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张治安

季刊

2097-0544

xb@ylsy.edu.cn

0999-8120432

835000

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448号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伊犁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二为”方针,立足本院、面向全国,突出边疆、多民族和师范的特点,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重构

    罗志佳芦雨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批判,在肯定资本主义客观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文明体系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为重构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擘画了超越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文明范式,成为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提升现代文明品质的实践样态,这一新的文明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现代文明批判重构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赵华韩宏伟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我国民主制度内涵的最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民主制度效能,离不开健全法治体系的保障.将人民民主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建设进程中走上快车道,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性指引.

    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良法善治

    习近平新时代南亚合作观探析

    吕海涛袁群
    14-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地区稳定、世界和平的发展战略眼光,对新时代中国与南亚的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和平倡议和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南亚合作观.具体而言,中国和南亚的合作是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南亚自主发展进入新时期的现实路径.通过非正式合作的多边制度定位中国和南亚在新时代合作的方向,延续"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南亚合作的平台机制.习近平新时代南亚合作观引领中国南亚关系行稳致远,携手应对时代新挑战;聚焦"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议程变化,开创地缘合作新典范;加强中国南亚全球治理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外交南亚合作观

    "一带一路"十年:中国新疆与中亚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机遇与路径选择

    黄梦月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走过了十年征程,面临"再出发"的任务和挑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迫切需要加强新疆与中亚高等教育的合作.十年来,新疆与中亚搭建合作平台、签署合作协议为促进新疆与中亚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顶层设计,但也存在自身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落后的劣势.面对国家拓展中亚战略伙伴关系的契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新疆的发展机遇,新疆需要应对欧盟、英、美、俄罗斯等国项目计划占领市场的挑战,以及国内其他省份及高校积极拓展合作项目的竞争挑战,基于国家扶持和政府作为,激发新疆高校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和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潜力.

    "一带一路"新疆中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

    中国法学研究中的中国智慧

    闫弘宇古丽努尔·麦麦提
    28-3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中国法学研究应深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与逻辑,以中国法学和法治的中国智慧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中国法学研究总结并体现中国智慧,应当始终保持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坚持文化自信自强、自我革命、系统化思维、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同时更应关注乡村振兴、公共法律服务、社区治理等伴随法治发生的重大社会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法学研究中国智慧

    行政权力下放的实践:基于职权委托的解释

    王颖婷沈子华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权力下放是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下放形式以地方规范性文件、地方工作文件为主,下放方式是省政府授权,下放权力覆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权力.行政权力下放过程中,存在法律性质界定不清、乡镇和街道的执法主体资格受质疑、行政诉讼中被告认定不一的问题.从职权委托的构成要件出发,论证行政权力下放的本质不是法律授权或行政授权,而是以行政职权转移为核心的职权委托.应构建职权委托制度,对乡镇和街道的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予以肯定.

    基层治理法律授权行政授权事务委托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

    李琇钏贾燕子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考莫斯科词汇类型学研究小组(MLexT)的跨语言调查成果,采用其提出的"重(HEAVY)"语义场的框架和参数,对上古汉语中"重"的语义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先秦时期,"重"的基础义参数分别为"描述客观属性"和"积极义/中性的视觉感受".到了西汉时期,随着"强调身体感受"这一新参数的加入,"重"新衍生出表示"(工作、任务)困难复杂"的消极引申义."重"也因此经历了从仅编码客观性状到同时编码客观性状和主观性状的演变过程.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对上古汉语"重"字语义发展的理解,也为汉语词汇语义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词汇类型学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跨语言比较

    频率副词"动不动"的主观评价功能及其形成机制

    朱铭宇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频率副词"动不动"具有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功能,且倾向于表达负面评价,表示说话人认为某行为、动作、事件发生过于轻易.说话人使用"动不动"表达主观评价的原因实质上是因为说话人认为行为、动作、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合理性或非常规性,从而产生意外情感,表现为语用否定、感叹、强化疑问三项语用功能.

    "动不动"句法特征意外范畴语用否定

    从江顺诒到王国维:近代"以境论词"审美批评趋向

    戴倩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境界"说是近代词学研究的焦点,但从江顺诒到王国维"以境论词"的审美批评变化及价值,在词学史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寻绎"以境论词"这一近代词学审美批评的趋向,一方面是审美思维发生转变.江氏首次明确提出"词境",把"以境论词"从传统词学风格审美,上升至统摄词学的审美批评;而王氏受西方哲学影响,又超越传统词学的审美义界.另一方面,"以境论词"的确立,促使词学审美形态的变化.从江氏词学体例的首次明确,到王氏的批评之学,超越了传统词学的审美形态.究其根源,在近代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以境论词"审美价值的多元,隐含了对外来文化冲击的不同回应.

    以境论词近代词学审美江顺诒王国维文化价值

    清代西域戍员王大枢《西征录》的地理与身份交互书写

    密士力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乾嘉时期,安徽太湖县举人王大枢自乾隆五十三年(1788)至嘉庆四年(1799),谪戍伊犁十一年,所著《西征录》诗文之戍途地理景观中渗透其戍员身份书写,以婉转附物之笔法抒发戍员情志,在摹写自然与人文地理书写中记录其赴戍过程的身份历变;以转换身份视角参引物序之笔法关照戍途地理景观,在异乡怅悒与卧游破腐身份书写中展现其漫漫戍途所历之丰富地理景观,循此可寻绎清代西域戍员诗文中对戍途地理景观与身份历变间的交互书写理路.

    王大枢《西征录》地理身份交互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