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宜宾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宜宾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学报

汪明义

月刊

1671-5365

ybxyxb@163.com

0831-3545010

644007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酒圣路8号

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提倡理论和知识创新,实行学术自由和讨论自由,为提出新理论、取得新成果营造良好的气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鼓励、引导和支持对全局性、前瞻性、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樟树、黄樟和油樟矮林生长差异性比较

    丁颖李鸿程顾祎昕肖祖飞...
    69-7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樟树、黄樟和油樟的矮林作业提供依据,对其矮林萌芽数、萌条长度、萌条粗度、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樟树、黄樟和油樟矮林留桩上的萌芽数和萌条数差异不显著.樟树矮林萌条最大长度(134.11 cm)显著长于黄樟(114.72 cm)和油樟(108.38 cm),樟树矮林萌条粗度(19.82 mm)大于黄樟(17.22 mm),显著大于油樟(15.24 mm).樟树矮林单株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显著高于黄樟和油樟,黄樟和油樟之间差异不显著.樟树矮林叶/小枝、叶/主枝、叶/枝和(叶+小枝)/主枝小于黄樟和油樟,其中樟树矮林叶/枝显著小于黄樟和油樟,黄樟叶/枝显著小于油樟矮林,且叶/枝随单株鲜重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樟树黄樟油樟矮林生物量

    樟组植物叶片形态特征比较

    顾祎昕喻颖丁颖魏希...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樟、黄樟、油樟、沉水樟、猴樟、细毛樟、云南樟的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叶周长、叶厚度、叶柄长度等形态指标,观察叶片颜色、叶尖形状、叶片附属物等特征,对7种樟组植物叶片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种樟组植物的叶长、叶宽、长宽比、叶周长、叶面积、叶厚度、叶片形态因子、叶柄长度和粗度、叶脉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云南樟、细毛樟和猴樟叶长、叶宽和叶面积较大,油樟和沉水樟次之,黄樟和香樟较小;叶片长宽比最大是香樟和云南樟,其次是沉水樟和猴樟,黄樟最小;叶周长最大的是猴樟,其次是云南樟,黄樟最小;叶厚度最大的是沉水樟,其次是细毛樟,香樟、油樟和云南樟较小;叶片形态因子较大的是黄樟和油樟,其次是沉水樟,香樟、猴樟、细毛樟和云南樟较小.叶柄长度较长的是猴樟和云南樟,沉水樟次之,香樟最短;叶柄粗度较粗的是细毛樟、猴樟和云南樟,油樟和沉水樟次之,香樟最细.中脉长度较长的是猴樟、细毛樟和云南樟,其次是沉水樟,香樟最短;中脉宽度最宽的是猴樟,其次是沉水樟和云南樟,香樟最窄;侧脉数量最多的是细毛樟,其次是猴樟,油樟和香樟较少.叶片背面有无白粉、脉序类型、叶片质地、叶柄有无沟槽、侧脉在叶缘是否网结等也是樟组植物叶片形态差异的重要指标.

    樟组叶片形态叶片附属物

    有机肥替代对中稻-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清洋柳开楼徐小林陈珊...
    78-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在温光资源不足两季的稻区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采用微生物菌肥和蚯蚓粪肥两种有机肥和不同的施肥替代比例,研究有机肥替代对中稻-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有机肥替代比例显著提高头季稻和再生稻的产量,微生物菌肥和蚯蚓粪肥均以替代比例30%时产量最高.品质方面,头季稻和再生稻稻米整精米率、总淀粉含量、胶稠度、食味值均随着两种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随着两种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除加工品质和蛋白质含量以外,其他品质均以有机肥替代比例45%时最佳.虽然再生稻产量低于头季稻,品质优于头季稻,但不同有机肥替代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两生长季中表现一致.综上,适当比例的微生物菌肥和蚯蚓粪肥替代化肥均可实现中稻-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提高.

    产量品质有机肥水稻

    假地蓝组培快繁体系的初步建立

    李金凤杜梦杨张建杨香娟...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假地蓝种子为材料培养出无菌苗,以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析,通过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及浓度筛选出各个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发现: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2,4-D 1.0 mg/L,30 d后诱导率可达100%,褐化率为20%,翠绿色愈伤,长势好;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5 mg/L+2,4-D 0.8 mg/L,愈伤组织呈翠绿色,长势好,30 d后基本无褐化;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TDZ 0.05 mg/L,60 d后诱导率达100%,平均丛生芽数5±0.54个,平均株高5.5 cm,褐化现象是假地蓝愈伤组织分化的必要前提;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NAA 1.5 mg/L,60 d后生根率达98.89%,平均主根数5条,平均根长4 cm,须根多.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假地蓝愈伤组织的褐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5 d后愈伤基本无褐化,但会抑制愈伤膨大生长.

    假地蓝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植物激素

    线性系统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的一类数值计算方法

    谢巧玉陈千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控制系统为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时间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时间最优控制问题与范数最优控制问题的等价性,提出一种新的求解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算法.将无梯度优化算法用于处理范数最优控制问题目标函数的非光滑性,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时间最优控制范数最优控制无梯度优化

    b度量空间中LS型循环映射的不动点定理

    翁生权李霞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b度量空间中,提出名为LS型循环映射的新循环映射,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研究LS型循环映射不动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得到了 LS型循环映射不动点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不动点理论b度量空间LS型循环映射

    成都市餐饮业时空演变特征

    张凤王如渊蒋阐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成都市近年来餐饮业空间格局,以成都市餐饮业2016-2022年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核密度空间方法在Arc-GIS中进行时空异质性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规模上来看,成都市餐饮业产值规模呈现非匀速、非正向增长,其中以2022年最为突出;成都市餐饮业数量规模四类型占比趋于均匀,小吃店占比增幅最大.(2)从时间上来看,成都市餐饮业总体呈螺旋式、非正向和非匀速上升的;(3)从类型上来看,小吃店、中餐店和冷饮店的集聚程度和集聚范围一直保持非匀速性扩大,而西餐店的集聚程度与集聚范围呈现出非匀速性、非正向性扩大.(4)成都市在演变方向上由西北-东南走向逐渐转变为东西走向并且整体南移.

    餐饮业集聚特征空间格局成都市

    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模型分析

    张茜韦颂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五省市区2 658位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调查分析表明:居民消费行为受求实、求美、求同心理的影响,呈现以求实为主、逐步向求美和求同多元化发展的消费特征;女性体育消费高于男性(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呈现单一化特征(p=0.007),而消费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p=0.000);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在地理上无集中分布的现象(Moran's I<0,p<0.05),消费层次从实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发展,消费多样化与当地经济水平正相关(Local Moran's I>0,p<0.05),呈阶梯式发展趋势,表现为以"西藏—贵州"为主的单因子类、以"云南"为主的双因子类和以"四川—重庆"为主的多因子类.因此,应充分挖掘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潜能,细分市场,并进一步扩容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市场,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

    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西南地区内在动因空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