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机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陈庆云(院士)

月刊

0253-2786

bainji@sioc.ac.cn

021-54925244

200032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有机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集中反映有机化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烷氧自由基引发1,5-氢原子转移实现C(sp3)—H键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

    朱彦硕王红言舒朋华张克娜...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内氢原子转移(HAT)是实现远程C(sp3)—H键官能化的有效方法。烷氧自由基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参与的分子内氢原子转移反应一直倍受关注。特别是随着可见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在温和条件下就可以生成烷氧自由基,为烷氧自由基引发的远程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提供了新的平台。综述了近五年来烷氧基自由基产生的不同方法及其引发的分子内1,5-HAT反应在C(sp3)—H键官能团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可见光催化烷氧自由基远程官能团化1,5-氢原子转移

    含双杂原子苯并[d]五元杂环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贾小英普佳霞韩丽荣李清寒...
    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双杂原子的苯并[d]噻唑/噁唑/咪唑等苯并[d]五元杂环硫醚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分子中,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同时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及药物合成的结构单元。因此,苯并[d]噻唑/噁唑/咪唑硫醚化合物在医药、材料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合成方法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具有双杂原子的苯并[d]五元杂环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部分反应机理做了相应的阐述。

    苯并[d]噻唑硫醚苯并[d]噁唑硫醚苯并[d]咪唑硫醚C—S键形成研究进展

    高选择性硒代半胱氨酸荧光探针的构建策略及成像

    张莹珍江丹丹李娟华王菁菁...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代半胱氨酸(Sec)在维持生命系统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浓度异常,将导致多种生理疾病。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无损和可视化检测的优点。然而,由于生物硫醇的干扰,用于体内成像的高选择性硒代半胱氨酸探针构建具有挑战性。近年来,为了提高探针选择性、准确性和荧光特性等,人们采取了多种设计策略。基于识别机制类型,从设计原理、性能特点及成像应用几个方面对Sec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硒代半胱氨酸荧光探针设计策略选择性生物成像

    可见光促进惰性碳-氢键对羰基的加成反应进展

    童红恩郭宏宇周荣
    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仲醇和叔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普遍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且可以作为上游原料制备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在众多合成方法中,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是合成此类化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通常需要使用预官能化底物,不仅效率较低,且原子经济性不高。可见光催化的兴起,为惰性碳-氢键的活化提供了一种温和高效的方法,促进了惰性碳-氢键直接对醛酮加成反应的发展,推动仲醇和叔醇的合成进入新的阶段。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分别对经由还原性自由基-极性交叉、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和自由基加成机制的三类可见光诱导的惰性碳-氢键对羰基的加成反应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简要分析。

    仲醇叔醇可见光催化还原性自由基-极性交叉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自由基加成

    羧酸脱羧羟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赵红琼于淼宋冬雪贾琦...
    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羧酸是廉价易得、稳定性好且功能多样的分子,羧酸脱羧羟基化提供了从稳定易得的羧酸原料通过良性单碳切除还原直接快速获得重要醇分子的途径,醇类化合物作为重要功能性分子在各领域的应用随处可见,因此在有机合成和自然界中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用的转化。主要从过渡金属催化、光催化、电催化及其他类型催化方面,分类总结了脱羧羟基化反应得到相应伯醇、仲醇和叔醇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部分反应可能的机理和适用范围。其中过渡金属催化出现较早,生成叔醇产率较高,但底物普适性不强,而光催化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对生成伯仲叔醇均适用。

    羧酸脱羧羟基化过渡金属催化光催化

    可见光介导的三氟甲基的选择性C—F键断裂及其在偕二氟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金玉坤任保轶梁福顺
    8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偕二氟类化合物独特的性质使其在医药、材料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将廉价、易得的三氟甲基转化为偕二氟基团,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选择性断裂C—F键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三氟甲基中C—F键断裂的解离能远高于产物偕二氟基团中C—F键解离能,即难以控制C—F键的选择性断裂,极易发生过度脱氟。相对于传统热反应,在可见光促进下,利用光催化剂敏化底物,创造一条经过激发态的新反应途径,可以更加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C—F断裂。对近三年来利用可见光催化三氟甲基的选择性C—F键断裂制备偕二氟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光催化自由基C—F键断裂偕二氟化合物合成

    无过渡金属或无光催化剂条件下可见光促进喹喔啉酮C(3)—H官能团化研究进展

    董江湖宣良明王池赵晨熙...
    11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喹喔啉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这种特殊的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功能材料中。近年来,喹喔啉酮的官能团化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通过C—H官能团化构建3-官能团化的喹喔啉酮取得了重要进展。光氧化还原催化可利用绿色清洁的光能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实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转化,因此,越来越多的光催化体系被开发用于喹喔啉酮的官能团化。简单高效的无过渡金属或无光催化剂的反应体系非常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己成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官能团化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对近五年来无过渡金属或无光催化剂可见光促进喹喔啉酮的C(3)位官能团化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反应机理和氧化还原淬灭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喹喔啉酮光氧化还原无过渡金属无光催化剂C—H官能团化

    碳基非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赵茜帆陈永正张世明
    137-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基非金属催化剂是指包括碳纳米管(CNTs)、氧化石墨烯(GO)、石墨烯(G)、活性炭(AC)及其掺杂或修饰后得到的材料作为用于涉及能量转换等关键反应过程的催化剂。碳基非金属催化剂由于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后处理简单、可持续发展等优点,近年来被成功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基于碳基非金属催化剂应用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和偶联反应被成功报道,但针对碳基非金属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进行催化的活性位点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近年来,科学家们针对其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催化剂的表征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计算,但未得出相对一致的实验结论。对碳基非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及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碳基非金属催化剂有机合成机理研究

    柔性锌离子电池水凝胶电解质研究进展

    章炜夏欢曹昕徐彬瑜...
    14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供能系统。柔性锌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易组装及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而水凝胶电解质则是柔性锌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广泛研究。综述了水凝胶电解质的可控构筑方法,详细总结了柔性锌离子电池水凝胶电解质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力学增强型、自愈合型、低温型和环境响应型水凝胶电解质。此外,还对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水凝胶电解质柔性锌离子电池力学增强自愈合低温环境响应

    经由氮杂邻联烯醌中间体合成轴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姜权彬
    15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轴手性化合物不仅是不对称合成领域重要的催化剂和配体,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也是轴手性化合物。因此,发展轴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相对已经被广泛研究的邻联烯醌中间体,基于氮杂邻联烯醌中间体的不对称催化反应近年来才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相对较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总结了经由氮杂邻联烯醌中间体构建轴手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反应范围、机理和合成应用。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氮杂邻联烯醌中间体轴手性化合物不对称催化