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行政与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行政与法
行政与法

张力

月刊

1007-8207

xzyf-001@163.com

0431-85885485 85885486 85885487

130012

长春市前进大街1299号

行政与法/Jour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 Law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正确方向追踪社会热点,探讨行政科学理论,关注法学研究为办刊理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研究和探索行政管理与法律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讲究知识性、可读性,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政府碳达峰行动方案政策注意力配置研究——基于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司林波熊依婕宋兆祥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注意力配置视角,构建碳达峰战略管理三角作用框架,对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2023年121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行文本量化分析,从政策对象、政策主体、政策工具三大维度分析各地碳达峰行动方案政策注意力配置现状、特征及其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政策对象上,政策注意力配置呈现"重工业生产、轻农业发展"的配置格局;在政策主体上,表现出政府主导、主体间作用发挥不均衡的配置特征;在政策工具上,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选择偏好以及内部结构注意力配置的不对称性.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策注意力配置呈现出外部绩效考核压力下的注意力竞争、内生发展动力驱动下的学习借鉴,以及内外部动力互动作用下实现自主创新的治理逻辑.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碳达峰政策体系需突出政策对象的区域针对性和差异性、提高政策主体的参与性和联动性、增强政策工具间的协调性和融合性.

    地方政府碳达峰行动方案政策注意力政策工具

    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制度实践与忧化

    禹竹蕊奉卓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基本局势之上所作出的重要战略考量,内含深邃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受贿行贿一起查以来,围绕专门制度、补强制度和协同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大量的制度探索和机制创新,推动制度实践取得可喜成绩与丰硕成果.未来,应坚持系统施治,不断汇聚制度合力;坚持规范查办,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坚持结果运用,不断拓展制度成效,以制度优化为着力点,切实做好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

    受贿行贿一起查逻辑解析制度实践制度优化

    以底线思维赋依领导干部"拒围反猎"的价值意蕴与开展路径

    孟晓东张蕾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利益集团对领导干部的"围猎"是反腐败斗争中非常棘手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以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围猎"这一话题.鉴于利益集团"围猎"行为的多重危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拒围反猎"工作.从思想建党的视角看,底线思维在"拒围反猎"过程中具有预防"围猎"的独特价值,运用得当可以挖深"拒围反猎"的"护城河",落下"拒围反猎"的"千斤闸",筑牢"拒围反猎"的"瓮城",实现对"围猎"困局的有效纾解.

    底线思维"围猎""拒围反猎"领导干部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吉林省为例

    裴红卫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准确认识中国人口发展新态势、新特征,深刻把握人口发展规律,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应对人口规模巨大导致的社会治理难度,还要面对人口负增长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赤字、老龄化加剧等系统性人口风险问题.人口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政策供给端局限于人口政策,还应包括教育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推动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和把握好数量和质量、总量和结构、供给和需求、流动和分布、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新时代,推动吉林人口高质量发展,必须清晰认识吉林省人口流出的特殊性,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吉林省人口流出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吉林省低生育水平的复杂性,完善托育服务市场,提高生育保障水平,促进育龄女性职业发展,着力破解吉林省人口低生育水平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大力发展经济积累财富,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流动老龄化

    对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认知突破与行动调适

    镇龙桂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出现为民办高等教育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引起了社会关于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营利性与公益性"相悖"的疑虑.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是因为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属性和教育的公益性属性的理解长期处在混沌状态,导致了人们对资本的天性和投资的底层逻辑以及教育的天性和举办教育的底层逻辑的认知脱钩;从客观来讲,是因为遵循市场逻辑建立的、以公司形式登记的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营利性追求的本性使然,从而使得营利性对公益性的冲击更加显化.因此,消解这一疑虑首先需要对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属性与公益性价值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政府、社会与营利性民办高校三者的联动调适机制,生成一种政府"引导+规范"嵌入、社会"协同+监督"参与、营利性民办高校"主体+主动"回应的联动调适行动模式,从而全方位保障公益性贯穿于营利性追求的过程之中.

    营利性民办高校营利性公益性行动调适

    论厘清安全生产"徐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关系——以政府规制体制变迁为视角

    骆涌尚海龙
    6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相关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关系成为难解之题.现行安全生产监管起源于劳动保护工作,但是监管内容已经偏离了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权,造成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多头执法与监管漏洞并存的局面.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不断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可以将当前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以劳动保护的名义划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推动劳动安全卫生立法.安全生产的概念回归到工业领域,由工业与信息化部门负责促进工业企业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应急管理机构改革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2个案例的fsQCA分析

    胡信布杨雨欣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产生及其危害程度与社会环境、人的行为及认知息息相关,明晰影响公众应急能力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为日后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指明方向.基于TOE分析框架,提取技术、组织、环境因素3个维度6个指标作为影响公众应急能力的条件变量,通过32起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不同类型组合间的整体效应,并寻找出可行途径.研究发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水平公众应急能力中并不存在单一的必要条件,各要素间联动匹配,共同发挥作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水平公众应急能力要素间可相互弥补、破除制约,一些要素的存在能够弥补其他客观条件的缺失;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水平公众应急能力中组织条件是唯一能够以自身要素独立解释的路径.因此,在现今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背景下,应注重应急要素协调匹配、应急技术精准优化、政府素养开发培育,最终赋能公众应急能力提升,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发展保驾护航.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应急能力影响因素fsQCA

    加快构建具有东沘特色化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吴刚杨晓猛
    9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演进的一种能级跃迁,是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根基在实体经济.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以数智化转型赋能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培育未来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北特色优势

    山区生态农业驷动机制及优化路径——基于皖南的扎根理论研究

    方凯丰
    10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山区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场域.基于皖南三市的深度调研,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和模型构建,试为我国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一种系统性实践方案.结果显示,皖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归结为"资源-本底性基础""平台-嵌入性机制""企业-生态化运营""产品-标准化认证""政府-制度化体系""社会-全方位共建"6个主范畴,由此形成横向经营体系与纵向监管体系相互交织的有机体,进而提出以生态理念推动传统农业绿色转型,以平台桥联维系资源要素高效运转,以价值共创牵引多元主体同向奔赴,以全域联动形塑生态农业发展格局等优化策略.

    生态农业驱动机制扎根理论

    如何破解医保基金监管难题——基于山西省吕梁市"三医联动"医保人工智能审核的分析

    张园园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管好、用好医保基金,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医疗保障基金规模大、业务链条长、使用主体多、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与专业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有限、制度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欺诈骗保、过度诊疗、基金滥用等问题较多,医疗保障基金安全也受到挑战.因此,如何破解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难题,管好、用好百姓的"救命钱",保证其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山西省吕梁市在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方面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创新机制,打出监管组合拳,筑牢基金使用安全"防火墙",在提升医疗保障基金智能监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创造了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吕梁实践",为破解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难题给出了"吕梁答案",为推进我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提供了"吕梁经验".

    医保基金监管方式"三医联动"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