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论坛
预防医学论坛

齐小秋

月刊

1672-9153

yfyxlt@vip.163.com

0531-82941186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992号

预防医学论坛/Journal Preventive Medicine Tribu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刊物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内容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为主,突出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本刊自2001年起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聘请国内预防医学专业的知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的新进展,凡是本刊订户均可报名参加(需交注册费),学习完全年(6期杂志)继续教育园地”内容者可授予国家工类学分10分。本刊自办发行,订阅者请汇款至本刊编辑。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烟台市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报告的调查分析

    侯舒婷刘秀玮张楠楠李善雅文...
    378-380,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报告的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外包装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核酸阳性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冷链相关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经验.方法 2020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报告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分析全链条追踪排查、病毒溯源、人员监测等关键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溯源分析.结果 山东省烟台市报告在3家企业贮存的进口冻狭鳕鱼产品中,18份外包装样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经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3份样本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余15份样本为阴性.对191名密切接触者全部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并进行血清检测,血清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对179名密切接触者的密接人员,全部安排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进口冷链食品存在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且冷链物流及储存的低温条件增加了病毒留存,应加强进口冷链冻品监测,加强冷链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有效防止疫情播散.

    新型冠状病毒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系统进化分析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多种蔬菜中25种元素含量的效果分析

    陈灿黄飞阚延荣李丹丹...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多种蔬菜中25种元素含量的方法,为检测多种蔬菜中多元素的含量检测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将多种蔬菜样品(菠菜、大白菜、芹菜、黄瓜、西红柿、水萝卜、土豆、豆角)在硝酸介质中消解,消解完全后,用纯水将消化液转移定容至25 mL,选用适当的内标元素消除干扰,用ICP-MS法同时测定25种元素,包括钾(K)、钠(Na)、镁(Mg)、钙(Ca)、铝(Al)、铁(Fe)、锰(Mn)、锌(Zn)、锂(Li)、硼(B)、钒(V)、铬(Cr)、钴(Co)、镍(Ni)、铜(Cu)、砷(As)、硒(Se)、铷(Rb)、锶(Sr)、钼(Mo)、镉(Cd)、锡(Sn)、锑(Sb)、钡(Ba)、铅(Pb).结果 25种元素检出限为0.002~0.200 mg/kg,各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4.1%~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1.3%~6.9%.对国家标准物质玉米粉GBW10 012进行了分析,各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参考值范围之内,方法的准确度为86.2%~114.0%,可以满足多种蔬菜中25种元素同时测定的需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检出限低、准确度高,且样品前处理简单易行,适用于多种蔬菜样品中25种元素的分析和检测.

    微波消解ICP-MS蔬菜元素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聊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变化分析

    王光伟陈焕民闫青芳
    387-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疫情前后聊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7-2022年每年9-10月,对聊城市3县(市、区)的6家公立托幼机构进行现场调查与样品采集,共采集样本683份,其中室内空气52份、物体表面207份、工作人员手254份、餐饮具170份,采用细菌培养方法进行菌落总数检测.以新冠疫情为时间点,将监测年度分为新冠疫情前(2017-2019年)和新冠疫情后(2020-2022年),计算消毒质量合格率.结果 2017-2022年聊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89.31%(610/683),消毒质量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57,P<0.05).新冠疫情前、新冠疫情后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75.42%(181/240)、96.84%(429/443),新冠疫情后监测合格率高于新冠疫情前(x2=72.615,P<0.05).不同监测项目消毒质量合格率比较,工作人员手合格率最高,为94.49%(240/254);其次依次为物体表面(92.75%,192/207)、空气(80.77%,42/52)、餐饮具(80.00%,136/170),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16,P<0.05).结论 2017-2022年聊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向好,新冠疫情发生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大大提高,但个别项目如空气和餐饮仍是较薄弱环节.

    疫情托幼机构消毒

    可存活但不可培养状态下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丁玉菊张杰兰宗周
    391-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检测食品中活病原菌的能力对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原因非常重要.在食品中各种成分、保存环境、烹饪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某些活的病原菌可进入可存活但不可培养(VBNC)状态,导致传统培养方法无法有效检测.VBNC状态下病原菌的检测可分为诱导培养法和非培养检测法.诱导培养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细菌提供个性化诱导方案;非培养检测手段较多,包括核酸检测、流式细胞技术、噬菌体检测、生物传感器检测、基因测序等,这些方法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成本方面各具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VBNC状态下病原菌最新的检测方法及其特点,并讨论了它们的局限性和未来前景,为VBNC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提供参考.

    食源性病原菌可存活但不可培养VBNC检测方法

    手足口病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石佳琪龚旻炜吴健
    397-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重症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手足口病引起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暖化的现象日趋明显,气象因素如何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也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被广泛讨论的研究议题之一.本文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关系研究的流行病学资料,就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病原学方面的潜在联系加以综述,旨在进一步深入理解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理论支持.

    手足口病气象因素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