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正一

双月刊

1009-3311

shekexb@ybu.edu.cn

0433-2732197 2732238

133002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欢迎校内外学者根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36-1945年中共东北党组织与朝鲜革命关系

    金成镐金成杰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6 年初,中共东北党组织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提出了更加符合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特殊性的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东北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肩负着"双重革命使命",在东北抗战中积极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有力地推进了朝鲜国内反日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国共产党支援和推进朝鲜革命的方针政策主要是以东北党组织及其武装队伍中的朝鲜民族党员、团员和指战员贯彻执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以金日成将军为首的朝鲜革命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群体.这一段历史是中共东北党组织正确执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树立东方反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的历程,是东方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共同争取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也是以生命和鲜血坚实地奠定现代中朝友谊基础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中国共产党中共东北党组织朝鲜革命革命友谊

    拜登政府时期美韩同盟升级及中国对策

    李家成张昊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不断恢复并强化美韩同盟关系,在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韩同盟由传统的军事安全同盟逐步升级为全球全面战略同盟.美韩同盟升级呈现为:美国修复并加强美韩同盟关系,构建美日韩三边"准同盟";韩国安全上继续追随美国,经济上深度捆绑美国.拜登政府"拉韩制华"的地缘战略考量与尹锡悦政府"倚美亲美"的追随外交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从升级效果上看,美韩同盟升级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南北双方的安全困境,降低了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反噬了韩国国家安全.但同盟仍受到美韩国内政治因素、韩日历史因素的制约.为应对同盟升级的对华指向,中国应该及时捕捉对话时机,加强中韩高层交往,加深经济合作以及拓宽民间沟通,为自身营造相对安全、宽松的周边环境.

    拜登政府美韩同盟美韩关系中韩关系东北亚安全

    朝鲜劳动党的时代观——"我国第一主义时代"探析

    钱政宇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朝鲜进入"我国第一主义时代",这是以金正恩为代表的朝鲜劳动党人的时代观,是朝鲜劳动党的理论新成果."我国第一主义"的产生立足于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社会主义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和"金日成—金正日主义"为理论基础,回应了新冠疫情以来朝鲜面对的国内国际挑战,是金正恩执政十年以来朝鲜劳动党在推进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理论的体现,它将指导朝鲜劳动党应对百年大变局的战略方向,将对朝鲜内政外交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第一主义时代"朝鲜劳动党时代观"我国第一主义"思想

    明清海禁时期朝鲜华商贸易形态的历史嬗变

    黄文波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海禁时期,朝鲜华商的商贸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出现了一些形态上的变化.首先是在海禁严厉时期,正常的朝鲜华商贸易形态较宋元时期极大地萎缩,出现了特殊的商贸活动和商人形态,如依托官方贸易的官宦商人、开展走私贸易的非法商人等.其次是特殊的朝鲜华商贸易形态产生了反噬作用,促使明朝间断开放民间贸易、清朝完全开放边市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中朝之间正常的华商贸易形态.总的来说,朝鲜华商贸易形态的嬗变,与明清王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朝鲜王朝华商贸易形态嬗变

    周代燕与辽西族群的互动

    苗威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周初年推行的"大封建",奠定了"天下"的基本格局.诸侯的封地内各有族群,凝聚与融合成为侯国蕃屏周的前提.其中,燕的势力抵达辽西,孤竹等族皆从属于燕侯.伴随着西周势微,燕亦衰落,并逐渐淡出辽西,退居今北京一带,至春秋时期已经变得相当弱小.齐桓公北伐,为燕提供了回归辽西的复兴机会,然而却遭遇已经威服了辽西诸族的东胡的阻扼,双方频有交锋,燕昭王时击走东胡,使其在辽西的经营进入新的阶段.燕在辽西的进出,一方面反映了华夏族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另一方面体现了诸族在辽西的共生与融合.

    周代辽西朝鲜山戎

    高丽选择由明州登陆朝贡宋朝的原因探析

    续一杰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熙宁四年(1071 年),高丽恢复了中断 40 多年的对宋朝贡往来.与此前高丽通过传统的由登州港登陆朝贡不同,此次高丽主动选择了明州作为朝宋的登陆地点,使明州成为这一时期宋丽官方往来的唯一出入口.高丽选择由明州登陆朝宋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欲远契丹",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一时期高丽私贸的发展以及高丽对到宋朝贡贸易需求同宋朝逐渐弱化北方登州港贸易产生矛盾.高丽需要通过当时已经成为宋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以及经济重镇的明州来扩大同宋朝的经贸文化往来,进而提升高丽的实力,以便在以宋、辽为中心的东北亚秩序中增强一定的底气.

    高丽宋朝明州朝贡

    朝鲜"明国九义士"观念与朝宗岩地景的历史建构

    李秉星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士流离朝鲜历代有之,至明末清初又形成迁移的高潮,其中追随凤林大君回朝的"明国九义士"历来被学界视为遗民逃难朝鲜的代表.但"九义士"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自17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叶,经历了一个追溯、指认与建构的过程."九义士"作为一个整体被予以纪念,始于"九义士"后裔王德一、王德九兄弟以及朝鲜华西学派文人柳重教、金平默等人的著述.在传记、家谱与地志的文本编纂之外,朝宗岩的开拓与九义士祠的创立,不仅固定了"九义士"的名称指涉和"九贤一心"的政治与情感内涵,更将"九义士"的历史记忆铭刻于现实的地景.考察"九义士"观念的形成与朝宗岩的创建,不仅可以一窥中朝交流史上此段独特的文化因缘,也有助于理解传统儒家义理思想在当代韩国社会的演变与存留.

    "明国九义士"朝宗岩地景历史建构

    日本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战争观探析——以山川版《详说日本史B》(改订版)为例

    蔡瑶蔡佳佳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战后,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不断,围绕"改善"和"改恶"交织发展,总体呈现右倾化.通过对日本现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山川版《详说日本史B》(改订版)中有关中日间战争的叙述进行文本分析,剖析该教科书中战争观的特征及形成逻辑,深入了解当前日本官方对战争问题的基本态度,以及日本青少年阶层接受战争观教育的现状.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反映了日本现实政治利益与文化传统的复杂纠葛,是各方力量多维博弈的结果,集中体现了日本现实的国家意志与利益.辨析和反思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战争观的本质,加强对青少年阶层正确战争观的引导,对中日两国关系、走和平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战争观历史记忆历史教科书中日关系山川版《详说日本史B》(改订版)

    东北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价值意蕴

    杜有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从远古融合发展至今,展现了非凡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包容性.东北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中华主体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走进东北文化深处,了解东北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意蕴,对于坚定东北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增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东北全面振兴的文化空间和繁荣东北亚区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东北文化发展历程价值意蕴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张志香黄甫蓉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感受语言的文化韵味、认识语文对自我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增强文化自信和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指向真实学习,促进思维进阶.其发生机制是,以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出发点、以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为凝合点、以思维的发展与进阶为突破点、以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融合为落脚点.基于此发生机制,其实践路径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倡反思性学习,实现高阶思维的进阶;构建学习共同体,保障学生审美情感体验;转变教师观念,指涉生成性教学;转变评价方式,进行多元价值评价.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价值取向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