现有规范的突破,行政目标与行政方式缺乏匹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产生形变.邀约式执法创新价值体现为违法责任豁免和推动涉企行政合规,但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检查混同导致的不依法履职的风险和新裁量要求突破现行规范的风险.长期来看,涉企行政合规工作需要推动行政合规整体法律体系的建设;短期则需要在具体试点实践中贯彻落实顶层设计,规范协议内容与程序,保障执法创新依法展开,完善对创新执法的监督并保障相对人的救济权利.

    邀约式执法行政协议依法行政服务行政创新行政

    数字经济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与优化路径——以S省为例

    任婧梁译文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为拓展文旅发展模式注入新的生产动力与社会机能,文旅产业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文旅产业"上云用数赋智",通过数字经济助推文旅产业实现消费模式转型升级,更新完善文旅产业链发展,打造文旅产业新经济形态.各地拥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赛事要素、山水元素等不可复制的文旅资源,但数字文旅产业仍存在拓展创新不足、观光形式单一、数字资源缺乏等短板,既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也无法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数字经济助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以S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培育文旅产业数字思维、强化数字生产要素保障和拓展文旅数字化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利用数字经济建设文化旅游枢纽和文化创新高地,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

    文旅产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规则治理重构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基于广州L城中村改造的研究

    姚迈新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广州城市更新现状考察和理性审视出发,阐释引致更新改造"难点"及"堵点"的表层原因,包括征地拆迁难、资金压力大、统筹协调难和社会问题复杂等.从深层原因看,广州城市更新行动与制度、规则的供给情况高度相关.基于此,选取广州L城中村改造典型案例,从规则治理重构角度审视现阶段广州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表明,L城中村改造经验包括确立核心、创新模式、正向激励、集体行动和利益平衡等.以规则治理重构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应当把握依托多元主体推进,围绕优化更新改造全运行体系展开,以"核心文件+配套政策+微观制度"形成制度丛,强化和夯实相关基础.

    规则治理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